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油菜黔油22号在遵义县的高产栽培模式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杂交油菜品种黔油22号在遵义县的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采用4因子5水平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黔油22号高产栽培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获得黔油22号在贵州省遵义县产量达到180 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纯N(x1)=18.83~21.54 kg/667m2、P2O5(x2)=7.02~8.98 kg/667m2、K2O(x3)=26.33~29.21 kg/667m2、移栽密度(x4)=10 745~11 477株/667m2。


风化成土速率计算模型的研究进展
《土壤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合论述了国内外风化成土速率计算模型的研究方法及其成果。质量平衡法主要通过比较土层与成土母质之间元素组成的差异来计算风化速率,其关键是准确测定两者中元素的组成;Barth模型法主要是在小流域范围内通过化学侵蚀过程对沉积物的形成或母岩成土速率进行估算,但在估算时需结合土壤形成的各种条件和自然环境特征、生产力水平,需进行较多的校正;PROFILE模型通过矿物与土壤溶液之间风化和释放盐基阳离子的速率测定风化速率,是目前计算土壤风化成土速率公认的方法;Sr同位素比值法的关键因素是Sr同位素在地壳风化系统,如植被、土壤交换场、河流水、大气沉降和矿物风化中的分配模式和标样的选择,在土壤数据和其它数据的获取方面存在较大困难,仅用于典型土壤的研究。


卷曲形茶机械做形提毫研究初报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使卷曲形茶做形提毫工艺完全实现机械化加工,采用卷曲形茶的揉捻机慢速做形及烘干机提毫固形进行了机械做形提毫试验。结果表明:双锅曲毫机辅助做形有利于成形,加压慢速揉捻有利于茶条的圆、细度,试验样品具备了卷曲形茶基本特征,卷曲度及显毫度略低于手工做形提毫。通过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卷曲形茶的做形、提毫工序可以实现机械化操作。


玉米杂交种尖玉999的选育
《种子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新品种尖玉999系2004年冬在海南三亚用玉米自交系QA 287和金竹106组配而成的单交种,通过各级试验结果表明:该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特点。


部分杂交桑品种在荔波的适应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3个杂交桑品种在荔波县的生长物候期、桑叶的生长速度、产量构成因子和产叶量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桂桑优62号的发芽早、桑叶生长速度快、桑叶硬化迟、全年养蚕供叶时间长,产叶量高,较适宜荔波县和相似生态区种植。特优2号的发芽、桑叶生长速度表现也较好,全年养蚕供叶时间较长,产叶量较高,是比较适宜荔波县和相似生态区的优良杂交桑品种。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血清学调查
《中国畜牧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调查贵州省猪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的隐性感染率和使用疫苗后的血清抗体水平,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共764头份猪血清样本进行了JEV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未免疫猪群JEV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3.25%;而免疫猪群中JEV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2.18%;表明JEV的免疫效果比较理想,但未免疫猪群存在JEV感染,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猪乙型脑炎病毒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体水平


不同叶用芥菜品种营养成分分析
《中国蔬菜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15个叶用芥菜品种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15个叶用芥菜品种均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较高的品种其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含量也相应较高。同时,15个叶用芥菜品种VC、Ca、P、Fe等营养成分含量也较高,其中VC含量为1 362~2 428 mg.kg-1(FW),Ca含量为1 002.9~1 872.9 mg.kg-1(FW),P含量为250.7~656.9 mg.kg-1(FW),Fe含量为17.4~32.4 mg.kg-1(F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