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生猪养殖废水沼气工程最适运行温度模拟分析
《中国沼气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利用猪粪水半连续厌氧发酵实验数据和黑龙江省近五年的逐日气温,计算了黑龙江省沼气工程的最适运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在14℃~35℃,有机负荷为3 gVS·L-1d-1,水力停留时间为15天的条件下,黑龙江省沼气工程的最适运行温度均为20.6℃,此时产能与耗能的比值为1.17.根据黑龙江省历史日平均最低温度计算了沼气工程厌氧反应器的保温层厚度,并在黑龙江省进行了沼气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在黑龙江地区,当保温材料PS厚度为86 mm厚时,沼气工程的日最大温降小于0.5℃,池容产气率大于0.5 m3·d-1L-1.该文可为寒区沼气工程节能增效提供计算方法和技术支持.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河流水污染源反演方法
《环境科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河流水污染应急响应过程中污染源排放历史迟知、未知的问题,结合多种群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利用一维河流水质模型和水质监测数据,研究建立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河流水污染定量源反演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污染源排放历史的识别与重构.将该方法应用于美国特拉基河流的3个不同流量下的示踪剂实验中,对示踪剂排放历史进行定量源反演分析.结果表明:IGA算法对高、中、低不同流量下的3次示踪剂实验均可以很好的重构和识别示踪剂排放历史,对于实际河流水污染源反演分析的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IGA算法在河流水污染源反演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为河流水污染精准溯源与治理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地表河流 示踪剂实验 一维水质模型 污染源反演 改进遗传算法


寒地早粳稻"一早三抗"新株型育种理论与实践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黑龙江省寒地早粳稻生产和育种中存在着生育期短难创高产、稻瘟病和低温冷害频发难以稳产、倒伏严重品质和效益难以提高等问题,导致日本品种长时间占主导地位,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为促进水稻安全绿色优质生产,本研究提出了寒地早粳稻"一早三抗"新株型育种理论及技术体系,培育了以龙粳31为代表的系列品种,验证此理论和技术体系在寒地早粳稻育种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一早三抗"新株型育种理论指导下和技术体系的支撑下,培育出的品种在生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从小区到大面积水稻产量提高了6.9%~13.4%,抗稻瘟病性和抗冷性明显增强,品质明显提高,推广应用面积大,其中龙粳31一个品种最大年推广面积达到112.8万hm2,2012-2016年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2019年种植面积67.8万hm2又居全国第一位,成为全国历史上粳稻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是2001年以来我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


施肥和种植密度对5个燕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寻燕麦种植的最适养分施用量及最佳种植密度,提高牧草的生产性能及其营养品质,为燕麦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指导.选择5个燕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燕麦产量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密度下,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5种燕麦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均增加,ADF和NDF含量均降低;同一施肥水平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5个燕麦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均降低,ADF和NDF含量均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400万株/hm~2,施肥量为375kg/hm~2时,白燕2号燕麦的产量和品质达到最优,燕麦株高为101.3cm,干草产量为13625.9kg/hm~2,粗蛋白质含量为10.39%,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1.2%,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2.6%.


硫酸小檗碱微球制剂在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畜牧与兽医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硫酸小檗碱微球在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选取10只绵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颈部皮下注射2%硫酸小檗碱微球制剂和2%硫酸小檗碱水溶液,在不同时间点颈静脉采血,经前处理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含量检测.通过DAS2.1.1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硫酸小檗碱微球组达峰时间Tmax为8 h,消除半衰期T1/2Z为5.22 h,达峰浓度Cmax为0.31μg/mL,清除率CLz/F为0.46 L/(kg·h);而硫酸小檗碱水溶液组达峰时间Tmax为1 h,消除半衰期T1/2Z为2.35 h,达峰浓度Cmax为0.28μg/mL,清除率CLz/F为2.21 L/(kg·h).结果表明,硫酸小檗碱微球制剂与硫酸小檗碱水溶液相比具有更迟的达峰时间(P<0.05),更长的消除半衰期(P<0.05),在体内可起到缓释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