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共混比对导电炭黑/天然橡胶/环氧化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
《材料导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导电炭黑(CCB)填充天然橡胶(NR)/环氧化天然橡胶(ENR)复合材料,研究了NR/ENR共混比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和电磁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相比于纯的NR和ENR,CCB在NR/ENR中能形成更优的填料网络结构。随着共混胶中NR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先增强后减弱;当NR/ENR比例为70∶30时,复合材料导电率、介电损耗因子、C波段吸波性能达到最值,分别为0.34S/m,0.31和-23.15dB;共混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不大,能够满足复合材料在相关领域的应用需求。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环氧化天然橡胶 导电炭黑 共混比 电磁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水胁迫对番杏生长、渗透调节物质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以番杏(Tetragonia tetragonoides)为研究材料,设置8个海水浓度(0、10%、20%、30%、40%、50%、60%、70%),研究不同浓度海水处理对番杏生长、渗透调节物质、细胞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番杏能在0~70%海水胁迫下完成生活史,且10%~40%海水浓度胁迫促进了植物生物量增加;高于60%海水浓度处理,番杏株高、鲜质量均较少,生长受到抑制,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此时渗透调节物质的增加有助于减轻海水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增强植物的耐盐性;番杏在低于50%海水浓度处理中,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均低于对照,表现出极强的盐适应性。由结果可知,番杏对海水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受性,可以进一步挖掘其在滨海滩涂地、盐荒地、海水倒灌农田中的利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植物提取物对猪致病菌的体外抗菌研究
《中国兽医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对5种植物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并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研究其对猪大肠杆菌、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5种植物提取物的共有成分和主要成分为洋芹脑、吉马烯D、β-石竹烯、胡椒酮、α-蒎烯、4-萜烯醇、天然维生素E,且其对猪两种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广西华山蒟提取物杀菌效果最好。结论是5种植物提取物对猪两种致病菌呈现较好地体外抑杀效果,可能是因为其含有洋芹脑、吉马烯D、β-石竹烯、胡椒酮等活性抗菌成分所致。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 试管倍比稀释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品种对东方真叶螨实验种群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橡胶品种对东方真叶螨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在温度(27±1)℃、相对湿度(70±5)%、光周期L∶D=12 h∶12 h的室内条件下,观察了东方真叶螨在IAN873、热研7-33-97、PR107、热研7-20-59、云研77-4、GT1、RRIM600等7个橡胶品种上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产卵量,并组建了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世代发育历期以GT1最长,为10.69 d,以云研77-4最短,为10.29 d;世代存活率主要由卵期的存活率决定,除PR107上的存活率为89.09%外,其余均在93.00%以上;产卵量以GT1上最多(45.47粒),而RRIM600上最少,仅为22.56粒;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均以GT1上的为最高,分别为27.021 1、0.224 5、1.251 7,在RRIM600上的最低,分别为16.616 8、0.203 8、1.226 0。初步认为GT1是最适宜东方真叶螨的发育与繁殖的品种,而RRIM600是最不适合该螨发育与繁殖的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腰果自适应破壳刀具的整仁率预测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腰果自适应脱壳刀具的结构特点,采用灰色神经网络对不同刀具参数下的腰果整仁率进行预测研究,确定弹簧的预压力、上刀与下刀之间的间隙和推板的推果速度等主要参数。根据市场调研,确定以腰果的整仁率为预测目标。采用自适应脱壳刀具对腰果进行40组脱壳试验,得到不同刀具参数下的腰果整仁率数据。以其中34组数据作为训练数据训练灰色神经网络,其余6组数据被用来评价网络的预测性能。预测结果说明,灰色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很快,预测值与真实值吻合的较好,平均误差为11.24%,证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灰色神经网络 腰果 自适应脱壳刀具 脱壳试验 整仁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醚甲环唑在芒果中的消解动态
