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14条记录
青花菜营养吸收特性及专用肥配方筛选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田间试验表明,青花菜早熟品种“优秀”在常规施肥条件下,全生育期地上部分N,P2O5,K2O,Ca,Mg的总吸收量分别为35.0,9.21,32.5,14.2,2.1 kg/667m2,养分吸收比例(重量比)为1∶0.26∶0.93∶0.41∶0.06。其养分吸收的特点是以氮为主,钾和钙的需求量较高,植株生育后期含硼量达到30 mg/kg,属于硼敏感作物。研究表明,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配方以N-P2O5-K2O为9-5-6时增产效果最佳,比常规施肥增产164.4 kg/667m2,增产率为9.9%。主要表现在花球单个鲜重明显提高,花球紧密,采收季节提前,商品性状改善。

关键词: 青花菜 营养特性 有机无机复混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丘陵红壤橘园不同地面管理措施的经济生态效益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丘陵红壤橘园上,经过3年6种地面管理措施的经济生态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水土流失,以清耕法作对照,生草法、克无踪、草甘膦、草草克、克克草的地表径流量可显著减少分别为38.8%,42.5%,18.7%,28.7%和37.5%;土壤侵蚀量可显著减少分别为55.5%,51.7%,39.9%,46.8%和50.0%;流失的氮磷钾养分总量可分别减少60.3%,50.2%,37.0%,41.8%和45.4%。(2)杂草再生率,以生草法做对照,则处理中的清耕法、克无踪、草甘膦、草草克和克克草分别是生草法的55.1%,67.2%,30.3%,36.8%和51.2%。(3)土壤肥力,以土壤OM,N,P2O5,K2O总量增减率看,清耕法为-4.4%,生草法7.1%,克无踪6.9%,草甘膦5.3%,克克草6.2%,草草克6.6%。(4)柑橘的产量和品质,以清耕法作对照,除生草法外,克无踪、草甘膦、草草克、克克草均增产7%~10%;可溶性固形物、总糖量、总酸度、糖酸比以及单果重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克无踪调控杂草效果显著,可作为丘陵红壤丘陵园地水保与培肥兼得的有效地面管理措施。

关键词: 地面管理 除草剂 丘陵果园 经济生态 水土流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对青花菜贮藏效果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研究了1 甲基环丙烯(1 MCP)对采后青花菜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温20℃、相对湿度85%~95%的贮藏条件下,对供试的"优秀"、"春秋4号"、"博爱1号"和"Monaco"四个青花菜品种,用2.5μl/L1 MCP处理均可延长产品的货价寿命,延缓其叶绿素的降解,减少贮藏损失,其中以"优秀"品种效果最显著。此外,在20°C下,采后0~9h内用2.5μl/L1 MCP处理青花菜,仍能延缓其衰老,延长其货架寿命,但这种效应随滞后处理时间的延长稍有减弱。

关键词: 1MCP 青花菜 货价寿命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不同灌溉方式下的高产生理特性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个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中优6号、两优培九、Ⅱ优7954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好气灌溉条件下的生理特性。与传统淹水灌溉相比较,好气灌溉条件下水稻整个生育期田间水位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提高;分蘖早发,前期分蘖和大分蘖比例提高,分蘖成穗数提高7.1%~18.3%,增产8.6%~10.8%。同时,好气灌溉在单丛叶面积没有显著下降的情况下,提高群体各层次的透光率。与传统方式比较,水稻好气灌溉处理在孕穗期和开花期根系单茎伤流量增加,花后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比叶重提高。

关键词: 水稻 好气灌溉 生理特性 高产栽培

猪粪堆制过程中主要酶活性变化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模拟堆肥,研究了以猪粪为主体材料的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猪粪在发酵初期(0~25d)的干物质损失在30%左右,而中后期虽然时间较长,但其干物质损失仅占7%。发酵过程中除过氧化氢酶外,各主要酶活性均呈现不断下降并逐步稳定的趋势。发酵周期内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活性出现两次高峰,表明了堆肥内不同时期有机碳、含氮化合物分解和腐殖化进程的强度变化。在堆肥快速分解阶段,转化酶活性下降95%,脲酶、纤维素酶活性下降70%以上,且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以此可作为判定猪粪堆制过程中腐熟程度的定量生化指标。

关键词: 猪粪 堆肥 酶活性 腐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疫里氏杆菌赘生物提取及其理化特性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取纯净的鸭疫里氏杆菌赘生物,比较了4种培养基培养RAⅡ型菌和4种提取赘生物试验的方法,结果表明,马丁琼脂培养的RA菌赘生物含量较高,杂质少,适宜于作为提取赘生物用的培养基;差速离心结合滤膜过滤法能有效地把细菌和赘生物分离开来,提取到较纯的赘生物.赘生物的核酸检测和蛋白质电泳分析表明,赘生物无核酸存在,蛋白质电泳图谱与菌体相似.形态学观察表明,提取的赘生物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大的和中等的赘生物外层为一层厚的壁,中央为三角形或四边形样的核物质;小的赘生物为圆形,有一层很薄的外膜,中央为点状或星状的核.研究结果为该菌的分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赘生物 核酸 培养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早熟蜜梨标准化生产的推广与实施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广与实施是我国农业生产应对“入世”的必由之路 ,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介绍了浙江省浦江县推广与实施南方早熟蜜梨标准化生产的具体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效 ,并对其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农业标准化 南方早熟蜜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向疫苗学及其应用前景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CSCD

摘要:反向疫苗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 ,该学科的诞生引发了疫苗研究领域的一场革命。与传统疫苗学相比 ,它具有省时、省力、经济而有效的优点。对于那些不能应用传统方法研制疫苗的病原尤为适用。本文即对近年来反向疫苗学的研究进展情况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关键词: 疫苗 反向疫苗学

稻飞虱酵母类胞内共生菌的组织学研究进展

昆虫知识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体内酵母类共生菌在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繁殖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影响着褐飞虱对寄主植物的致害性变异。该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讨论了褐飞虱共生菌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在寄主发育中的功能、侵染途径等,提出了开展褐飞虱生物型形成过程中体内共生菌变异的研究建议,以便利用共生菌来监测田间不同生物型褐飞虱的发生情况,最终实现控菌防虫和对不同生物型的准确预测。

关键词: 褐飞虱 共生菌 致害性 组织学观察生物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嘧霉胺在黄瓜及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文章提供了嘧霉胺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回收率为81.5%~99.3%,变异系数在1.4%~5.3%之间。嘧霉胺在黄瓜中的降解回归方程为Ct=0.9947e-0.1356t,r=0.9552,土壤中为Ct=0.7368e-0.1783t,r=0.9496。嘧霉胺在黄瓜中半衰期为5.11 d,土壤中为3.89 d。

关键词: 嘧霉胺 残留 黄瓜 降解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