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红色边疆农场不同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促进黑河地区水稻生产发展,在红色边疆农场种植25个水稻品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其物候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黑大1951等15个品种与对照黑粳10号在5%水平显著增产,且在当地都能安全成熟,田间未见病害和倒伏现象,建议当地可以适当种植.

关键词: 红色边疆农场 水稻品种 比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3307和GA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促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谷子生产中的应用,本试验选用公矮5号和红谷09-1两个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在拔节期分别喷施3种浓度的S3307和GA,研究其对谷子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S3307对公矮5号和红谷09-1的株高有抑制作用;增加了两个品种植株茎粗;公矮5号的75mg·L-1S3307处理增产15.6%,显著高于CK,红谷09-1的50mg·L-1 S3307处理增产25.7%,极显著高于CK.与对照相比,GA对两个品种的株高和茎粗都有促进作用;公矮5号的产量最大值是10mg·L-1 GA处理,增产10.4%,但与CK差异不显著,红谷09-1的产量最大值是30mg·L-1 GA处理,增产20.2%,显著高于CK.

关键词: 3307','') >S3307 GA 株高 茎粗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下玉米叶片保绿性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玉米叶片保绿性是玉米生育后期综合体征的表达,与玉米产量、籽粒品质、植株抗病性、植株抗逆性等性状相关,因而合理利用玉米叶片保绿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以玉米禾育187和吉单27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施肥与种植密度条件对叶片功能期和玉米叶片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玉米叶片保绿性呈负相关.高肥处理(施纯N 300kg·hm-2)可以适当延长两玉米品种叶片保绿性,但要注意玉米品种的正常成熟.可见在玉米平衡施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施肥量可延长玉米叶片保绿性.

关键词: 保绿性 玉米 叶片功能期 SPAD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冷耐密玉米自交系丝黑穗病接种抗性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玉米丝黑穗病是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病率基本上等同于损失率.培育抗丝黑穗病玉米新品种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利用3个对玉米丝黑穗具有不同抗性的玉米自交系(合选16、合选23和合选35)对3种接菌措施下6种接种浓度进行致病率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前现拌菌土浓度为2‰~3‰时,致病效果及经济性最好.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 接菌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探究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2个玉米材料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相关性分析,产量与单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籽率和穗粗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偏相关分析,产量与出籽率呈极显著正偏相关,与单穗粒重呈显著正偏相关.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单穗粒重、出籽率、穗行数与产量的复相关系数R=0.965,决定系数R2=0.932,说明此3个性状可以主导93.2%玉米产量的变异,因此建立最优回归方程为Y=-28.344+0.349 X4+0.290 X7+63.064 X8;在通径分析中单穗粒重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其次是出籽率,说明单穗粒重、出籽率是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性状.综上,在该区域选择高产玉米品种时,应注重选择出籽率高和单穗粒重较大的杂交玉米品种.

关键词: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生物炭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工艺优化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提高厌氧发酵产气效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厌氧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厌氧发酵产气量为响应值,研究发酵温度、总固体浓度和生物炭添加量3个因素对厌氧发酵的影响,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厌氧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0℃,总固体浓度8.7%,玉米秸秆炭7.8%,在此工艺条件下,厌氧发酵平均产气量达到2 544mL,与预测产气量2 451mL,两者偏差为3.8%.因此,所建模型能较好的用于生物炭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产气量的预测.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生物炭 牛粪 厌氧发酵 工艺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蚯蚓粪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0

摘要:为研究施用蚯蚓粪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施入蚯蚓粪后深度为5 cm、10 cm和15 cm的土壤样品中蔗糖酶、纤维素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和磷酸酶这6种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施用蚯蚓粪可显著提高6种土壤酶的活性(P <0.05);对深度10 cm的土壤酶活性提高程度最强;对蔗糖酶活性影响最大,提高了67.3%.

关键词: 蚯蚓粪 土壤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锌肥对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产量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提高肥效指导生产,通过对当地主栽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增施锌肥后,分析其对植株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同时考虑锌肥成本,探索最佳的锌肥使用量.结果表明:使用锌肥对生育进程无影响,对株高和穗位起到促进增加作用,对品种的各种抗性无明显的影响,对穗部的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有一定的影响,使用锌肥的产量明显高于常规施肥,但不用量的锌肥对产量的影响不大,综合肥料成本,施用10kg·hm-2的锌肥,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德美亚1号 锌肥 经济效益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佳木斯地区玉米新品种的选择

现代化农业 2020

摘要:玉米是世界上杂种优势利用最早的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是获得玉米大面积增产的重要育种阶段.近些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各级联合体及相邻省引种备案等措施,市面上玉米新品种出现了"井喷"的现象.就如何选择适宜新品种,对农业工作者提出了巨大考验.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还田深度及腐熟菌对虫害的防控效果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研究秸秆促腐熟制剂的应用效果,采取小区试验和大面积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不同秸秆还田深度(10,20和30cm)下,开展不同腐熟菌剂(A、B、C)喷施玉米秸秆还田后的虫害发生规律研究,比较不同菌剂对玉米虫害防控效果的差异性,筛选出最佳防治玉米虫害的腐解菌剂喷施秸秆后的还田深度.结果表明:不同还田深度的各处理之间食叶害虫为害程度差异显著(P<0.05),同一深度不同菌剂之间的食叶害虫为害程度差异显著(P <0.05).秸秆还田10cm菌剂A与对照1相比没有达到降低平均虫害指数的效果,秸秆还田20cm喷施菌剂C处理的平均虫害指数最低为17.08,较对照2降低了28.92%.菌剂B在秸秆还田10cm时具有降低平均虫害指数的效果.秸秆覆盖还田可以增加玉米螟越冬基数,秸秆深翻还田20和30cm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玉米螟为害程度,百株虫量较对照(秸秆焚烧处理)显著性降低(P<0.05).不同菌剂喷施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玉米螟的发生数量,但减少玉米螟数量的效果不明显.秸秆深翻还田20~30cm是有效抑制虫害发生的相对较好的措施.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腐熟菌 虫害 防控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