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
《渔业致富指南 》 2020
摘要:微生态制剂通用名包括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活菌制剂等,主要是在微生态原理上对微生物进行调节,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活的正常微生物或微生物促生长物质等经培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使用对水产养殖生物无害的、活的微生物或者其分泌物等,通过扩大培养、发酵及干燥等工艺形成产品.其中在水产养殖上常用的微生态制剂多为直接扩大培养得到的微生物,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养殖鱼类等寄主的健康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催化剂对船用柴油机SCR脱硝反应效率影响的数值研究
《船舶工程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运用商用软件Star CCM+对某船用柴油机不同工况下尾气脱硝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研究了催化剂厚度、层数对SCR脱硝反应效率的影响。将各工况下NO转化效率的计算值和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进而研究了催化剂厚度和层数对NO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O转化效率随催化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但过大的催化剂厚度会对反应釜流场产生较大阻滞作用,合理布置催化剂层数有助于提高NO转化效率。
关键词: SCR脱硝反应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柴油机 反应效率 数值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唑磷对翡翠贻贝神经毒性与氧化损伤效应的性别差异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以具有环境指示功能的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为研究对象,首次研究了三唑磷对其神经毒性和氧化损伤效应的性别差异性.实验测定了35μg·L-1[1/10096 h半致死浓度(LC50)]三唑磷慢性暴露15 d后雌、雄翡翠贻贝鳃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几种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三唑磷作用15 d后雌性翡翠贻贝鳃组织中AchE活力无明显变化,而雄性个体中AchE活力被显著抑制.几种抗氧化指标对三唑磷暴露也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雌、雄翡翠贻贝鳃组织中均被显著抑制,丙二醛(MDA)均显著升高.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则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仅雄性翡翠贻贝GST活力和GSH含量有显著性变化.综上,三唑磷农药对翡翠贻贝鳃组织表现出明显的神经毒性和氧化损伤效应,其中雄性翡翠贻贝对三唑磷暴露的响应更为敏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条件下牙鲆血清免疫学指标的比较
《安徽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评价遗传背景、体重、黑化、运输应激等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以引进的"鲆优2号"抗病牙鲆和普通牙鲆为试验材料,通过肉眼区分无眼侧有无黑化,在不同生长阶段采集样本,采样前有无施行包装运输等手段,将研究对象分为7个试验组,分别测定溶菌酶(LYS)活力、酸性磷酸酶(ACP)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补体3(C3)和补体4(C4)含量等6种免疫学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1各项检测指标均低于试验组2,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4各项检测指标均低于试验组7,其中LYS、ACP、SOD活力及IgM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C4含量差异显著(P<0.05),C3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1各检测指标均低于试验组7,且差异超级显著(P<0.001);试验组2各检测指标均小于试验组4,SOD活力及IgM、C3含量差异超级显著(P<0.001),LYS活力差异极显著(P<0.01),C4含量差异显著(P<0.05),ACP活力无显著差异;试验组3与试验组4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比较试验组5、试验组6与试验组7的检测结果发现,只有试验组5中C3含量极显著低于试验组6(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通过一定的育种手段可使养殖对象在某一个或多个方面获得可遗传的免疫优势;随着牙鲆个体的生长,体重增加,抗病力逐渐增强;牙鲆的抗病能力与黑化与否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对于同一遗传背景,经历运输(未产生休克)与未经历运输样本鱼的6种免疫学指标差异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产养殖设施内温湿度现状研究
《中国水产 》 2020
摘要:研究表明,环境温度是鱼类生长发育重要的因子之一,湿度会影响水体中的溶氧量以及水产养殖设施内部环境等.为给养殖水产品种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本研究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水产养殖设施内温度和湿度,探究室内温度与湿度关系,进而探索出有效改善养殖设施内环境的可行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月850 hPa和500 hPa北太副高强度异常的时空特征对比分析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 2020
摘要:基于1951 ~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相关分析、studentt检验等方法,对比分析了7月850 hPa和500hPa北太副高强度异常的纬向风场、矢量风场、气温场、垂直速度场等时空特征.结果 表明:(1) 850hPa和500 hPa副高强度指数均在7月出现峰值;(2)7月高空纬向风场在西北太平洋中纬度、赤道东太平洋地区仅与500 hPa副高强度显著相关,且分别呈正、负相关;(3)7月850 hPa矢量风场在东亚梅雨锋区、赤道东太平洋地区主要受500 hPa副高影响;(4) 700hPa气温场在日本海区域与850 hPa和500 hPa副高强度分别呈正、负相关;(5)7月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墨西哥西岸海域500 hPa垂直速度主要与500hPa副高强度呈负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江水系成体野生河蟹体质量分布和性腺发育研究
《水产学杂志 》 2020
摘要:2017年1-2月,用定置网和小型拖网捕捞福建闽江成体野生河蟹Eriocheir sinensis 520只(雌254只,雄256只),测量甲壳长、甲壳宽和体质量,解剖取出肝胰腺和性腺,研究闽江水系成体野生河蟹的体质量分布、甲壳长、宽和体质量的关系、肝胰腺指数(HSI)和性腺指数(GSI)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雌成蟹平均体质量为(72.93±25.05)g,雄成蟹平均体质量为(95.41±37.19)g,雌体平均体质量显著小于雄体(P<0.05).雌雄成蟹体质量均主要集中在60.00~89.99 g范围内.野生成蟹甲壳长、宽与体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甲壳长和甲壳宽则呈线性函数相关.雌体平均HSI和GSI均显著高于雄体(P<0.05).雌体的HSI主要集中在6.00%~6.99%、7.00%~7.99%和8.00%~8.99%这三个范围,雄体的HSI主要集中在5.00%~5.99%和6.00%~6.99%.大部分雌体的GSI分布在8.00%~8.99%和9.00%~9.99%,绝大部分雄体的GSI分布在2.00%~2.99%和3.00%~3.99%.本实验结果为闽江野生河蟹的种质资源评估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闽江水系 体质量分布 性腺指数 性别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饲料对大口黑鲈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水产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初始体质量1.2~1.3 g的大口黑鲈饲养在池塘中,分别投喂冰鲜鱼(冰鲜组)和配合饲料(饲料组)8个月,达到商品规格时取其肠道制作切片,研究摄食不同饲料对大口黑鲈肠道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饲料组大口黑鲈的前肠和后肠的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均低于冰鲜组,前肠和后肠黏膜厚度分别下降了13.71%(P<0.05)、22.73%(P<0.05),绒毛高度分别降低了22.49%(P<0.05)、20.51%(P<0.05);中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则显著高于冰鲜组,分别增加了19.07%(P<0.05)、10.72%(P<0.05).饲料组的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肌层厚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均显著低于冰鲜组,肌层厚度分别降低了47.40%(P<0.05)、7.40%(P>0.05)、22.66%(P<0.05),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分别减少了42.7%(P<0.05)、8.7%(P<0.05)、56.5%(P<0.05).饲料组前肠、中肠和后肠的隐窝深度均显著高于冰鲜组,分别上升了20.49%(P<0.05)、19.36%(P<0.05)、39.98%(P<0.05).试验结果表明,大口黑鲈饲喂人工配合饲料,与饲喂冰鲜鱼相比,其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整体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呈下降趋势,而隐窝深度越深,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则越低.本试验所投喂的配合饲料有损大口黑鲈的肠道健康.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肠道形态 黏膜厚度 绒毛高度 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