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商
》
2020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实现迅猛的发展,在相关行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其中,在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体系中,也进一步融入大数据技术,充分实现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升.当然也要注意到在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对此要进一步有效提出和落实相对应的建立对策,使其实现更加良性的发展.据此,下文重点探讨和分析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构建路径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
大数据
事业单位
绩效管理体系
建立路径
《中国种业
》
2020
摘要:牡响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与黑龙江响水米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出的适合响水稻区种植的专用优质水稻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稻2013008),具有品质优、产量高、耐冷性强、适应性广等突出特点.2017年7月申请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30709.5),该品种的育成为黑龙江响水大米品牌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品种保障.总结了牡响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等,以期为该品种在市场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牡响1号
选育
实践应用
《中国种业
》
2020
摘要:克玉19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2011年以自育自交系HB410为母本、自育自交系HA131为父本,杂交方法选育而成.2015-2016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2018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8034,品种定名为克玉19.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推广种植,该品种具有品质好、耐密植、抗倒伏、适宜机械化生产等优点.
关键词:
玉米
克玉19
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
2020
摘要: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的主产区,种植面积、总产约占全国的半壁江山,肩负着保障国家大豆产业安全的重任.研究分析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发展对策,对提高黑龙江大豆供给能力和国产大豆的竞争力,推进国家大豆产业振兴意义重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发展的问题有:(1)品种与技术应用问题;(2)生产条件与生产规模问题;(3)生产效益问题;(4)政策支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发展建议:(1)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品种和栽培技术水平;(2)加快成果转化,促进品种与技术推广应用;(3)促进大豆规模化生产,提高效益保障供给;(4)调整结构合理轮作,实现生态补偿;(5)发展食用、特用大豆生产,保障粮食安全;(6)加大政策扶持,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大豆
生产
发展
建议
《中国家禽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考察硫酸小檗碱微球制剂的性状及稳定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小檗微球的药物含量,并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了温度((40±2)℃)、光照((4 500±500)lx)、冷藏(-4℃)和冷冻(-20℃)等因素对硫酸小檗碱微球制剂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是影响硫酸小檗碱微球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高温能够使其黏度加大和硫酸小檗碱含量降低(P<0.05),但对其pH值、粒径、沉降体积比和重分散性变化影响不明显(P>0.05);在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中,硫酸小檗碱微球制剂的p H值、粒径、沉降体积比、重分散性和硫酸小檗碱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硫酸小檗碱微球制剂经振荡易于混悬均匀,未发现微球凝结现象.综上所述,制备的硫酸小檗碱微球制剂性状及稳定性良好,在室温保存24个月各项指标仍符合质量要求.
关键词:
硫酸小檗碱
微球
稳定性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谷子是小粒半密植作物,通常播种量偏大,难以实现精确控制.出苗后依赖人工间苗、定苗,使得谷子生产不符合现代农业的要求,严重限制了谷子产业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介绍了谷子机械化精量播种农机农艺配套栽培技术,以供广大农民参考.
关键词:
谷子
机械化
精量播种
栽培技术
《农业与技术
》
2020
摘要:本文从土地整理、 品种选择、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摘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黑龙江露地秋葵高产栽培技术,为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 发展庭院经济及大面积秋葵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广大农技推广人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黑龙江
露地
秋葵
高产
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稻螟蛉在北方寒冷地区以二代危害为主,其种群消长的原因不仅受越冬基数的影响,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为研究不同湿度对稻螟蛉卵孵化率的影响、降雨量与稻螟蛉种群数量消长变动的关系,开展了降雨对稻螟蛉种群消长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螟蛉的发生与初夏的降雨量和雨季长短密切相关,不同年份天气条件不同,因而在北方寒冷地区稻螟蛉具有偶发性的特点.
关键词:
稻螟蛉
降雨
种群消长规律
北方寒冷地区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充分发挥玉米产量潜力,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自育玉米品种克玉17(活动积温1 900℃)、克玉18(活动积温2 090℃)和克玉19(活动积温2 250℃)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不同的播期(5月5、15、25日),研究玉米的生育进程变化趋势和玉米产量潜力.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的条件下,3个不同熟期的品种生育进程表现出较大差异,随着播期的推后,早熟和中熟品种的生育期有所增加,活动积温有所增大,晚熟品种趋势基本相同,但是最后一个播期没有达到完熟.播期对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的产量影响显著,整体趋势为播期Ⅰ的产量水平最高,播期Ⅲ的产量水平最低.产量整体表现是晚熟品种最好,早熟品种最低,但是晚熟品种需要早播,防止不能完熟.黑龙江省早熟区在5月5日前后播种建议播种克玉19同生育期的品种,在5月25日前后播种建议克玉18同生育期品种,如发生灾害在6月1日之后建议选择克玉17同生育期的救灾品种.
关键词:
黑龙江省早熟区
播期
熟期
玉米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指导黑河市大豆产业布局,采用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11-2018年的数据,依据比较优势指数法对黑河市与黑龙江省大豆和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河市大豆种植具有明显的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虽然黑河市玉米不具备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但玉米具有明显的效率比较优势.因此,大豆与玉米轮作模式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是黑河大豆的主要栽培模式.
关键词:
黑河市
大豆生产
规模比较优势
效率比较优势
综合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