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仿江海洄游长江刀鲚繁育技术研究

水产养殖 2020

摘要:长江刀鲚,隶属鲱形目,鳀科,鲚属,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经济品种,长江刀鲚的商品价值与资源保护及利用价值早已引起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及水产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已经列入长江鱼类重点保护水生动物。目前国内江苏中洋集团、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组GCRV-VP6枯草杆菌芽孢口服免疫对草鱼肝肠功能影响

热带医学杂志 2020

摘要:目的检测重组表达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结构蛋白VP6(GCRV-VP6)的枯草杆菌芽孢(Bacillus subtilis)口服免疫对草鱼肝肠功能影响,以初步评价其作为草鱼出血病候选疫苗的安全性。方法将前期研究获得的衣壳表达GCRV-VP6的重组枯草杆菌(B.s-CotC-GCRV-VP6)诱导形成芽孢连续口服免疫草鱼6周,在第8周搜集样品,HE染色检测B.s-CotC-GCRV-VP6芽孢口服免疫对肠道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肠绒毛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其对草鱼后肠表面微绒毛及黏膜表面分泌的影响;qRT-PCR检测其对肠道组织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 b、Claudin 3、Claudin 12、Claudin C、ZO-1、Occludin)转录水平的影响;HE染色检测草鱼肝组织病理改变,微板法检测血清转氨酶(AST/GOT,ALT/GPT)活性。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口服免疫B.s-CotC-GCRV-VP6芽孢后草鱼肠道无坏死,无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可促进肠绒毛的生长(与对照组比较P<0.05);电镜扫描也显示口服重组芽孢可促进肠道黏膜表面微绒毛的生长和分泌孔的增加;q RT-PCR结果显示6种紧密连接蛋白在B.s-CotC-GCRV-VP6组草鱼肠道组织中转录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重组芽孢免疫组后草鱼肝组织未见病理性改变;实验组血清转氨酶活性相对降低。结论重组B.s-CotC-GCRV-VP6芽孢口服免疫草鱼后,其肝肠不产生明显的病理性改变,对肝功能未见明显影响,并可促进其肠道绒毛和微绒毛生长及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可能有利于其肠道的消化吸收和黏膜屏障功能的提高,提示该重组芽孢作为预防草鱼出血病候选口服疫苗对肝肠无副作用。

关键词: GCRV VP6 枯草芽孢杆菌 紧密连接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和水果中三氯生及甲基三氯生的含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西红柿、黄瓜等)和水果(橙子、苹果等)中潜在的污染物三氯生(TCS)和甲基三氯生(MTCS)的含量的方法,以期有助于对此污染物在蔬菜、水果等食品中的污染问题的研究,并应用于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测之中。将样品分别去皮后切块,匀浆后于-22℃保存。称取样品5.00g,先后2次用乙酸乙酯(每次10mL)超声提取10min后离心10min,合并2次的提取液。将提取液吹氮蒸发至近干。加入衍生试剂体积比为99∶1的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三甲基氯硅烷混合溶液100μL,在60℃下进行衍生化反应40min。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吹氮至近干,用乙酸乙酯1.0mL溶解残渣。所得溶液供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用DB-17MS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在150~290℃区间按程序升温条件进行分离,在电子轰击离子源及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质谱测定。经试验确定,用两种扫描程序分别扫描,TCS衍生物的母离子和子离子依次为m/z 362,347和m/z 360,345,MTCS的母离子和子离子则均为m/z 304,254。测得TCS衍生物和MTCS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0.4~20.0μg·L~(-1),其检出限(3S/N)为4~6ng·kg~(-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TCS衍生物和MTCS在4种蔬菜、水果中的回收率为91.5%~107%和94.7%~111%。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三氯生 甲基三氯生 蔬菜 水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株南极枝孢霉属真菌Cladosporium sp.NJF4和NJF6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极地研究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极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成为潜在、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库,是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和先导化合物菌株的潜在种源地,南极微生物正在成为创新药物研究新的重要资源。虽然近年来对南极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逐渐增加,但与温带和热带微生物研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从南极普里兹湾海洋沉积物中获得的两株枝孢霉属真菌Cladosporium sp. NJF4和NJF6进行次级代谢产物分离及结构鉴定,获得20个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甾醇(1)、倍半萜类(7—8)、生物碱类(9—14)、二酮哌嗪(2—5、15—17)、芳香酸(6、18—19)等,其中倍半萜类(7—8)为首次从枝孢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以上研究将为丰富南极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库奠定一定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南极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渔业物流船队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船舶工程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展海洋渔业可以缓解国家粮食安全压力,拓宽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专业化渔业物流船队是保障和支撑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不同的服务对象角度对渔业物流船队进行了划分,详细介绍了各类型渔业物流船队的发展历程、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指出了我国的渔业物流船船龄大、装备陈旧、自动化程度低和信息化水平弱等严重制约我国渔业物流船队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全面推进渔业物流船队的专业化建设、推动渔业物流船装备自动化革新、提升渔业物流船的信息化水平等实现渔业现代化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 海洋渔业 物流船队 发展阶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鱼巢材料选择及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找出最适合的人工鱼巢材料,形成产黏性卵鱼类产卵场修复技术,该研究于2019年3—5月在西江肇庆江段利用芦竹(Arundo donax)、芒草(Miscanthussp.)、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仿真水草、尼龙网布共6种材料制作人工鱼巢,分析了材料及环境因素对鱼巢实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鲤(Cyprinus carpio)鱼卵对黏附介质具有较强的偏好性,芦竹制作的鱼巢有卵黏附的比例和单件鱼巢黏附鱼卵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材料制作的鱼巢(P<0.05),可知芦竹是制作鱼巢的最佳材料.有卵黏附的比例和鱼卵数量均随着入水天数的延长而下降,主成分分析表明鱼巢入水天数是影响实施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径流量和水位的上涨可促使鲤到鱼巢产卵,而天气状况对鱼巢效果影响不大.此外,还讨论了鱼巢投放时间、地点对实施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人工鱼巢 生态修复 黏性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底泥、鱼及虾中氯硝柳胺残留量

