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难点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2020
摘要:科研事业单位是我国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政府会计制度对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是一次重大变革,较原制度更加科学完善,也对每一位财务人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介绍了新政府会计制度出台的背景和意义,及其总体会计核算模式,梳理分析了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从而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逐步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全面提升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保护性耕作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2020年保护性耕作领域文章.结果表明:2000-2020年全球范围内保护性耕作文章数量共计5 724篇;美国、中国、加拿大排在世界的前3位,美国发表文章数量最多;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和中国科学院发表文章数量分别为前3位;论文主要发表在Soil Tillage Research,Agronomy Journal和Agriculture Ecosystems Environment;主要研究学科是农学、生态环境科学、水资源相关研究学科.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Web of Science 研究进展


利用SSR标记鉴定粳稻杂交F1真伪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SSR分子标记具有多态性高、数量丰富、稳定性好和检测方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粳稻杂交F1真伪性的鉴定,解决了田间鉴定种植时间长及表型相似不易区分等问题.本研究利用24对SSR引物对6个粳稻杂交组合进行鉴定,有3对引物扩增产物出现明显差异,利用这3对引物对所有杂交后代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试验发现真杂交种具双带型且与双亲大小一致,真杂率为80.0%~93.3%,与田间鉴定结果相一致.说明利用该方法鉴定粳稻杂交F1真实性是可行的.
关键词: SSR标记 粳稻 1','') >杂交F1


黑龙江省西部大豆植株生物量和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促进黑龙江省西部风沙盐碱半干旱地区高产大豆品种选育,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自育的14个品种(系)的大豆植株花、荚期生物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重与产量的关联度(γ=0.739 0)最大,其次是单株粒数(γ=0.736 9)和花期根瘤干重(γ=0.719 2);关联度最小的是百粒重(γ=0.583 4);其他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都介于0.58~0.69.说明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花期根瘤干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百粒重与产量的关系最远,相对于其他性状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小.因此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选育高产大豆品种时,应首先注重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花期根瘤干重性状的选择.


网络共享下农业科技视频制作技术探讨
《现代农业研究 》 202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农业开始进入科技创新驱动的全新时期.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农业对科技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的共享需求.为此,本文对网络共享下农业科技视频制作技术展开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