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脂质组学对5种常见禽蛋蛋黄脂质差异的研究
《中国家禽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鸭蛋、鹅蛋、鹌鹑蛋、鸽蛋及鸡蛋蛋黄所含脂质的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5种禽蛋黄进行脂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6类、26个亚类的1 303种脂类.鸭与鸽的蛋黄、鸡与鹌鹑的蛋黄脂质成分相近,鹅蛋与其他蛋黄脂质成分差异最大.鸡蛋黄鞘脂含量最丰富,鹌鹑蛋黄的甘油磷脂含量最高,鸽蛋黄甘油酯含量最低,鸭蛋黄及鸽蛋黄的甘油二酯与甘油三酯含量比值最高,鸭蛋黄及鸽蛋黄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与鸡蛋黄相比,其他禽蛋有33个脂质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VIP≥1并且FC≥10或FC≤0.1).研究表明,不同禽蛋黄含有的脂质存在显著差异,当对比甘油酯比例及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时,鸭蛋黄和鸽蛋黄较鸡蛋黄、鹅蛋黄、鹌鹑蛋黄有优势.
关键词: 鸡蛋 鸭蛋 鹅蛋 鹌鹑蛋 鸽蛋 非靶向脂质组学 甘油磷脂 甘油三酯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糖酸协同调控黄桃脆片质地
《江苏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糖、酸对压差膨化黄桃脆片质地协同调控的特性,利用蔗糖、柠檬酸、磷酸二氢钠处理黄桃脆片,并对处理后的黄桃脆片质地、微观结构、细胞壁组分与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一蔗糖处理黄桃脆片的硬度、破裂距离显著下降,单一柠檬酸处理和单一磷酸二氢钠处理黄桃脆片的硬度、破裂距离和脆裂用功均显著下降。24%蔗糖+2.0%柠檬酸+2.0%磷酸二氢钠溶液复合处理的黄桃脆片质地特性指数最高,水溶性果胶含量最低。从微观结构可以看出,添加蔗糖可固化细胞壁,柠檬酸可增大细胞孔隙,磷酸二氢钠可进一步促进两者的协同作用,使黄桃脆片结构更加整齐均匀。因此,24%蔗糖+2.0%柠檬酸+2.0%磷酸二氢钠溶液复合处理的黄桃脆片细胞间孔隙均匀,边界清晰,细胞壁排列规则,呈现出蜂窝状结构。本研究发现糖酸可以协同调控压差膨化黄桃脆片质地,且磷酸盐可进一步促进糖酸协同作用,本研究结果为黄桃脆片加工品质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二氢卟吩铁调控辣椒对高温胁迫的耐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江苏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高温胁迫下二氢卟吩铁(Iron chlorine e6,ICE6)缓解辣椒幼苗高温伤害效应及对耐高温胁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研究以艳椒465为供试品种,探究高温胁迫下,二氢卟吩铁对辣椒幼苗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和耐高温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与清水对照比,喷施0.2μg/ml二氢卟吩铁可提高辣椒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二氢卟吩铁能提高CaWRKY19、CaWRKY55和CaWRKY40耐高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由此可见,用0.2μg/ml二氢卟吩铁处理可显著提高辣椒耐高温胁迫能力。


