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新疆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新疆地域广阔,农业生态多样,人为控制力差。面对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新疆农业只有依靠和开发本地的资源条件,充分利用绿洲农业的生产特点,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才能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新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荒漠化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生态环境 》 2003 CSCD
摘要:土壤养分的变化与荒漠化植被演替有密切的关系,当草地生态系统演变为以灌丛为主的生态系统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增强,形成以灌丛为核心的“肥岛”;风蚀是造成荒漠化土壤养分迁移的重要动力,而降尘对荒漠化表层土壤养分具有富集作用;如果降尘作用大于风蚀作用,土壤养分将增加,如亚马逊盆地通过降尘每年获得的磷为1~4 kg/hm2。水蚀也是荒漠化地区土壤养分损失的主要途径,灌丛生境每年径流的损失量比草地生境的径流损失量大得多,而且草地生境发生荒漠化时其灌丛的入侵可能与土壤氮素的损失有关。在荒漠化地区,火烧可导致凋落物中43%的全氮在燃烧中逸失,火烧后土壤的侵蚀模数增加,频繁的火烧会导致灌丛草原的“肥岛”消失。对荒漠化地区自然土壤的农业开垦一般导致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下降,风蚀作用加强而往往导致土壤退化;但经过恢复植被和土壤改良,表层土壤养分可明显提高。 目前专门针对荒漠化土壤养分循环的模型尚未报道;但荒漠化地区主要集中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原、荒漠草原地区,针对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C、N、P、S等养分循环已经有不少模型,如EIPC模型、SPUR模型、CENTRUY模型等;它们也可以用来揭示荒漠化土壤的养分循环以及与荒漠化之间的关系;把这些模型进一步与GIS相结合,研究区域尺度上土?


麦盖提县农田土壤养分现状和施肥培肥建议
《新疆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通过对麦盖提县农田土壤养分状况的普查,并与1982年农田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较,总结分析全县农田土壤养分规律、变化特点和原因,结合麦盖提县农业生态条件和平衡施肥的原理,提出目前麦盖提县农业生产中培肥地力和作物施肥应遵循"增施有机肥,增氮、稳磷、补钾,有针对性的补施微肥"的原则。


优质高效果树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新疆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简述了测土平衡施肥技术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通过对取土、土壤测试、确定施肥种类、施肥量的估算和施肥技术等方面的阐述介绍了果树平衡施肥技术的方法。


南美斑潜蝇幼虫龄数的测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在口沟长、头咽骨长 2个形态指标中 ,南美斑潜蝇 (Liriomyzahuidobrensis (Blanchard) )幼虫的口沟长在龄期之间差异显著 ,可作为幼虫的分龄指标。通过研究表明 :1龄口沟长度为 (0 .0 3 87± 0 .0 0 0 3 8)mm ;2龄为(0 .0 5 1 3± 0 .0 0 0 3 6)mm ;3龄为 (0 .0 61 6± 0 .0 0 0 3 5 )mm。其龄期与幼虫口沟长度的关系为y =-2 .0 778+81 .0 0 85x。


耐热芽孢杆菌XJT9503高温中性蛋白酶的中试发酵工艺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耐热芽孢杆菌(Thermophilicbacillus)XJT9503保藏、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及7,25,250,3000L发酵罐的中试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耐热芽孢杆菌XJT9503高温中性蛋白酶的中试发酵工艺.在3000L发酵罐上控制罐温为46℃、转速180r/min、通气量4L/(L·min),培养18h后发酵酶活最高达13240U/mL.


新陆中9号单产皮棉120~150kg/667m~2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新疆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新陆中 9号是高品质陆地型中长绒棉新品种。该品种既有普通陆地棉的丰产性 ,又有中长绒棉优异的纤维品质 ,对入世后增强我国棉花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据新陆中 9号的需水、需肥规律 ,从2 0 0 1年起对该品种进行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进一步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