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498条记录
新疆大赖草DNA导入小麦后代之间“聚合效应”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利用新疆大赖草 DNA导入小麦获得的大穗株系进行相互杂交或继续用大赖草 DNA连续导入 ,深入系统地研究其转化后代之间的“聚合效应”及遗传规律。通过研究证明了新疆大赖草 DNA转化大穗×大穗杂种 F1 代在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等性状表现了一定的“重组效应”,细胞学观察发现大穗×大穗之间的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此研究结果从细胞遗传上证明了新疆大赖草的 DNA片段确实整合到受体染色体上

关键词: 小麦 大赖草DNA 转化后代 细胞学鉴定 聚合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新疆从境外棉区调引棉种防病的建议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北部粮棉混作生态区天敌群落转移规律的初步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1997~ 1999年通过对新疆玛纳斯县粮棉混作生态区天敌的群落转移及数量变动规律的系统调查 ,初步摸清了新疆北部粮棉混作区天敌群落的组成及优势种天敌、以及天敌与害虫发生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北疆粮棉混作区天敌群落以捕食性天敌为主 ,天敌种类主要有蜘蛛类、捕食甲类、食虫蝽类、草蛉类、瓢虫类、寄生蜂类、食蚜蝇类等。春季 4月上旬至 5月上旬越冬后天敌主要分布于麦田 ,少量分布于林带、果园及田埂渠道上早发的多年生杂草上 ,如田旋花及禾本科杂草早熟禾等。 5月下旬麦田天敌大量向棉田、玉米田转移 ,在棉田经大量繁殖后 ,于 7月上旬达到高峰 ,7月中、下旬逐渐外迁至多年生果园、复播作物、杂草、林带准备越冬 ,9月下旬至 10月上旬冬麦出苗后 ,部分天敌迁入冬麦田越冬。

关键词: 粮棉混作生态区 天敌群落 转移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分化的研究

棉花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新疆主要植棉区的 30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及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赠送的 4个标准菌株进行致病性分化和营养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 ,新疆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分化明显 ,可分为强、中、弱3种类型 ,34个菌株中的 32个菌株可分为 2个亲合群 ,另外两个菌株暂未划定亲合群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黄萎病菌 致病性 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棉距离对棉田天敌数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通过 1998年定点定期调查 ,发现玛纳斯河流域麦棉混作区农田各种生态环境中 ,5月份以苜蓿田、小麦田天敌数量最多 ,可达同期棉田天敌数量的 5 9.32和 2 6.65倍 ;棉田距麦田远近 ,直接影响棉田天敌的数量。与麦田相邻的棉田天敌数量明显增多 ,全年平均天敌数量是与麦田相距 10 0 0 m棉田天敌数量的 2 .2 2~ 6.2 5倍 ;6月份与麦田相邻的棉田益害比为 1∶ 115 .35。而与麦田相距愈远的棉田天敌数量愈少 ,益害比亦随之变小。这种差异以棉花蕾期和花期表现特别突出。就不同类群的天敌而言 ,麦棉距离对瓢虫的影响最大 ,蜘蛛次之。因此在麦棉混作区 ,实行害虫综合治理 ,应尽可能增加小麦的种植面积 ,提高蓄养天敌的能力 ,并应尽可能安排麦棉相邻或靠近 ,以增强天敌控制害虫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鲁木齐地区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针对乌鲁木齐地区黄瓜霜霉病发生流行的情况 ,研究了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津春 2号、4号为主栽品种 ,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防病技术。以控制田间微环境为主的生态防治 ,加强温湿度管理 ,合理放风 ,改善栽培条件 ,辅以优化的栽培管理措施 ,对病害进行早期预防。病害发生初期 ,选用生物制剂新农抗 4号 5 0倍或施放烟雾剂 ,如百菌清烟雾剂 ,每隔 5~ 7天 1次。喷施 7%防霉灵粉尘或 5 %百菌清复合粉尘 ,1hm2用药 15 kg,7~ 10天一次 ,关闭棚室后退行喷洒。实验还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如克抗灵、乙磷锰锌、百菌通等进行防治。结果证明 ,在黄瓜发病初期施药 ,6~ 7天一次 ,连续使用 2~ 3次 ,防治效果都在 85 %以上。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发生 ,在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的应用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量元素浸种对甜菜种子活力、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用四种不同浓度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菜种子浸种 ,探讨它们对甜菜种子活力、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锰、硼、锌等微量元素浸种能激化甜菜种子的活力 ,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 ,促进幼苗的生长。在四种处理中以 0 .30 %硫酸锰 + 0 .30 %磷酸二氢钾处理效果最佳 ,发芽率比对照提高 2 3.5 % ,种子活力指数和简化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 11.3和 173.82 ,幼苗株高和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 1.1cm和 0 .5 cm,幼苗百株鲜重增加 1.2 g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浸种 甜菜 种子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拖拉机技术维修体系

农业机械学报 2000 EI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已知斑潜蝇种类的识别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斑潜蝇种类较多 ,体形小 ,形态易混淆 ,为正确识别 ,将新疆已有发生报道的葱斑潜蝇、豌豆斑潜蝇、苦艾斑潜蝇、美洲斑潜蝇、拉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从成虫的体长 :头的颜色、内外顶着生处、触角 ;胸部的背板、盾沟、中鬓 ;足腿的颜色 ;翅中脉与末段的比例 ,幼虫的后气门 ;寄主植物 ;地区分布等进行区分 ,以正确识别

关键词: 新疆 斑潜蝇 特征 检索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1997~ 1999年我们在吐鲁番棉花枯萎病自然重病田和人工病圃 ,研究气温、地温对长绒棉棉区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气温对棉花枯萎病影响较小 ,地温是影响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灌溉和棉田日辐射量是影响地温的主要因子。在火焰山以南 ,棉花枯萎病发生盛期较南北疆棉区早 ,6月是棉花枯萎病隐症期 ,7~ 8月该病发病率回升 ,这与其他棉区不同。在火焰山以北 ,地温超过 30℃ ,棉花枯萎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棉花枯萎 发病率 地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