基于根区温度和肥料浓度耦合的草莓生长调控
《农业工程学报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草莓根区加热的最适温度及施肥浓度,该研究设置3个根区温度水平(不加温(8℃)、16、22℃)和3个肥料浓度水平(0.5、1.5、2.5 g/L),共计9个处理。分析了根区温度和肥料浓度协同作用对草莓产量、品质、肥料偏生产力、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合层次分析法和CRITIC客观赋权法,运用优劣解距离法对各处理进行基于草莓产量、品质、肥料偏生产力、水分利用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采用根区加温对设施草莓生长有促进作用。在采摘第3茬果实时,加温到16℃和22℃的处理下可以采摘的草莓植株数量相较于不加温处理明显增加。2)肥料浓度对草莓生长综合评分的影响大于根区温度。高肥料浓度(2.5 g/L)会降低草莓产量,中肥料浓度(1.5 g/L)不仅能增加单果质量,还能提高肥料偏生产力和水分利用率,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3)基于TOPSIS综合评价建立了设施草莓生长综合评价体系,得出评分最高的处理为T5处理(16℃,1.5 g/L)。通过寻找最优区间,结果发现根区温度在13.10~18.47℃,肥料浓度在1.43~1.87g/L时,设施草莓生长效果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为设施草莓冬季及早春的温度和肥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大麦耐盐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控制大麦耐盐相关性状的重要位点及候选基因,以国内外不同遗传背景的164份大麦品种为材料,在大麦萌发期,用200 mmol·L-1NaCl处理种子,测定大麦相对发芽率、生根数、根长、芽长、鲜重5个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发现,200 mmol·L-1NaCl处理显著影响了大麦的生长,5个被测指标的变异系数为20.29%~63.00%。除相对发芽率外,其他性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0.68。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148个SNP位点与大麦耐盐性显著关联;筛选出5个可靠SNP位点,分别分布在1号、 2号、3号、6号、7号染色体上。通过比较大麦基因组,挖掘出26个可能与大麦耐盐性状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包括HORVU7Hr1G097370和HORVU7Hr1G097390编码碱性亮氨酸拉链域转录因子家族蛋白、HORVU7Hr1G096920编码高亲和K+转运体、多个基因家族编码过氧化物酶超家族蛋白等。这些候选基因可为大麦耐盐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不同产地秋月梨品质差异
《食品科学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产地秋月梨品质特征,对6 个产地秋月梨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测定其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显示,河南宁陵县秋月梨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部分产地秋月梨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黄酮与总酚存在显著差异(P<0.05).6 个产地秋月梨梨皮和梨肉中共鉴定出76 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酯类23 种、醛类20 种、醇类11种、酮类4种、烯烃类1种、酸类3种、其他类14种,梨皮中挥发性香气成分比梨肉中多24种.河北魏县检出特有挥发性香气成分乙酸异丁酯、丁酸甲酯和异戊醛.通过指纹图谱和相似度分析较好实现了不同产地秋月梨区分.该研究提供了不同产地秋月梨品质和挥发性香气信息,GC-IMS技术具有实现秋月梨产地区分和产地溯源的潜在应用前景.
关键词: 秋月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香气成分 产地 指纹图谱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外壳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致病作用浅析
《植物保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CCYV)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烟粉虱Bemisia tabaci传播的植物病毒,在瓜类生产中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解该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在病毒侵染寄主过程中的亚细胞定位和致病作用,本研究以CCYV山东黄瓜分离物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荧光表达载体CP-YFP和异源表达载体pGR-CP.浸润荧光表达载体48 h后的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荧光信号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均有分布;浸润异源表达载体的本氏烟植株7 d后上部叶片开始显现花叶症状,13 d后顶部新叶出现严重皱缩和坏死斑点.以上结果表明CCYV CP蛋白参与了病毒对寄主的侵染过程,可能是症状形成的致病相关因子.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该病毒的致病机理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 外壳蛋白 亚细胞定位 致病性 异源表达


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热损伤靶点的初步分析
《中国家禽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新城疫病毒不耐热毒株La Sota热损伤靶点,以期为新型耐热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通过检测加热前后La Sota株的吸附及内化功能,考察纤突蛋白HN和F活性变化情况,以及核衣壳完整性,综合分析新城疫病毒热损伤靶点。结果显示:37℃加热24 h后F蛋白活性首先受损,表现为内化功能显著下降(0.01<P<0.05),56℃加热15 min后HN和F蛋白活性几乎丧失,表现为吸附及内化功能均极显著下降(P<0.01);高温加热后,病毒核衣壳完整性显著降低,病毒粒子破损且失去纤突结构,表现为吸附及内化功能极显著下降(P<0.01)。研究表明,La Sota株热损伤靶点与加热温度和时间密切相关:中温下(≤56℃)病毒热损伤靶点主要在HN和F蛋白,高温下(≥80℃)病毒热损伤靶点为纤突蛋白和核衣壳;纤突蛋白的热敏感性高于核衣壳,且F蛋白受损早于HN蛋白。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La Sota株 热损伤靶点 吸附 内化 纤突蛋白 核衣壳


冰晶调控剂对活疫苗半成品中伪狂犬病病毒效价的影响
《中国兽医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病毒活疫苗半成品经-20℃保存后猪伪狂犬病病毒效价降低显著的问题,在伪狂犬病病毒悬液中分别添加4类不同浓度的冰晶调控剂后,经5次冻融循环后检测冻融前后病毒效价损失。结果显示,0.25 mol/L AMG、0.14 mol/L Suc、0.45 mmol/L PVP、0.40 mol/L Lac组的病毒效价损失分别为0.20、0.26、0.25、0.31 lg TCID50/m L;将保护效果最好的0.25 mol/L AMG与伪狂犬病病毒悬液混合,制备成活疫苗半成品在-20℃条件下保存60 d后,其病毒效价损失小于0.6 lg TCID50/m L;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0.25 mol/L AMG对小鼠、细胞无明显毒性。结果表明:病毒悬液中添加0.25 mol/L AMG经冻融循环后制备的活疫苗半成品猪伪狂犬病病毒效价损失小,且对小鼠和细胞均具有安全性,这为病毒活疫苗生产的冻干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