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高蛋白、高赖氨酸大麦的筛选及遗传距离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分析了 14种大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 ,从中筛选出 8个籽粒蛋白质含量大于 12 % ,且赖氨酸含量都大于 0 .5 %的大麦品种。再采用RAPD技术对这 8个大麦材料基因组进行多态性分析 ,并推测 8个大麦材料间的遗传距离。本研究将为高蛋白和高赖氨酸大麦杂交育种亲本的选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麦 蛋白质含量 赖氨酸含量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遗传距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及豆制品中DNA提取方法初探

食品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满足转基因食品标签制管理的需要,必须从食品中提取DNA,并运用PCR方法检测外源基因的有无。本文初探了大豆及常见豆制品中DNA的提取方法,为转基因食品的PCR检测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豆制品 DNA提取 聚合酶链式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加工品质数量性状基因座(QTLs)分子定位研究

遗传学报 200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检测了Lemont/特青RI群体 2 12个株系的糙米率 (BR)、精米率 (MR)和整精米率 (HR)等 3项加工品质性状 ,利用RFLP连锁图和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 (QTLMapperV1.0 )进行QTL定位研究。群体呈连续分布 ,双向超亲现象明显 ,HR较BR、MR变异范围更大并偏向低值方向 ;分别检测到 1个MR、4个HR主效QTL ,其中QHr6和QHr7等 2个基因座具有较大遗传效应 ;分别检测到 12对影响BR、5对影响MR、16对影响HR的上位性基因座 ,上位性效应的影响大于主效QTLs,不同性状或同一性状上位性效应通过共同的区间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RILs) 加工品质 主效QTL 上位性基因座

重组猪α干扰素基因定点突变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生物工程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巨引物PCR法介导的定点突变把猪α干扰素 (PoIFN α)第 86位Cys(TGC)突变为Tyr(TAC) ,同时将其成熟蛋白N端第一个密码子TGT同义突变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TGC ,构建了大肠杆菌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GEX IFN ,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 2 0 %。将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目的蛋白经变、复性处理 ,并以FPLC进一步纯化 ,得到了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产物 (5 2 0 0IU mg)。

关键词: 猪α干扰素 巨引物PCR 定点突变 包涵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油菜单倍体茎尖筛选抗菌核病变异体

核农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平阳霉素 (Pingyangmycin)对甘蓝型油菜品系 9885和 9841的单倍体茎尖进行诱变处理 ,以草酸作为选择压力 ,获得一批耐草酸性明显比原始品种提高的变异体。经大田抗菌核病性鉴定 ,筛选出 3份抗病性比耐病品种显著提高的种质材料

关键词: 平阳霉素 油菜 单倍体组织 草酸 变异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朋娜”等脐橙的裂果规律及赤霉素防裂效果

上海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对 4个日美系脐橙的正常果与裂果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及其纵向变化率调查后认为 ,裂果的发生率与果形指数、果皮厚度的关系并不明显 ,而与果皮厚度的纵向变化率关系更大。“朋娜”脐橙的裂果高峰期在 9月下旬至 10月下旬 ,峰值出现在果实膨大接近最大值的 10月上中旬 ;结合“朋娜”果实的生长动态与裂果发生进程 ,在谢花后的 5~ 7月份以 5 0mg L的赤霉素水溶液喷布 1次、2次与 3次能明显降低裂果发生率 ,其中以喷布 3次者效果更加突出。赤霉素处理后果实品质未受影响。

关键词: 脐橙 裂果规律 果实生长动态 赤霉素 裂果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数字农业”框架构筑与发展对策——都市型农业要抢占高科技制高点

上海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世界上兴起一轮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农业科技革命浪潮 ,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数字农业”应运而生。 2 0世纪末 ,国际上形成了“数字农业”的概念 ,预示着 2 1世纪的农业将呈现出一个以数字化为特征的崭新面貌。我国 2 0 0 0年发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 ,将“数字农业”置于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地位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报道“数字农业”的技术体系、运行基础和上海“数字农业”的建设现状、框架构筑及对策措施等研究结果 ,为上海“数字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上海 数字农业 框架构筑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20118A的遗传与利用探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交试验分析表明,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核不育系20118A的不育性由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具有广泛的恢复系。当2对基因为隐性纯合体(aabb),另1对互作基因为显性(RfRf或Rfrf)时,植株表现不育(aabbRfRf或aabbRfrf),其相应临保系的基因型为3对隐性纯合体(aabbrfrf)。两型系中不育株与可育株连续兄妹交和可育株连续自交,后代可育株和不育株育性分离比分别为1∶1和3∶1,利用纯合两型系Aab bRfRf或aaBbRfRf中不育株和可育株成对兄妹交可生产纯合两型系和不育系20118A,不育系和临保系杂交生产全不育系(aabbRfrf),全不育系与恢复系(AA-或-BB)杂交生产杂交种,从而使隐性核不育系20118A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隐性重叠作用 隐性上位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木耳交配型的研究

菌物系统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沪3菌株的子实体收集、分离、鉴定得到157株单孢子萌发的单核菌丝体,以其中73株孢子单核体为材料进行交配实验,经过三轮交配反应,结果表明,木耳的交配型符合四极性交配系统的分布规律。根据四种交配反应情况把73株孢子单核体分为四组,并从四组中挑选出B17、B177、B101、B65作为四种交配型的标准菌株;与此同时,从沪3菌株的双核菌丝体制备的原生质体中获得53株原生质体单核体,对这些单核体进行交配,确定出两种亲本交配型,以Y150(A1B1)和Y121(A2B2)作为标准菌株,将两个亲本交配型标准菌株与四个孢子单核体标准菌株进行交配反应,初步确定出四种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分别为: B17 (A2B2)、B177(A1B1)、B101(A2B1)和B65(A1B2)。

关键词: 孢子单核体 原生质体单核体 四极性交配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菊(Stevia rebaudiana)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糖基化相关的UDPG糖基转移酶的特征性保守区域 ,设计了同源简并引物 ,以甜菊基因组DNA为模板 ,PCR扩增获得甜菊糖基转移酶基因片段 .根据获得的基因片段设计引物GSTr和GSTf,分别与cDNA文库的T3 和T7通用引物扩增获得全长核苷酸序列的甜菊糖基转移酶基因 ,定名为sudpt 2 ,该基因全长 16 6 2bp ,包括poly(A)和一个 136 2bp的开放阅读框 ,编码 45 4个氨基酸 .与常见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相似性达 44 %~ 77% ,且具有UDPG糖基转移酶的特征性保守序列 .分子发育进化分析表明 ,此基因为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成员

关键词: 甜菊 糖基转移酶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