分析测试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水体、底泥、鱼体自然比例带皮肌肉和虾肌肉中氯硝柳胺(NIC)残留量测定的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水样经碱化后以乙酸乙酯提取,其他样品采用0.1%氨水乙腈提取,C18粉进行样品净化.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150 mm*2.1 mm,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氯硝柳胺稳定同位素标记物(氯硝柳胺-13C6)为内标,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扫描,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氯硝柳胺在0.2~2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9 5.空白水样在2.5、25、250 ng/L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0.5%~10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11%,检出限(LOD)为1.0 ng/L,定量下限(LOQ)为2.5 ng/L;空白底泥、黄颡鱼自然比例带皮肌肉和克氏原螯虾肌肉在0.5、5.0、50μg/k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4%~113%、92.8%~110%和94.1%~107%,RSD分别为4.6%~12%、2.8%~11%和3.2%~9.3%,LOD均为0.2μg/kg,LOQ均为0.5μg/kg.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选择性高,适用于实际水产养殖环境水体、底泥、鱼和虾中氯硝柳胺的残留分析.

关键词: 同位素稀释 氯硝柳胺 水体 底泥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大宗淡水鱼绿色养殖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下)

科学养鱼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三、绿色养殖是大宗淡水鱼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新冠疫情的影响席卷全球各行各业,大宗淡水鱼养殖生产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目前看来,全球新冠病毒风险在短期内还不会彻底消除,我们要通过这波疫情风暴清醒地查找在生产、运输、加工和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顺应大宗淡水鱼"绿色养殖、品质提升、加工增效"的后疫情时代的特点,抓住机遇、积极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及抗菌感染的影响

淡水渔业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添加水平的河豚(Takifugu rubripes)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血液生化以及海豚链球菌感染后的存活率的影响,试验选取525尾平均体重为(0.66±0.01)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5尾鱼,依次饲喂河豚卵处理物添加水平为0、0.2%、0.4%、0.8%、1.6%、3.2%和6.4%的饲料,养殖8周.结果显示:随着河豚卵处理物添加水平的提高,试验鱼体增重、 特定生长率、 肝体比和脏体比均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饲料转化率显著降低,各组肝体比无显著差异,0.8%河豚卵处理物添加组罗非鱼的脏体比显著高于其他组.随着河豚卵处理物添加水平的提高,罗非鱼血液中红细胞、 血红蛋白、 红细胞比容含量显著下降,白细胞数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罗非鱼血清中总胆固醇和血糖含量显著下降,血清中溶菌酶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罗非鱼腹腔注射5×107 CFU/mL海豚链球菌后,各组罗非鱼24 h内均未出现死亡;感染48~96 h,对照组罗非鱼累计存活率最低;感染192 h后,6.4%河豚卵处理物添加组罗非鱼累计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产生影响,增强了罗非鱼抗海豚链球菌病感染的能力.

关键词: 河豚卵处理物 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生长 血液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C-ICP-MS测定海洋沉积物中钕同位素的化学分离方法

矿产与地质 2020

摘要:报道了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高精度测定海洋沉积物钕同位素的化学分离方法.采用P507树脂和镧系树脂(LN),主要探讨了海洋沉积物样品Ce、Nd和Sm在这两种树脂上不同淋洗液体积、淋洗液浓度等分离条件下的分离行为.结果表明:P507树脂和LN树脂均能有效去除Sm的影响.P507树脂在去除Ce元素上更有优势.在完全去除Ce元素时,P507树脂Nd的回收率为100%,LN树脂Nd回收率为67%.LN树脂具有分离流程短、效率高的优点.两种树脂分离效果均能满足MC-ICP-MS高精度测定Nd同位素的要求.

关键词: 钕同位素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海洋沉积物 离子交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