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产过氧化氢酶菌株的鉴定与产酶条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过氧化氢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从稻田土中筛选到1株高产过氧化氢酶菌株。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该菌属于黏质沙雷氏菌,命名为Serratia marcescens FZSF02。通过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型及产过氧化-氢酶条件优化。在培养条件为:1%大豆蛋白胨、0.5%麦芽糖、0.2%NaCl、31℃、180r·min~(-1)、发酵时间48h,菌株产过氧化氢酶总酶活最高达6 380U·mL~(-1),比优化前提高了7.4倍。粗酶液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8.0。该菌在过氧化氢废水无害化处理和其他工农业过程中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不同添加剂对苎麻青贮品质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绿汁发酵液、糖蜜和纤维素酶对苎麻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2%绿汁发酵液组(FJLB)、糖蜜组(M)及5%纤维素酶组(C),添加量分别为10 mL/kg、10mL/kg、50g/kg、10mL/kg。每组3个重复。常温下贮存60天后开窖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与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绿汁发酵液处理显著(P<0.05)降低青贮料的丙酸含量,纤维素酶显著(P<0.05)提高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糖蜜处理显著(P<0.05)提高青贮料的乳酸含量和干物质含量,显著(P<0.05)降低青贮料的乙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且青贮料的pH和丁酸含量最低,效果最佳。


新时期科技兴农与精准扶贫联动发展实践——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兴农“双百”行动为例
《福建农业 》 2016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处于农业转型升级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发展时期。着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让科技并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紧密结合,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微信公众平台在阳台种植技术指导上的研究与应用
《福建农业 》 2016
摘要:采用微信公众号开发解决方案,建设智能化种植指导平台,包括管理、交互、及推广三大模块。该系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及JFinal Web开发框架实现,具有开发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短喙与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对樱桃谷鸭的致病性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短喙与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SBDS-GPV)对樱桃谷鸭的致病性,本研究以SBDS-GPV M15分离株人工感染2日龄樱桃谷鸭,测定感染鸭发病情况、体重、喙长宽和抗体水平变化。结果显示:该病毒可经口服和同居感染2日龄樱桃谷鸭,感染鸭症状与自然感染一致,发病率70%~100%,死亡率10%~30%;耐过鸭的体重和喙长分别为正常鸭的61.1%~67.6%和63.1%~64.8%;感染后7 d和14 d血清中的抗GPV抗体阳转率分别为60%~80%和100%,直至感染后66 d仍维持在高水平;应用抗GPV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死鸭肝脾心等组织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上述结果表明SBDS-GPV M15株可经消化道传播,对樱桃谷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以短嘴与矮小综合征为临床特征。本研究可作为相关临床病例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 短喙与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 短嘴与矮小综合征 樱桃谷鸭 体重 喙长 致病性


基于IPCC方法的福建省农业活动甲烷排放量估算
《农学学报 》 2016
摘要:稻田和畜禽养殖是农业领域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估算省级农业活动甲烷的排放量,并分析其排放特征,对提出符合福建省农业发展的减排措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建省农业活动水平数据,采用IPCC方法,以2005年为基准年,估算了2005年和2010年福建省农业活动甲烷排放量。结果表明:2005年和2010年福建省农业活动甲烷排放量分别为39.75万t和32.74万t,2010年比2005年减少17.64%。与2005年相比,2010年稻田甲烷排放减少17.37%,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减少31.59%,动物粪便管理甲烷排放增加1.11%。与2005年相比,2010年稻田面积减少及动物规模化养殖程度提高是农业活动甲烷排放减少的主要原因。稻田甲烷排放受水稻品种、土壤条件、水分状况、施肥管理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可从上述途径减少稻田甲烷排放。控制和减少畜禽养殖甲烷排放的关键是优化畜牧业结构,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改良畜禽品种、改进动物饲养和畜禽排泄物处理技术,提高畜产品产出量,进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结果可为决策者制定福建省农业活动甲烷排放控制政策、降低农业活动甲烷排放量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农业活动 甲烷排放 IPCC方法 不确定性分析 福建省


阳台种植包种植技术指导系统设计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摘要:采用微信公众号开发解决方案,建设阳台种植包种植技术指导平台,包括管理、交互及推广三大模块.该系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及JFinal Web开发框架实现,具有开发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不同肥源对萝卜硝酸盐累积分布和同化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牛粪、化肥单施和配施对萝卜产量,菜体硝酸盐累积、分布、同化,及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化肥单施和配施,萝卜产量动态变化依次为FOM(1/2化肥+1/2牛粪)、OM(牛粪)>F(化肥)>CK(无肥),叶部和肉质根硝酸盐含量高低依次为F>FOM>CK>OM,粗蛋白累积量依次为F>FOM>CK>OM,土壤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依次为F>FOM>OM>CK。综合各因素总体以化肥配施牛粪最为适中,若重点考虑食用安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环境效应,则以单施牛粪表现为最佳,各处理引起硝酸盐富集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风险依次为化肥>(1/2化肥+1/2牛粪)>牛粪。萝卜硝酸盐含量分布表现为叶部生长旺盛期叶部硝酸盐含量高于肉质根,肉质根生长旺盛期地下部将贮存更多的硝酸盐。在地上部,当植株硝酸盐富集时,硝酸盐累积在内叶和叶柄中;当植株生长处于养分"饥饿"状态时,硝酸盐释放到外叶和叶片中。因此,菜地连续施用有机肥,不仅可减少蔬菜对硝酸盐的富集,且可维持后期蔬菜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