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498条记录
新疆发现重要的蔬菜害虫番茄斑潜蝇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斑潜蝇 (L iriomyza Mik)属潜蝇科 (Agromyzidae)植潜蝇亚科 (Phytomyzinae) .1998年在乌鲁木齐采集大量成虫标本 ,请华南农大张维球教授经外部形态和雄性外生殖器等鉴定 ,发现有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和番茄斑潜蝇。番茄斑潜蝇又叫瓜斑潜蝇 L .bryoniae(Kaltenbach 185 8) .异名 L .solani Hering 192 7,L .mercunrialis Hering1932 ,L.citrulli pohdenderf195 0。成虫为灰黑色的小蝇 ,体长雌虫 2 .8mm,雄虫 2 .0 mm;翅长 1.3~ 2 .0 mm。头大部分黄色 ,额区亮黄色 ,头内、外顶鬃着生处黄色 ;眼眶褐色 ,上、下眶鬃各 2根 ;中胸背板黑色有光泽 ,盾沟前有背中鬃 1根 ,沟后 3根 ,中鬃呈不规则 4行 ;翅亚前脉末端变为一皱褶 ,并终止于前缘折断处 ,中脉 M3+ 4 后为中室长度的 2 .0~2 .5倍 ;足腿节黄色 ,胫节、跗节褐色。雄虫端阳双托状。老熟幼虫 3mm,淡黄色 ,后气门有短柄状突起 ,周围具小孔 9~ 12个。番茄斑潜蝇系多食性害虫 ,危害植物 36科以上 ,危害性仅次于三叶斑潜蝇 ,与美洲斑潜蝇相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甜菜霜霉病的初步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1991年在伊犁地区尼勒克县、新源县甜菜夏播母根和原料甜菜发生霜霉病 ,夏播母根发病率在 5 %~ 30 % ,甜菜 5叶期前发病可致整株死亡 ,后期发病可使光合使用减弱 ,产量及含糖量下降 ,种株一般不能抽苔、开花、结籽或瘪粒。甜菜霜霉病原菌属鞭毛菌亚门 ,霜霉菌目 ,霜霉菌科的霜霉菌属 Peronospora farinosa(Fr.) f.sp.betae Byford(Syn:P.Schachtii Fcki)。孢子囊椭圆形或卵形 ,无色至浅黄色 ,表面光滑藏卵器近圆形至卵圆形 ,黄色至黄褐色 ,一般情况下很难生卵孢子。在新疆伊犁地区 ,病原菌主要以感病的的留种株上的菌丝体和卵孢子在窖内越冬 ,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源。低温 (7~ 15℃ )、高湿 (85 %以上 )是发病的主要条件 ,品种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防治上主要以播种处理种株、移栽前处理种株、加强预测预报、田间喷药、消灭中心病株、合理的农业措施等综合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跨世纪新疆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赖草DNA导入小麦获得大穗品系的农艺性状和贮藏蛋白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0 CSCD

摘要:应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大赖草 DNA导入小麦 ,已从受体 761转化后代中选育出稳定遗传的大穗变异系。主要特征为 :( 1 )大穗变异系生育期晚 ,株型高大 ,叶片宽大 ,穗长、穗粒数和单株粒重显著增加 ,同时籽粒长、宽和千粒重明显提高 ;( 2 )大穗变异系除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变化外 ,其胚乳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发生了明显变化 ,出现了新的蛋白组分和受体一些带的消失。由此可见 ,大赖草 DNA导入小麦后发生广泛变异 ,可能是外源 DNA片段重组到受体基因组的结果