《江苏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苯醚甲环唑在芒果全果和果肉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分析测定了其在云南、海南两地芒果中的残留动态。采用UPLC-MS/MS检测,建立苯醚甲环唑在芒果全果和果肉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测定苯醚甲环唑在云南、海南两地芒果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选择乙腈作为提取剂,优化去簇电压为125.9 V,碰撞能量为32.98 V。在0.010~0.100 mg/kg添加范围内,苯醚甲环唑在芒果全果和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9%~95%,变异系数为4.4%~8.6%,方法检出限为0.001 mg/kg,定量限为0.005 mg/kg。苯醚甲环唑在云南和海南两地芒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3.2 d、10.6 d,施药后21 d、28 d、35 d收获的芒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均低于0.070 mg/kg,低于国家标准限定的残留值。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线性良好,可以用于芒果上苯醚甲环唑的残留检测。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芒果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消解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 PHOR1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乙烯和茉莉酸甲酯诱导表达特性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木薯中PHOR1基因如何被逆境信号调控,根据杨树2个PHOR1同源基因搜索木薯基因组数据库,得到2个高度同源的木薯PHOR1基因,即MePHOR1_1和MePHOR1_2。序列分析表明,它们都具有E3泛素连接酶家族成员特征:含有U-box和armadillo重复序列。此外其启动子区具有乙烯响应元件和茉莉酸响应元件。以木薯品种华南八号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利用qRT-PCR检测MePHOR1_1和MePHOR1_2基因在乙烯利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在乙烯和茉莉酸甲酯分别处理后的细胞悬浮液中,2个PHOR1基因的表达变化呈现相似趋势,即乙烯处理后,2个基因的表达均出现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而对茉莉酸信号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再下降的波动性趋势,故推测2个PHOR1基因可被乙烯和茉莉酸信号调控,并可在后续的根生长和淀粉积累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假定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Fogpr1的功能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假定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fogpr1的功能,构建了fogpr1基因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fogpr1基因敲除突变体在菌丝生长、产孢量和菌落形态等方面没有明显变化,对巴西蕉的致病性也没有降低。此外,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表明,Fogpr1可以与G蛋白Fga1、Fga2和Fgb1互作。这些结果表明Fogpr1可能是一个G蛋白偶联受体,但不参与调控尖孢镰刀菌的发育和致病性。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G蛋白 致病性 生长 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乳管特异性启动子连接HbHMGR1基因的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转化
《南方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1基因(Hb HMGR1)乳管表达载体p CAMBIA2301-PHEV2.1-Hb HMGR1转化橡胶树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获得抗性转基因材料,为研究Hb HMGR1基因的乳管特异性表达及提高橡胶产量打下基础。【方法】用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表达载体p CAMBIA2301-PHEV2.1-Hb HMGR1转化橡胶树品种热研8-79花药易碎胚性愈伤组织,经卡那霉素筛选数月后,对抗性愈伤组织进行GUS染色和分子检测。【结果】经过对根癌农杆菌侵染的易碎愈伤组织进行4~6个月筛选,得到5个GUS检测呈阳性的抗性愈伤组织系;取其中的2号和11号抗性愈伤组织系进行PCR鉴定,均能扩增出与阳性对照相同的特异片段,uid A、NPTII和PHEV2.1-Hb HMGR1序列的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829、797和3592 bp。2号和11号抗性愈伤组织系经反向PCR鉴定,发现2号抗性愈伤组织系未扩增出目的条带,而11号抗性愈伤组织系扩增获得一条约2000 bp的条带,包含T-DNA序列和一段未知的DNA序列,其中未知DNA序列是橡胶树品种热研8-79基因组的一段连续序列。【结论】将植物表达载体的T-DNA整合到抗性愈伤组织系基因组DNA中,可获得一个含35S-NPTII-PHEV2.1-Hb HMGR1-35S-uid A的转基因愈伤组织系。
关键词: 橡胶树 HbHMGR1基因 乳管特异性启动子PHEV2.1 易碎愈伤组织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