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498条记录
氟砷联合染毒对Wistar大鼠子代皮毛影响的研究

地方病通报 1999 CSCD

摘要:为探讨氟砷联合作用对动物皮毛的影响,我们采用了两代一窝繁殖试验,观察亲代动物接触氟砷后子代皮毛中砷含量的变化,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皮毛中砷含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毛小皮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毛小皮的破损和赘生物的形成,但两代子代之间这些变化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氟砷可使动物皮毛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氟砷联合作用 毒理学 动物实验 Wistar大鼠 皮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农业科研单位与股份制

新疆农业科学 1999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喷施HA高效多元肥的试验与示范

新疆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HA高效多元肥在棉花显蕾初期和花铃期喷施,能够促进棉株花芽发育,增加蕾铃数,提高单铃重,从而使棉花增产。

关键词: 棉花 HA多元肥 增产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知识经济与发展农业科技的思路

新疆农业科学 1999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丛根病症状类型与黑色焦枯型病害名称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1999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来源陆地棉数量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对不同来源陆地棉20个品种(系)在新疆特定生态条件下的13个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品质因子、产量因子、单铃重因子、衣分因子、第一果技高度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4.3%,对20份材料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晋棉12号、中棉所25号、晋棉19号和中棉所19号等可划分为第一类;布哈拉6号、吉尔吉斯3号和新陆中5号等可划分为第二类;中棉所17号、新陆中2号和爱SJ-5等可划分为第三类。

关键词: 陆地棉 数量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塔里木盆地干旱灌区的地膜冬小麦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6年~1998年度在塔里木盆地干旱灌区进行冬小麦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具有显著的增产、节水效果和较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加快发展。在干旱灌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下地膜穴播栽培,适播和晚播均较同期露地播种增产,随播期推迟增产幅度上升,可使晚茬赶正茬。冬小麦适宜选用多穗型品种。

关键词: 地膜冬小麦;栽培技术;干旱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航天诱变对棉花品种性状的影响

中国棉花 1999 CSCD

摘要:通过对卫星搭载棉种的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纤维品质和特异单株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航天诱变对F1棉种的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纤维品质有显著影响;对改良棉花品种的熟性、衣分、纤维强力作用最大;对品种改良和新种质材料的创造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棉花;航天诱变;性状;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朵在棉花及土壤中的残留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在霜前7~10天棉田喷施百朵1500ml/hm2及3000ml/hm2催熟,收获时百朵在棉籽中的残留,1996年两种浓度分别为0.11mg/kg及0.14mg/kg,1997年均小于0.01mg/kg。在土壤中的残留量1996年两种浓度分别为小于0.1mg/kg及0.6mg/kg;1997年全部小于0.1mg/kg,均在最高残留限量以下。残留动态结果表明,两年两种浓度的原始沉积量仅为0.08和0.1mg/kg,且在21天内变化不大。可以认为棉花喷施百朵1500ml/hm2比较适宜,而且安全。

关键词: 百朵,残留量,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在新疆的抗虫性表现及利用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在莎车县对我国一批转基因棉花品种进行了抗虫性综合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9个转基因棉花品种对第二代棉铃虫具有较高的抗性,按抗虫性分级标准3、2、1、5号品种属超高抗,8、9、4、7号品种属高抗,10号品种属中抗。抗虫棉苗期生长普遍较弱,对棉蓟马危害敏感,多数不抗枯萎病。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棉铃虫,抗虫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