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橡胶树乳管表达HbHMGR1基因双元表达载体构建与鉴定

南方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橡胶树乳管特异性强启动子HEV2.1(PHEV2.1),构建天然橡胶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限速酶基因(Hb HMGR1)的乳管特异性植物表达载体,为橡胶树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报道的HEV2.1序列(Gen Bank登录号AY247789.1)设计1对特异引物,采用PCR从橡胶树热研7-33-97基因组DNA中克隆PHEV2.1,与Hb HMGR1基因融合构建橡胶树乳管特异性植物表达载体,并以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进行鉴定。【结果】用特异引物可从热研7-33-97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1852 bp的PHEV2.1片段,其与AY247789.1启动子序列的同源性为98.6%。将PHEV2.1与Hb HMGR1基因融合构建乳管特异性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2301-PHEV2.1-Hb HMGR1,经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证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将PHEV2.1和Hb HMGR1基因先构建到p CAMBIA3301载体上再克隆至p CAMBIA2301载体上,能有效解决直接克隆至p CAMBIA2301载体上出现Pst I突变、阻碍载体构建的难题,成功构建获得乳管特异性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2301-PHEV2.1-Hb HMGR1。

关键词: 橡胶树 乳管特异性启动子PHEV2.1 HbHMGR1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构建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3个品种柱花草与王草间的组合效应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3个品种柱花草与王草间的组合效应。将3个品种柱花草[热研2号、20号、21号柱花草]与热研4号王草分别以6个比例[0∶100、10∶90、20∶80、40∶60、50∶50、100∶0]组合,利用体外产气技术,分析不同比例的组合对产气量、产气参数、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氨态氮(NH3-N)和微生物蛋白(M CP)含量的影响,计算各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值和综合组合效应值,进而筛选出各品种柱花草与王草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1)热研2号和20号柱花草与王草不同比例组合的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达到最大的组合比例分别为30∶70和50∶50。热研2号柱花草∶王草、热研21号柱花草∶王草分别为50∶50、40∶60时的IVDMD最高,与仅有王草做底物时差异显著(P<0.05)。热研2号柱花草∶王草、热研20号柱花草∶王草为30∶70时MCP含量最高。NH3-N含量随着柱花草比例的递增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品种柱花草与王草组合均以30∶70时最高。2)3个品种柱花草与王草的综合组合效应值均随着柱花草比例的增大而呈现单峰型增长趋势,其中热研2号柱花草∶王草和热研20号柱花草∶王草为30∶70时最高,热研21号柱花草∶王草为20∶80时最高。综合得出,在王草中添加适宜比例的柱花草能够提高体外发酵的产气量、IVDMD和MCP含量,提高瘤胃微生物活力,产生正组合效应;热研2号、20号柱花草与王草均以30∶70组合效果最佳,热研21号柱花草与王草以20∶80组合效果最佳。

关键词: 柱花草 王草 体外产气 组合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麻龄剑麻硫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量营养元素供应状况以及剑麻对微量元素养分的吸收利用特点,以期为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山圩农场不同麻龄(1,3,5,7,9,11,13,15龄)剑麻土壤及根、茎、叶微量元素含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15龄剑麻地上部每株中硫和微量元素积累量分别为硫0.3~6.5 kg、锌10.8~120.4 mg、铜3.8~84.2 mg、硼21.7~334.8 mg、钼0.12~3.20 mg、氯0.13~5.81 g,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有效硫34.0~89.1 mg/kg、有效锌0.73~2.20 mg/kg、有效铜0.73~2.20 mg/kg、有效硼0.11~0.21 mg/kg、有效钼0.12~0.24 mg/kg、有效氯28~38 mg/kg。不同器官硫含量大小表现为茎>叶>根,氯含量大小表现为叶>茎>根。硫在1~3、7~9龄出现快速积累期,而锌、铜、硼、钼均出现在1~3龄,氯积累量随着麻龄增加而稳定上升。不同麻龄土壤有效硫含量均处于丰富水平,有效锌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有效硼含量总体处于极低水平。

关键词: 剑麻 微量元素 土壤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精粗比对木薯茎叶型全混合日粮山羊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以木薯茎叶为粗料、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TMR)养分在山羊瘤胃中的降解率,旨在为木薯茎叶在羊生产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选用6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海南黑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评定6种不同精粗比(2∶8、3∶7、4∶6、5∶5、6∶4和7∶3)的TMR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精粗比为4∶6、5∶5、6∶4、7∶3时的DM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精粗比为2∶8、3∶7时的DM有效降解率(P<0.05);精粗比为2∶8、3∶7、4∶6的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精粗比例为5∶5、6∶4、7∶3的CP有效降解率(P<0.05);精粗比为5∶5时的N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精粗比为3∶7时的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精粗比为4∶6、5∶5、6∶4和7∶3时的ADF有效降解率(P<0.05)。本试验中,精饲料与木薯茎叶比例为3∶7、4∶6和5∶5的全混合日粮养分有较高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实际生产中建议使用精粗比4∶6~5∶5范围的TMR。

