科研产出
新疆加工番茄主要病害发生
《新疆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通过对昌吉、玛纳斯、博湖等主产区加工番茄病害的调查研究认为,近年来,在新疆加工番茄上危害严重的病害有:根腐疫病、果腐疫病、早疫病、疮痂病、细菌性斑点病、叶霉病、白粉病、病毒病和脐腐病。通过对发病条件、危害情况的调查研究,提出了防治建议。


新药剂防治加工番茄早疫病药效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早疫病是新疆加工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叶片、茎秆和果实均受病菌浸染,使果实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将几种新杀菌剂进行室内抑菌测定,48~120h检查,均以世高有效成分1、10、100mg/l和好力克4.3、43、86mg/l防效最高。田间试验分别在博湖、昌吉、玛纳斯三地进行,25%阿米西达悬浮剂750倍喷雾处理防效最好,而1000倍以及43%好力克悬浮剂3000、4000、5000倍、10%世高水分散剂800倍、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倍处理,三地防效均高于对照70%代森锰锌500倍处理。仅世高1000、1200倍、安泰生750、1000倍处理防效在玛纳斯低于或等于对照。


新疆转基因棉花育种研究现状
《分子植物育种 》 2004 CSCD
摘要:本文简述了新疆转基因棉花育种现状 ,比较分析了主要转基因棉品种在新疆的表现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新疆转基因棉育种的方向和加快转基因育种进程的建议。


微生物农药对新疆棉铃虫的防治效果
《新疆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对Bt杀虫剂、新棉安和生霸1号三种微生物农药在新疆棉田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喷施微生物农药后幼虫的转移危害活动减少,生霸1号有明显的保蕾保铃效果;新棉安和Bt杀虫剂有一定的保铃效果,但受害蕾数量上升。对幼虫的杀虫效果,生霸1号最佳,其次为新棉安,而Bt杀虫剂最差。被Bt和HaSNPV感染的残存幼虫可以完成正常发育,死亡率上升缓慢,可以继续造成一定危害。棉田使用新棉安和生霸1号,喷药当时到24h后均可保持很高杀虫效果,而48h后效果明显下降,72h后效果急剧下降。


花粉管通道法在棉花转基因上的应用
《新疆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进行棉花转基因,已在我国运用了10多年,但到目前,转基因的成功率还很低,经过近年来的摸索和研究,在新疆自然植棉环境下,试图通过技术改良和方法创新,提高转基因成功率,使其更好地为育种服务。


基因枪轰击法将蜘蛛丝蛋白基因(ADF3)转入海岛棉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用海岛棉茎尖作为基因枪转化的靶材料,建立了可重复的海岛棉转化系统。将海岛棉茎尖分生组织经过3~6周的诱导、继代培养生长后,可以形成足够量的再生植株。用含有Npt-Ⅱ基因和蜘蛛丝蛋白基因的质粒轰击新疆海岛棉4个品种茎尖分生组织,在含有70~100mg/l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预再生、再生及生根培养,获得的24株抗卡那霉素转基因再生植株。所获得的转基因植株经卡那霉素筛选,再生植株总DNA提取,Southern点杂交分子检测,初步证明有2株转化植株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海岛棉基因组中,同时也已得到种子。研究为通过植物基因工程的方法以期改良棉花纤维品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海岛棉 茎尖分生组织 基因枪法转化 蜘蛛丝蛋白基因


优质水稻品种秋田39及栽培技术
《新疆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优质水稻品种秋田39于2004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在南北疆一般单产10.5~11.25t/hm2,最高可达12.0t/hm2以上。九项指标达到国家优质食用稻米标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培育壮苗,适期早插,早促分蘖,中期壮苗,后期保根,适期收获。


几种杀虫剂对葡萄斑叶蝉的防效
《新疆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葡萄斑叶蝉是新疆葡萄生产上的重要害虫,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4000~8000倍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3000倍,对葡萄斑叶蝉防效高,持效期长,药后7d防效在90%以上,药后21d防效仍在80%以上。48%乐斯本乳油2000~4000倍对葡萄斑叶蝉具有很好的速效性,但持效期短,药后21d防效为47.8%~56.30%。2.5%功夫水乳剂3000~6000倍对葡萄斑叶蝉的防效不高,药后21d防效为40.4%~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