关键词: 小麦 大赖草DNA 变异类型 贮藏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甜菜病毒病毒原类型的初步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1995~ 1998年从新疆甜菜主产区石河子、塔城、库尔勒、伊宁、奎屯等地采集病毒病样 2 2 8个 ,初步归为 4个类型 ,经寄主范围、病毒粒体形态观察、血清学试验、传播途径测定 ,初步确定这 4个类型的病毒病样分属于黄瓜花叶病毒类群、马铃薯 Y病毒类群、真菌传杆状病毒类群、长线形病毒类群和甜菜黑色焦枯病害类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蔬菜潜蝇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1997年在乌鲁木齐、昌吉、米泉等地温室蔬菜上 ,发现黄瓜、葫芦、豆角、茄子、辣椒等多种蔬菜 ,受潜叶蝇危害 ,造成各种虫道 ,轻者植株发育迟缓并减产 ,严重者整个叶片布满虫道 ,引起叶片枯死脱落 ,甚至绝收。针对存在问题 ,我们开展了实验研究。首先进行了危害情况调查 ,对上述地区调查结果显示 ,斑潜蝇寄主范围广泛 ,已调查到的寄主作物包括 14科 42种植物。其中对豆科、葫芦科危害最重 ,特别是四季豆和豇豆 ,危害率达10 0 % ,其次是葫芦和黄瓜 ,危害率达 84%和 75 .8%。在一些周年生产的温室 ,植株被害率都在10 0 %。经制片镜检和国内有关专定鉴定 ,目前已鉴定出危害我区温室蔬菜的斑潜蝇主要是斑潜蝇属的美洲斑潜蝇 (L 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番茄斑潜蝇 (L iriomyza bryoniae Kahen)和南美斑潜蝇 (L 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幼虫防治试验可以看出 ,参试的 6种药剂对斑潜蝇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杀虫敌防效达 9 7.0 8% ;爱福丁为生物药剂 ,在蔬菜上使用比较安全 ,可以推荐使用。蛹药剂喷洒试验结果 ,杀虫敌防效最好 ,15 0 0倍液防效在 94.97% ,其余药剂防效较差。蛹毒土实验 ,采用的三种药剂 1∶ 30的配比 ,羽化率在 7%以下。成虫毒杀 7种药剂实验 ,以杀虫敌、好年冬、杀虫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处理技术在控制棉苗冷害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1998年 ,我们针对新疆棉花生产中 5月份倒春寒对棉苗的危害 ,以及植物受冷害的机理 ,研制了抗低温系列制剂 RT,并结合预处理技术 ,将两片子叶期棉苗 ,置于 1℃光照培养箱中 ,分别恒温培养 2 4h、64h后 ,根据幼苗子叶受损伤程度 ,茎秆弯曲程度、子叶色泽变化 ,采用 5级法调查不同处理棉苗受冷害程度。在 1℃低温处理 2 4h后 ,植株受冷害程度 ,各处理均有差异 ,对照受冷害程度指数为 67.6% ,用预处理技术 + RT处理为 5 2 .1% ,未用预处理技术处理(仅有 RT处理 )为 5 8.5 %。在 1℃ ,经 64h低温处理后 ,对照受冷害程度指数均高于其他处为71.3% ,采用预处理技术结合 RT各处理 ,受冷害程度指数均低于对照 10 %~ 30 % ,实验表明 ,我们采用的预处理技术对棉种出苗无影响 ,且具有一定促苗生长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下AM真菌对玉米生长及耐盐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自然盐渍土壤上和人工模拟盐胁迫条件下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长期 ( 86天 )和短期 ( 1周 )盐胁迫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植株生长和耐盐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自然盐渍土壤和人工模拟长期盐胁迫条件下 ,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相对产量 ;在短期盐胁迫条件下 ,接种菌根真菌处理的玉米叶片细胞质膜透性低于不接种处理 ,玉米叶片束缚水与自由水含量比值、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都明显高于不接种处理。上述结果说明 ,接种菌根真菌能够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

关键词:  盐胁迫 丛枝菌根真菌 玉米 生长 耐盐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北部玉米叶螨发生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据 3年的调查研究 ,新疆北部玉米叶螨于 5月底至 6月初开始为害玉米 ,特殊年份推迟到 6月底 ,7月底至 8月底达到高峰 ,严重时单株三叶螨量可达12 79头。玉米田主要天敌种类为深点食螨瓢 ,天敌对叶螨具有明显的“跟随”现象。秋耕冬灌对叶螨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4~ 5月份的气温条件 ,持续低温、降霜天气对其种群的发展极为不利 ,6~ 8月份降雨较集中或一次降雨量超过 2 0 mm以上可明显抑制玉米叶螨种群数量的发展

关键词: 玉米叶螨 发生规律 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内生细菌及其研究进展

棉花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从种群及其动态演变规律、研究方法、抗性诱导及机理等方面对棉花内生细菌近年来的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 ,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棉花 内生性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