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甘肃省旱地农业技术创新与实践

中国工程科学 2012

摘要:甘肃省地理跨度大,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旱地农业类型齐全,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研活动中,把有效的传统抗旱办法与农田微集雨保墒工程、旱农耕作栽培技术、农业机械有机结合,创造了很多有区域特色的旱地农业技术。本文对甘肃省传统的砂田种植技术和旱地地膜小麦穴播技术、集雨农业技术体系进行简单回顾,对现阶段正在应用的主体创新旱农技术——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膜上覆土小麦种植技术体系的基本特点、抗旱增产机理及应用情况进行较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甘肃省 旱农技术创新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 膜上覆土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全膜双垄沟种植对土壤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研究半干旱区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对土壤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种植降低了土壤温度的变异,对不同层次土壤均有增温效应;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可以促进玉米的出苗和成熟,产量比半膜平作增产26.76%。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 土壤温度 玉米 出苗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区胡麻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12

摘要:试验观察了榆中县半干旱区胡麻地膜覆盖不同栽培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全膜垄沟穴播、全膜覆土穴播、残膜穴播栽培的胡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产量依次为2 870、2 600、2 530 kg/hm2,分别较露地条播增产50.26%、36.13%、32.46%。是榆中县干旱半雨养农业区较为理想的胡麻种植方式。

关键词: 半干旱区 胡麻 地膜覆盖 栽培方式 榆中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杂交种陇单10号

中国种业 2012

摘要: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一些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稀植大穗品种,与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耐密、广适型玉米新品种有很大差距,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沼液浸种对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长江蔬菜 2012

摘要:在实验室控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沼液浸种对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0%沼液处理对甜瓜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有促进作用,沼液浓度在60%以上时,随着沼液浓度增加,种子的发芽速度逐渐降低,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胚根生长量均下降,不同浓度沼液浸种对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小,高浓度(>60%)沼液对种子α-淀粉酶活力和膜修复的抑制可能是造成甜瓜种子萌发推迟和发芽势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沼液浓度 甜瓜 种子萌发 α-淀粉酶活性 膜透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条锈菌菌株Q1、Q2致病性初步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2012

摘要:选用已获得的2个大麦条锈菌菌株Q1、Q2,分别在小麦已知基因系、部分小麦和大麦生产品种上进行了苗期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大麦条锈病菌株Q1、Q2为小麦专化型,Q1较Q2具有更强的致病性和更宽的毒性范围。Q1、Q2分别对46个小麦生产品种及抗源品种中的32个和29个有致病作用,仅对极少数大麦品种有致病作用,致病特点与小麦条锈菌新菌系贵22-9完全一致。

关键词: 大麦条锈菌 菌株Q1、Q2 小麦品种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薄皮甜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北方园艺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对"G24"和"甘甜一号"薄皮甜瓜材料5~7d苗龄的子叶、下胚轴、根尖、真叶以及不同6-BA浓度下不定芽诱导情况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并对生根以及移栽等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份薄皮甜瓜材料在不定芽的诱导方面差异不大,"G24"不定芽的发生频率达到97.2%,"甘甜一号"为91.6%;最适宜作为甜瓜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材料为子叶近胚轴端,其不定芽诱导率可达95%以上;不定芽诱导中最适6-BA浓度为1.0mg/L。

关键词: 甜瓜 外植体 再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膜双垄沟不同覆膜时期对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匀、玉米生产中春旱严重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全膜双垄沟4种不同覆膜时期对旱地玉米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变化、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秋覆膜优于早春顶凌覆膜、玉米播前覆膜和晚春播种时覆膜,即早覆膜优于晚覆膜。全膜双垄沟秋覆膜增加了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降水利用率为70.21%,产量为10039.34kg/hm2,比播前覆膜8036.67kg/hm2增产24.92%,水分利用效率36.01kg/hm2·mm,比播前覆膜27.10kg/hm2·mm提高32.88%。全膜双垄沟秋覆膜可明显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增产效果明显,是旱作区进一步挖掘降水潜力和高产田创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秋覆膜 土壤含水量 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肤地上部水浸提液对胡麻的化感机理研究

杂草科学 2012

摘要:为了探明地肤地上部水浸提液对胡麻的化感机理,以盆栽试验结合实验室分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地肤地上部水浸提液对胡麻抗氧化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地肤地上部水浸提液胁迫下,胡麻的SOD、POD活性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呈平稳上升趋势;在同一处理时间段,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SOD、POD活性促进(抑制)率变大,MDA含量增大。表明地肤地上部水浸提液化感物质对胡麻保护性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地肤 水浸提液 化感作用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节水栽培模式对石羊河流域玉米产量和耗水量的影响研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水资源短缺是限制石羊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在该区开展节水栽培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用5种节水栽培模式,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其对玉米产量、耗水量、水分利用率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膜平作、全膜垄作沟灌、全膜沟作沟播和全膜双垄沟播较传统的条膜平作相比较,分别增产10.2%、4.2%、13.9%和16.3%,节水101.6、272.7、188及173.8mm,提高水分利用率12.1%、32.5%、22.4%和20.7%。因此,在石羊河流域,全膜平作、全膜垄作沟灌、全膜沟作沟播和全膜双垄沟播4种节水栽培模式均可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条膜平作 全膜平作 全膜垄作沟灌 全膜沟作沟播 全膜双垄沟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