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013条记录
草地早熟禾的选育研究与利用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自1985年以来,对从荷兰、美国、瑞典等国家引进的11个草地早熟禾品种以及从国内采集的野生种进行了引种驯化,筛选出了瓦巴斯、凯达布鲁克茅2个适应内蒙古地区气候特点的品种,这两个品种是适宜于在内蒙古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利用国内野生种采用单株选择方法培育出了大青山草地早熟禾品种,它较原始群体抗性增强,叶量增加。目前已有较大的推广利用面积。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引种 选育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半舍饲养殖绵羊繁殖力的方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牲畜头数连年增加,从而引起草地超载过牧,加剧了草原的退化。为减轻草原负荷,实行半舍饲养殖势在必行。对绵羊的半舍饲养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半舍饲养殖不仅能降低草地超载过牧的压力,而且能提高当地绵羊的繁殖力,使绵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集约化经营管理、养殖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成为可能,为绵羊半舍饲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绵羊 半舍饲养殖 繁殖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草养畜 优草优畜 发展巴彦淖尔农区畜牧业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针对巴彦淖尔肉羊生产中存在的忽视家畜营养平衡、对优质牧草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粗饲料配制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种草养畜 优草优畜 畜牧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喉乌头种群生长动态初步研究

草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是新疆伊犁河谷山地草甸草地广泛分布的多年生有毒植物,严重危害着当地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为掌握其生长发育状态,为合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白喉乌头从返青到开花结实期(5月3日-7月17日)的高度(H)、密度(D)、株丛径(Z)和地上生物量(W)等每15d测定一次,监测其生长动态,并采用一元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对白喉乌头的生长动态进行拟合,并对高度、密度、株丛径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喉乌头的高度、株丛径和地上生物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其增长模型分别是:幂函数模型、Long-modified模型和幂函数模型,其拟合方程分别是H=4.6978T0.513551、Z=(494.1776+231.5106T)0.339913和W=2.6393T0.781408;白喉乌头的密度先增大后减小,符合房室模型,其方程式为D=114.7676e(-0.005049T)-100.8592e(-0.095765T);在同一时间高度、株丛径与地上生物量之间呈显著相关的回归关系:W=39.7814364+5.429432775H-7.108936940Z;高度是影响白喉乌头地上生物量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控制高度来控制白喉乌头的繁殖。

关键词: 白喉乌头 生长动态 高度 密度 株丛径 地上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业氟污染对小尾寒羊牙齿和骨骼中氟含量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于工业氟污染区选取4只雌性氟斑牙小尾寒羊作为试验组,于氟安全区另选4只健康小尾寒羊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其肋骨及牙齿,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了其骨氟及牙氟含量。结果表明,氟污染区小尾寒羊的骨骼和牙齿中氟含量均明显高于氟安全区,差异极显著(P<0.01);氟污染区骨氟含量较对照组相对增长了73.5%;试验组牙氟含量较对照组相对增长了161.6%;表明氟在牙齿中的蓄积程度高于骨骼。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氟中毒对牙齿和骨骼的损伤机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 工业氟污染 氟中毒 牙齿 骨骼 氟含量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刍议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通过对世界发达国家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探寻与研究,试述了内蒙古实现畜牧业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措施。即:首先要兴办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其次要培植畜产品流通体系;三要加强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四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五要加强畜牧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六要有健全的畜牧业政策、法规作保障。

关键词: 畜牧业 产业化 内蒙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旱生植物沙冬青AmERF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离克隆强旱生植物沙冬青的ERF基因,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在已对沙冬青cDNA文库和EST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分离克隆了1个沙冬青ERF基因。该基因全长899bp,没有内含子,开放阅读框633bp,编码211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理论MW=23216.0,理论pI=8.20。

关键词: 沙冬青 ERF基因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蒙古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ADAMTS1的电子克隆及RT-PCR验证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单、双羔蒙古羊卵巢组织抑制性消减杂交的基础上,以其差异表达片段ADAMTS1基因序列为种子序列,采用GenBank的BLAST检索系统首先对蒙古羊的ADAMTS1基因序列片段进行了电子延伸,其次在获得蒙古羊AD-AMTS1基因的cDNA全序列后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进一步克隆了蒙古羊ADAMTS1基因。结果显示,试验所得序列与电子延伸序列的同源性为99.4%,序列长为2 420 bp包括836 bp 3'UTR区域和1 578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共编码525个氨基酸。Blastn比对发现蒙古羊ADAMTS1基因序列与牛、猪和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4%,87%,82%;对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p比对发现与牛、猪和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1%,90%,87%。采用SMART程序预测其结构功能域发现蒙古羊ADAMTS1蛋白质有4个结构功能域:1个富半胱氨酸结构域和3个血小板反应蛋白。

关键词: 蒙古羊 ADAMTS1基因 电子克隆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染色体分带及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染色体分带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植物研究中较重要和常用的技术手段。从它们的产生开始一直不断发展,已应用到植物研究中的很多方面。介绍了这两个技术的发展、原理和在植物研究中的进展。

关键词: 植物 染色体 Giemsa C-分带 荧光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半细毛羊品种群适应性的研究——成年母羊耐饥耐渴试验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1试验目的内蒙古半细毛羊培育地区,均属荒漠半荒漠,自然条件严酷,并常有"白灾"、"黑灾"发生。为了弄清用复杂杂交培育出的半细毛羊品种群能否像母系蒙古羊那样适应当地条件,并为有计划地备草、备料,合理地利用草场,科学地饲养管理,保证羊只生产性能正常,以及有效地抗灾,保畜提供依据,特进行该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