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噻虫嗪种子包衣对燕麦蚜虫和红叶病的控制效果及农药残留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叶病是由蚜虫传播黄矮病毒(BYDV)引起的燕麦上的重要病害,有效防治蚜虫可控制燕麦红叶病的发生。为了明确噻虫嗪种衣剂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噻虫嗪种子包衣对燕麦蚜虫和红叶病的防效及持效期,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药物在植株和籽粒上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处理后,燕麦单株蚜量和红叶病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苗期至拔节期的蚜虫防效为77.71%~87.91%,红叶病防效为65.79%~82.89%;孕穗期至扬花期的蚜虫防效为58.45%~68.61%,红叶病防效为62.98%~64.14%,持效期长达90 d,可实现一次施药减轻蚜虫为害、控制红叶病的效果。残留分析表明,噻虫嗪种衣剂在燕麦植株中的残留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13.218e-0.0971t,半衰期为7.14 d,播种后60~100 d残留量为0.43~9.86 mg·kg-1,接近或超过了现有的草料MRLs值,此时不宜作为青饲料;播种110 d以后残留量≤0.06 mg·kg-1,可刈割青饲料或作为干草贮存使用。在燕麦籽粒中未检测到噻虫嗪。
关键词: 燕麦 噻虫嗪 种子包衣 蚜虫 红叶病 防治效果 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漠绿洲灌区不同水氮水平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河西地区广泛应用的甜瓜品种,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河西灌区甜瓜生长期不同水氮投入量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试验条件下,增加灌水和施氮均能促使产量和品质提高,且氮素作用大于灌水效应;在一定范围内,甜瓜产量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灌水量达到2 700m3/hm2、施氮量达到240kg/hm2时,甜瓜产量最高,为53 849kg/hm2,水分利用率达到19.94%,氮肥利用率达到22.22%。继续增加灌水、施肥量,产量和品质有下降趋势;综合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率,灌水量为2 700m3/hm2,施氮量240kg/hm2为较适宜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中高寒阴湿区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网棚大田移栽生产种薯技术
《中国种业 》 2012
摘要:甘肃会川处于祁连山余脉、黄土高原、秦岭余脉的交汇处,海拔2240m,年平均气温5℃,年降水量500mm左右,无霜期131d,土壤属黑麻土,有翅蚜虫少且迁飞晚,适宜马铃薯种植。为此,在甘肃省农科院会川试验站温、网室内,进行了马铃薯试管苗网棚大田移栽生产脱毒种薯的试验,探索出适合于甘肃省中部高寒阴湿区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关键技术,以提高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繁殖系数,缩短脱毒种薯的生产周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现将其技术环节介绍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果树在兰州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园艺文摘 》 2012
摘要:对兰州市观赏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观赏果树在兰州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构建科研财务新理念 大力推进会计信息化
《会计之友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在科研财务管理中引入成本、资本、人本"三本"当家新理念,科研院所也可以盘活资金、适度理财。文章结合会计信息化对当前科研院所财务管理中重核算轻管理、重决算分析轻预算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麻新品种天亚9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 2012
摘要:胡麻新品种天亚9号为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自育品系89-259-5-1为母本、喀什77134-12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8—2009年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中,2 a14点(次)折合平均产量1 890.50 kg/hm2,较对照陇亚8号增产6.57%,居8个参试品种(系)第3位,居参试常规品种(系)的第1位。该品种生育期99~105 d,株高中等,千粒重6.3~7.4 g,含油率42.30%(干基),高抗枯萎病。适宜在甘肃兰州、定西、天水、平凉、庆阳、白银等胡麻产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