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温室内新型保温材料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筛选了多种新型温室内保温材料,在冬季温室生产中测试了其保温效果及保温性能和断裂强力。从保温性能、断裂强力和性价比等因素综合分析,密度为100 g/m2纺粘长丝无纺布整体复合塑料薄膜是比较理想的温室内保温材料。

关键词: 内保温材料 保温性能 断裂强力 温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型双环蘑菇新品种‘夏秀2000’

园艺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夏秀2000’为高温型双环蘑菇杂交种,适宜出菇温度为26~34℃,成长中的子实体耐36~38℃高温,适宜夏季高温期栽培;菌丝爬土能力强,菇床结实率高,出菇整齐,平均产量8.9kg/m2;子实体圆整,质地坚实紧密,耐机械损伤,不易褐变,较耐贮运。

关键词: 双环蘑菇 杂交种 高温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粳交杂种不同灌浆期稻米缬氨酸含量的发育遗传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可以估算不同发育时期基因累加效应和特定发育时期净遗传效应的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籼粳交稻米灌浆过程中缬氨酸含量的发育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控制籼粳交稻米缬氨酸含量表现的基因在稻米多数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其中以颖花开花受精后第8~14天表达量最大。遗传率分析揭示缬氨酸含量在稻米5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母体和细胞质普通遗传率及其相应的环境互作遗传率均较高,育种低世代进行单株选择可以提高稻米缬氨酸含量的育种效率。亲本遗传效应分析表明,浙38A、浙农8010A、金23A和中9308等4个亲本有利于增加籼粳交稻米的缬氨酸含量,其中浙38A受环境影响最小,可应用于配制高缬氨酸含量的杂交稻新组合。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粳交 灌浆 发育遗传 缬氨酸 稻米品质 遗传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虾片饲料双滚筒干燥生产工艺及初步配方筛选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首次尝试利用双滚筒干燥技术来生产虾片饲料,考察了不同工艺参数及配方对虾片饲料性能的影响。研究中以成膜率和悬浮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蒸汽压力、滚筒转速和浆液浓度三个工艺参数对产品的成膜率和悬浮率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对比研究了虾片饲料生产过程中901、面粉、褐藻胶、蛋清粉4种成膜剂的成膜性能,并最终确定其最适的添加量。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蒸汽压力0.4MPa、浆液浓度30%、滚筒转速1000r/min;901是最佳成膜材料,其最适添加量为7%。

关键词: 虾片 双滚筒干燥 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尿样中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

质谱学报 2006 CSCD

摘要: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E-GC/MS)同时测定动物尿样中的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的方法。试样中的药物经乙酸乙酯提取后,经SLH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至干,衍生化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两种药物的检出限均为0.3μg/L,定量限均为1.0μg/L,线性范围为0.02~1.0μg/mL。加标浓度在4.0~20.0μg/L范围内,莱克多巴胺加标回收率为78.6%~101.2%,批内相对标准偏差≤7.0%;克伦特罗加标回收率为92.3%~112.2%,批内相对标准偏差≤6.9%。

关键词: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莱克多巴胺 克伦特罗 残留量 动物尿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梅果实发育进程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乌紫’和‘荸荠’两个杨梅品种为试材,测定了干鲜重、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蔗糖和己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杨梅果实的干鲜重、含糖量的快速增长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快速下降均发生在果实发育后期。成熟‘乌紫’杨梅果实的蔗糖含量约占总糖的2/3以上,而‘荸荠’杨梅仅为总糖的49%。‘荸荠’杨梅的转化酶和蔗糖合酶分解活性随着果实发育呈上升趋势,‘乌紫’杨梅的则变化不大。两个品种的蔗糖磷酸合酶活性随着果实发育呈上升趋势,但蔗糖合酶合成活性到果实发育中期后下降。两个品种的己糖激酶活性变化相似,但果糖激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同。

关键词: 杨梅 果实发育 糖积累 蔗糖代谢 己糖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遗传背景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CSCD

摘要:将从6个籼稻和4个粳稻品种上采集并分离的10个稻瘟病菌单孢株分别接种到230个籼稻品种和183个粳稻品种上,结果表明从籼稻上分离的稻瘟病菌(籼菌)主要侵染籼稻,并且籼菌侵染籼稻后中等发病和重发病的品种比例均明显高于粳稻中这两种发病程度的品种比例:从粳稻上分离的稻瘟病菌(粳菌)主要侵染粳稻,并且粳菌侵染粳稻后重发病的品种比例明显高于籼稻中重发病的品种比例。研究还得出在籼稻中被籼菌侵染后发病比被粳菌侵染后发病重的品种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被籼菌侵染后轻发病、中等发病和重发病的品种比例均明显高于被粳菌侵染后的这几种发病程度的品种比例;在粳稻中被粳菌侵染后发病比被籼菌侵染后发病重的品种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关键词: 稻瘟病菌 遗传背景 致病性

斑点金标免疫渗滤法诊断家畜血吸虫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浙江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研制成家畜血吸虫病斑点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诊断试剂盒可测出人工感染血吸虫14~42 d的病牛、猪和兔的血清及血纸抗体,比病原体检查法提早28 d查出病畜,达到早期诊断的要求;同时亦能检出仅感染1对血吸虫病牛抗体,证实DIGF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血吸虫与肝片吸虫、锥虫、蛔虫、囊虫和旋毛虫病之间未见交叉反应现象,说明本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关键词: 斑点金标免疫渗滤法 家畜 血吸虫抗体 敏感性 特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运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科技通报 2006 CSCD

摘要:应用RT-PCR技术从小麦病叶中扩增得到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的运动蛋白(M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得到大量表达,并以含表达产物的凝胶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特异性抗血清,同时将MP基因重组到质粒pGBKT7中,电击转化酵母Y187菌株。Westernblot分析表明MP基因在酵母体内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正确表达,并具有免疫活性,可作为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诱饵”质粒。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 运动蛋白 基因表达 酵母双杂交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莓、黑莓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果树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树莓和黑莓是悬钩子属(RubusL.)栽培果树的2大类,近年来树莓、黑莓成为国内新兴的重要浆果。综述了两莓组织培养和基因转化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茎尖、叶片、胚和原生质培养及两莓在基因转化方面的成就,分析了基因型、培养基及附加物、培养条件等对两莓组织培养成苗的影响,并对影响两莓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阐述,最后对两莓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树莓 黑莓 组织培养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