关键词: 全混合日粮 精粗比 木薯茎叶 瘤胃降解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圆滑番荔枝叶乙醇提取物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初步分离

植物保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活性跟踪法对圆滑番荔枝叶乙醇提取物中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表明:圆滑番荔枝叶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活性最高,从该萃取组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松香酸和β-谷甾醇,并测定了其对胡椒瘟病菌的抑菌活性。当两种化合物供试浓度为0.6 mg/mL时抑菌率分别达到了69.21%和61.78%,对胡椒瘟病菌具有一定抑菌效果。

关键词: 圆滑番荔枝叶 萃取组分 胡椒瘟病菌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剂处理对食用鲜木薯块根贮藏特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食用鲜木薯块根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后在10℃和85%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块根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探究主要抗氧化酶在贮藏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采后7 d是块根迅速失水期,其干物率和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3个处理均可以一定程度延缓失水速度;贮藏前期(0~30 d)NaCl和Na_2S_2O_5溶液处理可以提高SOD和APX酶活性,抑制POD和CAT酶活性,但到了贮藏后期(30~60 d)各处理基本一致。可见98℃、10 g/L的NaCl热水和抗氧化剂Na_2S_2O_5处理在短期内可延缓褐变发生。方差统计分析发现,各6项指标均在贮藏时期分别达极显著差异,各处理对SOD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对其他5项指标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木薯 块根 抗氧化剂 采后生理 方差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MYB5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拟南芥中的表达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Hb MYB52在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木材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从其转录组中分离克隆到1个MYB转录因子G21亚组成员基因,命名为Hb MYB52,开放阅读框为726 bp,编码242个氨基酸的蛋白,在木质部中高度表达。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过表达Hb MYB52,虽未改变转基因植株株型,但植株维管束间纤维细胞壁明显增厚,同时抑制了木质纤维、导管次生壁形成。转基因拟南芥株系3和株系6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减少,相应各组分合成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也不同程度下降;株系8产生了木质素异位沉积,且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活跃。因此,推测Hb MYB52参与了植物次生壁形成调控,在拟南芥次生壁形成中可能发挥了双重功能:一方面负调控维管束次生壁形成以及各组分的生物合成,另一方面具有促进束间纤维次生壁增厚的作用。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MYB转录因子 次生壁 纤维素 木质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HbGAIP-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ELLA是赤霉素信号传导途径中一类重要的阻遏蛋白。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从橡胶树优良品种‘热研7-33-97’胶乳中克隆了1个DELLA蛋白编码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T696440)。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2135bp,阅读框1905bp,编码634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含有DELLA和GRAS结构域,分子量为69.89ku,理论等电点为5.50。HbGAIP-B氨基酸序列与麻疯树JcGAIP-B、蓖麻RcGAIP-B、拟南芥AtRGA、AtGAI、AtRGL1、AtRGL2和AtRGL3的相似性分别为82.43%、78.18%、65.05%、61.73%、52.28%、53.51%和49.92%。进化树分析表明,HbGAIP-B与JcGAIP-B亲缘关系最近。定量PCR分析表明,HbGAIP-B的表达受割胶处理诱导下调。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4h显著上调HbGAIP-B的表达,茉莉酸甲酯处理4h小幅下调HbGAIP-B表达。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HbGAIP-B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主要橡胶种植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然橡胶原产于低纬度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我国采用精细化的种植管理措施,成功的在18-24°N之间的云南、海南、福建、广东和广西5个省份进行了橡胶树的种植.但经过多年种胶,胶园土壤的肥力明显下降,而大量施肥对提高土壤肥力及产量增长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可能与微生物数量、活性以及群落结构有关.本文采集了我国主要橡胶种植区海南、广东和云南3个省份5个橡胶种植区共75个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我国主要橡胶种植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值介于24.2~869mg/kg之间.微生物生物量碳分为以下4个水平:<100,100~350,350~600和>600 mg/kg.我国主要橡胶产区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集中在100~350mg/kg,样点数为34个,占总样点数的45.3%.海南省橡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普遍偏低,广东省建设农场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主要分布在350~600 mg/kg,属于中等水平.云南省东风农场微生物生物量碳主要分布在>600mg/kg,属于较高水平.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速效钾质量分数呈显著相关.对我国主要橡胶种植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对于评价胶园土壤肥力状况及指导施肥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微生物生物量碳 橡胶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黑曲霉cre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从一株产生淀粉糖化酶的黑曲霉中克隆到了碳源代谢阻遏因子creA基因的DNA及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creA基因的DNA和cDNA序列编码区长度均为1 284 bp,这说明该基因不含内含子,共编码42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共含有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软件预测出creA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量约为48 kDa,等电点为9.6。该研究为今后研究黑曲霉生淀粉糖化酶的产酶调控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黑曲霉 creA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