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马铃薯甲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及影响因子
《应用生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组建了马铃薯2代马铃薯甲虫自然种群生命表,并采用排除分析法分析了作用因子对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马铃薯甲虫卵期和1龄幼虫期的存活率分别为79.1%和69.3%,显著低于其他虫态的存活率,表明该阶段为马铃薯甲虫种群生存的脆弱阶段,是马铃薯甲虫防治的关键时期."自然死亡"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最大(1.87);其次为"捕食及其他",排除作用控制指数为1.51;寄生性天敌对马铃薯甲虫没有控制作用.如果排除所有天敌等因子的作用,马铃薯甲虫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将增长2.8倍.表明天敌等自然因子虽对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控制能力较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氮互作对春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春小麦宁春4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氮互作对春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提高小麦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Pn、IWUE。干旱和丰水条件下,高氮处理的Pn、IWUE均大于其它氮素水平。3种氮素营养水平下,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IWUE以及Pn均表现出增大趋势。小麦叶片IWUE与Pn呈线性正相关,与Tr、Gs呈线性负相关。Pn与IWUE之间的相关性因处理不同而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构建科研财务新理念 大力推进会计信息化
《会计之友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在科研财务管理中引入成本、资本、人本"三本"当家新理念,科研院所也可以盘活资金、适度理财.文章结合会计信息化对当前科研院所财务管理中重核算轻管理、重决算分析轻预算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季节发酵床养猪猪舍和常规养殖猪舍温度对比分析
《当代畜牧 》 2012
摘要:分别测定夏季和冬季发酵床养猪猪舍和常规养殖猪舍温度,结果表明,冬季发酵床养猪猪舍温度显著高于常规水泥地面养殖猪舍(P<0.01);夏季发酵床养猪猪舍温度略高于常规水泥地面养殖猪舍,差异不显著(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0-2011年度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小麦条锈病预测及防控策略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2010-2011年对采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条锈菌标样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1 014份标样中,共监测到133个致病类型,其中CYR33出现频率达19.7%,与2009-2010年的23.7%相比略有下降,连续二年超过CYR32,居于首位;CYR32出现频率为18.1%(2009-2010年为21.6%),位居第二,主要分布在陕、甘、川地区。供试标样中还有44份被鉴定为贵农22致病类群,出现频率为4.3%,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和云南三省,陕西、青海、山西、新疆、贵州和西藏等地亦有分布,应引起育种和推广部门的高度重视。
根茎型清水苜蓿鲜草产量及营养价值评价
《中国草地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为材料,以根蘖型野生黄花苜蓿和甘农2号杂花苜蓿、直根型陇东紫花苜蓿为对照,在甘肃天水、兰州和武威3个生态区比较不同根型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为根茎型苜蓿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根茎型苜蓿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两年平均为20.36%;粗纤维含量最低,两年平均为39.47%;产草量低,三年平均产量为4.05kg/m2;株丛高度相对较低,叶量丰富,叶茎比较高,更适合培育优质牧草。生态区域对苜蓿产量和营养成分有着显著影响。各根型苜蓿的株高、叶茎比、产草量在天水均最高,兰州次之,武威最低;各根型苜蓿粗蛋白质含量在兰州地区最高。同一生态区不同年份对苜蓿营养成分亦有影响,除天水地区各材料第一年NFE含量低于第二年外,其余材料第一年头茬草苜蓿的CP、EE、NFE含量均高于第二年头茬草;而CF、CASH、Ca、P含量第二年头茬草高于第一年头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