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渔业投饲机研究在物联网中发展与思考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2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物联网技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多个行业当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在渔业养殖当中,该技术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实际渔业养殖具有智能化、精准化的特点.就渔业投饲机研究在物联网中发展进行一定的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壳贝类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及其应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0
摘要:双壳贝类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水产品种,因其营底栖和滤食的生活习性,常被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具有持久性、易蓄积、难降解等特点,对生物造成消极的影响.生物标志物因对污染物响应灵敏,在生物受到严重损害之前即可显示出明显变化,在环境监测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关注了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贝类中的POPs生物标志物、主要类型及其相关技术,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业经营主体技术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渔业经济 》 2020
摘要:生产经营主体是渔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具体实施者,他们对渔业技术的实际需求和应用体验是科技成果能否有效转化的关键因素。结合实地典型调研和问卷调查,探讨总结不同类型渔业经营主体的渔业技术需求强度、特色渔业技术需求技术内容和优先序、需求的技术服务种类和优先序等,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类型渔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用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经营主体个体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技术服务获取途径、参加技术培训情况等是影响经营主体技术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但影响的程度不一样,是否加入合作社则对育苗技术之外的其他技术需求影响程度较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一系列提高渔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强渔业科技需求与供给有效对接的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磁性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2020
摘要:建立了磁性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分离分析渔业水域中磺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实验以改良后的磁性碳纳米管(MCNTs)为吸附剂,优化了MCNTs添加量、萃取时间及洗脱剂等前处理条件.水样加入MCNTs,调节pH,经振荡萃取永磁体分离后,甲醇洗脱待测物,磁性分离洗脱液,氮吹至近干.以色谱初始流动相定容,过有机相滤膜,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分析采集数据,用Masslynx工作站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1)每100 mL水样中添加30 mg MCNTs吸附效果最佳;萃取时间20 min后萃取效果最佳;以甲醇为洗脱剂,每次1 mL,洗脱3次效果最好.2)12种磺胺类抗生素在20.00~1000.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10.00 ng/L,加标回收率为78.06%~97.86%,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15%~9.59%.3)选取6个实际样品进行检测,1个样品中检出磺胺二甲基嘧啶残留.研究认为,磁性固相萃取具有方法简单、用时短、样品可批量处理、重现性好且有机试剂消耗少等优点,能够应用于实际渔业水域样品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检测.
关键词: 渔业水环境 磺胺类抗生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磁性固相萃取 残留 磁性碳纳米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载荷作用下拦阻网的受力分析
《船舶工程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防止深海养殖场遭到船舶、漂浮物和鲨鱼等外来物体的冲撞,通常会在渔场外围设置拦阻网,以保护渔场设施和养殖鱼类.针对船舶误闯渔场区撞击拦阻网横梁或网绳的情况,基于显式动力学分析理论并采用ANSYS/LS-DYNA程序,通过建立拦阻网简化模型、划分网格和计算分析等,对拦阻网支撑梁结构和拦阻网绳强度进行评估,为拦阻网具体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固定化
《功能材料 》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并依次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硅烷偶联剂对磁性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最终得到氨基硅烷化的磁性纳米粒子(Fe3O4@SiO2-NH2).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热重分析仪(TGA)对磁性纳米粒子的形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氨基硅烷化的磁性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结晶度高,稳定性好,粒径约为22 nm.利用该磁性材料固定化海洋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得,固定化酶热稳定性,对酸碱的耐受性和储存稳定性明显优于游离酶.
关键词: 磁性材料 3O4','') >Fe3O4 氨基硅烷化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固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港经济区建设探索研究
《中国渔业经济 》 2020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渔港经济区建设背景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渔港经济区建设的实践探索过程,提出渔港经济区建设以完善渔区防灾减灾体系、加快渔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渔业延伸产业发展、加强渔区生态环境美化四方面为重点内容,并从宏观统筹规划、结合城镇发展与地方特色、完善政策支持与资金来源、加强基础建设四方面提出了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有关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战略提供参考,对我国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研究做出贡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Docker技术的水产科研评价信息化系统的优化设计
《农业科技管理 》 2020
摘要:科技管理过程信息化是优化科研资源配置、调控科研项目实施进度、评估科研产出绩效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辅助管理决策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对科研评价管理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在原有科研管理系统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确定了三层架构设计体系及采用Docker封装技术,使系统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院所两级管理模式.
关键词: B/S(Browser/Server) Docker 科研管理 科研评价 信息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船用柴油机履行新排放标准的问题探讨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2020
摘要:文章介绍了船舶柴油机排放新标准发布的行业背景和渔业船舶柴油机设计制造技术水平现状,并将船舶柴油机排放新标准与国际海事组织(IMO)排放控制对象、排放限值要求等进行了对比.阐述了新标准对于渔业船舶柴油机的影响、新标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行业困难以及新标准需进一步明确规定的内容.同时,本研究分析了渔业船舶柴油机技术水平与新标准要求之间的差距,并指出了船用柴油机及后处理系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方向.最后,针对新标准给渔业船舶柴油机行业带来的影响和困难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并对新标准规定内容提出了完善建议.[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5):44-4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乌苏里江中下游漂流性鱼卵鉴定
《湿地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漂流性鱼卵的孵化需要一定的水流,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认知乌苏里江中下游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情况,2018年,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乌苏里江中下游饶河江段和抚远江段的漂流性鱼卵样本进行了发育早期的物种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从260个鱼卵样本中,共获得220条有效序列;其中,213条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物种参考序列的相似度达到99%以上,鉴定到种,占有效序列数的96.82%;7条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物种参考序列的相似度为95%~99%,鉴定到属,占有效序列数的3.18%;根据213条序列鉴定出的13种物种隶属于2目3科9亚科13属,包括鲤科(Cyprinidae)鱼类11种189个样本,占88.73%;鳅科(Cobitidae)鱼类1种23个样本,占10.80%;漂流性卵鱼类8种。乌苏里江中下游漂流性卵鱼类以小型鱼类为主,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和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us)资源量较大;大、中型鱼类以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的资源较为丰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