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全球中华鲎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

生物多样性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鲎是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是世界现存4种鲎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河口生态系统的标志物种,同时其血液被用于生产医用检验试剂--鲎试剂.中华鲎的自然地理分布范围相当狭窄,仅局限于日本濑户内海向南延伸至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以北的太平洋西岸海域,其中在中国东岸和日本南部海域的历史产量较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华鲎种群数量出现了显著减少, 2019年中华鲎在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正式更新为濒危(EN),明确了中华鲎资源呈现全球性衰退的状态,究其原因可归纳为鲎生境破坏和过度捕捞两个方面.在开展鲎资源保护的实践工作中,作者深刻反思当前鲎资源保护在海洋保护区划定、增殖放流及科普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包括加快完善种群基线数据,制定标准化种群和生境基线监测指南,构建科学放流体系等,以期推进全球范围内的中华鲎资源保护与科学管理.

关键词: 濒危物种 种群趋势 海洋保护地 增殖放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道阻隔对滁河襄河口至马汊河段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0

摘要:[目的]研究河道阻隔对滁河及其支流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2015年11月对滁河及2条支流共23个采样点的浮游生物及水环境指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与结论]调查河段水体未受到有机污染,氮磷含量适宜藻类生长,不同区段水体营养盐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本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57属105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占55.24%);共检出浮游动物52属88种,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最多(占65.36%).浮游生物种类数、密度空间分布呈现支流来安河段最高、清流河段最低的趋势,而滁河干流上游段和下游段则相差不大.浮游生物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稳定,多样性指数表现为下游高于上游,干流高于支流的特征.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总磷、氨氮、亚硝态氮、叶绿素a和pH是影响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因子;总氮、总磷、溶解氧、透明度、亚硝态氮和叶绿素a是影响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滁河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河道阻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水产养殖技术效率评估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技术效率是反映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估水产养殖技术效率对于促进不同省份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借助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对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水产养殖综合技术效率进行评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结果对31个省份进行聚类分析,并测算技术效率有效时的投入要素冗余量.[结果]全国水产养殖综合技术效率总体偏低,均值为0.827,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93和0.89,均有提升空间;各省份水产养殖投入要素和技术应用的综合水平差异明显,其中综合技术效率有效的省份有11个、占比35.48%,而48.39%的省份综合技术效率值低于均值;各省份水产养殖规模报酬变化特征相异,其中规模报酬递增的省份数量最多(18个)、占比58.06%,说明增加投入要素规模是提高效率的可行路径;聚类分析划分的3个梯队中,包括了水产养殖主产省和非主产省,可见综合技术效率与产出规模并无直接关系.[结论]建议通过提高水产养殖规模化程度,加强水产养殖技术创新能力,合理安排水产养殖投入要素,预测预警养殖生产规模需求等措施,以促进水产养殖效率稳步提高.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技术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绿色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及高温季节病害防控

科学养鱼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之一,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养殖发展.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河网密布,水质优良,为养殖南美白对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江苏南美白对虾养殖不断开发新模式,发展迅猛,但病害频发,整体效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养殖成功者利润不菲,养殖失败者则血本无归.为此,我们邀请了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连云港综合试验站站长、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陈百尧研究员和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万夕和研究员,请他们谈谈江苏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养殖现状以及高温季节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井冈山地区大鲵繁养技术之一:亲本培育技术

江西水产科技 2020

摘要:介绍了大鲵亲本培育基地选址、工厂建造、水质调控、亲本选择、培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

关键词: 大鲵 亲本 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穴青蟹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研究

科学养鱼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俗称青蟹,属肉食性、广盐性和广温性海洋经济甲壳动物,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海水养殖蟹类.近年来,青蟹养殖产业在我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养殖面积约35万亩,产量已超过15万吨.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存活率却始终较低(5%左右),从而导致养殖产量难以提升,这已成为制约青蟹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型生物养护剂对乌鳢高密度池塘养殖的使用效果

科学养鱼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微型生物养护剂(简称护料)是对养殖全程多轮次采集当地优良池塘养殖水体底泥表层部分、池塘水,持续动态跟踪驯化,连续获取本地养殖池塘环境中的微生物族群,再将微生物族群利用豆粕等原料以及农业下脚料为发酵物,发酵培养的具有区域养殖水体微生物、原生动物、藻类等微型生物多样性的微生物培养料,即护料(图1).护料可在淡水鱼、虾养殖全过程养护池塘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井冈山地区大鲵繁养技术之二:仿生态繁育技术

江西水产科技 2020

摘要:根据大鲵野外生态环境条件,通过模拟建造人工溪流和洞穴、采取调控水质、提供活性生物饵料等措施,强化亲鲵培育并促进性腺发育成熟,为大鲵保护开发提供优质种苗.

关键词: 大鲵 仿生态 繁育 种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絮团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江西水产科技 2020

摘要:我国一直采用高密度的水产养殖方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能力和各方面实力的不断增长,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时代发展的要求了,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影响十分重大,这种传统的养殖方式最终会被我国水产养殖领域淘汰,而生物絮团技术具有净化水质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特点,这种新型的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吸引了水产养殖领域的注意力.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已经有部分养殖场引进了这种技术.本文将从水产养殖中生物絮团的应用和作用进行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 生物絮团 生态环境 净化水质 水产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一种防残隐蔽物的三疣梭子蟹围塘高效养殖技术

科学养鱼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三疣梭子蟹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海水蟹类养殖品种,近些年随着三疣梭子蟹人工土池育苗技术的突破以及用人工繁育苗种养殖的成功,养殖规模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的养殖模式和技术还相对落后,从蟹苗到成蟹养殖成活率只有5%~10%,平均亩产不到40千克.调查发现,三疣梭子蟹成活率低下的因素除了苗种质量、饲料投喂、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