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EM菌的除臭功能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科学养鱼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为主5科、10属、80余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微生物活菌制剂,最早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并于20世纪80年代投入市场.由于EM菌的强大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养殖、种植、环保等领域,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臭味物质作为水产、畜禽业的重要环境污染物,能够降低养殖生物的免疫力,严重危害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不同空间插值法的黄海和东海北部游泳动物多样性空间分布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空间插值法在该领域应用广泛.本研究以2017年5月黄海和东海北部游泳动物多样性为例,选取种类数(S)、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来衡量该海域物种多样性,应用反距离加权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IDW)、径向基函数法(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局部多项式法(Local polynomial interpolation,LPI)、普通克里格法(Ordinary kriging,OK)和协同克里格法(Ordinary cokriging, COK)对上述4种多样性指数进行插值,通过jackknife检验的方法选择适合每种多样性指数的空间插值法.结果表明,对于4种多样性指数,COK结果均最好,而其他4种方法精度较低,且差别不大.COK预测结果表明,S和d都呈现出东南部高,北部次之,中部最低的格局.H′和J也是中部最低,在南部和北部海域差异不大.4种多样性指数在32°N以南海域的高值区范围大致相同.COK可以作为黄海和东海北部游泳动物多样性空间插值的方法.

关键词: 游泳动物 多样性 空间插值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纳米颗粒对海洋渔业生物的毒性效应及水产品质量安全影响研究进展

生态毒理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纳米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并列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三大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由于纳米材料特殊的尺寸和物理结构,具有特殊的催化、光电和抗菌等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建筑、化妆品、能源和环保等领域.纳米材料的大量生产和应用不可避免地导致人工纳米颗粒(engineered nanoparticles,ENPs)进入到海洋环境中,对海洋渔业生物造成潜在威胁.我国是水产品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海洋水产品是我国居民粮食供给和优质蛋白质供给的重要保障.因此,ENPs对海洋渔业生物的毒性效应以及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总结了海洋中ENPs的来源,归纳了其在海洋中的环境行为,分析其对海洋渔业生物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制,探讨其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和生物放大作用以及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影响,并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做出总结,对未来的研究工作做出展望,以期为客观评价ENPs的海洋渔业环境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人工纳米颗粒 海洋渔业生物 毒性效应 水产品质量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带收获转运装置设计

渔业现代化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海带收获转运机械化,减轻海带收获人员的作业强度,通过改进现有海带养殖筏架模式,将海带苗绳首尾依次连接成串,便于海带机械化收获转运,在此基础上设计并试制回转伸缩齿爪式收获转运试验装置.采用单元数值算法对海带收获过程中成串海带苗绳张力及拖拽力进行计算与分析,对照分析不同苗绳拖拽角度对转运装置运行状态的影响.计算分析和台架试验结果显示:海带收获转运装置拖拽附着养成海带苗绳结合点张力为1 290 N,当拖拽海带苗绳起吊角≤15°时,伸缩齿爪无法挑起苗绳,易发生脱绳现象;当拖拽海带苗绳起吊角>15°时,伸缩齿爪可依次挑起海带苗绳,海带能够顺利经过转运装置,达到海带收获转运的目的;回转伸缩齿爪式收获转运装置台架试验运行情况良好,齿爪顺序伸缩机构可有效解决收获转运过程中海带缠绕齿爪的关键问题.液压系统设计采用叠加式液控单向阀,可解决油管泄漏吊臂快速下降的问题,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试验研究表明,回转伸缩齿爪式收获转运技术是可行的,可为海上试验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海带养殖 苗绳 收获机械 筏式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州湾底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

渔业科学进展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7年7月山东省胶州湾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应用聚类分析、生物多样性和Multivariate-AZTI’s Marine Biotic Index (M-AMBI)等方法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特征,评估了胶州湾底栖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4种,其中,多毛类25种,甲壳动物23种,软体动物9种,棘皮动物和其他类群共7种。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平均值分别为70.0 g/m~2和132 ind./m~2,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寡鳃齿吻沙蚕(Nephthys oligobranchia)和纽虫(Nemertinea)是优势种。物种多样性指数(H')为0.69~3.77,平均值为2.35,丰富度指数(d)为0.67~3.12,平均值为1.56,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25~1.00,平均值为0.81。多样性AMBI指数(M-AMBI)为0.26~0.60,平均值为0.44。根据CLUSTER分析结果,在15%相似水平上可将研究站位划分为3个群落,菲律宾蛤仔养殖密度较大的站位群落结构较为相似,被划分在同一个群落中,聚类结果与菲律宾蛤仔养殖密切相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M-AMBI指数分析显示,胶州湾海域底栖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扰。

关键词: 胶州湾 大型底栖动物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生物多样性 M-AMBI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现状及其繁殖特征

海洋渔业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7-2018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的种群结构和繁殖特征.崇明西滩、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水域中华绒螯蟹的CPUE均值分别为(0.81±0.23)、(0.49±0.57)、(0.32±0.29)、(1.02±0.37) kg·(网·d)-1.中华绒螯蟹规格在空间分布上呈由中游至下游逐步下降的趋势,在时间上各调查站位变化规律各有不同.中华绒螯蟹总体雌雄性比为0.36∶1,崇明东滩和横沙浅滩雌蟹比例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九段沙雌蟹比例则一直维持在20%的水平,且显著小于其他3个调查站位.调查期间九段沙水域均可捕到抱卵蟹,抱卵率随时间推移先降低后升高.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抱卵蟹的相对繁殖力分别为(12.80±4.14)*102、(13.10±6.25)*102、(7.82±4.47)*102粒·g -1.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华绒螯蟹 种群结构 繁殖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尼罗罗非鱼幼鱼对亚硝酸盐氮长期胁迫的生理功能响应

中国水产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亚硝酸盐氮长期胁迫下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理功能变化,实验设置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空白对照、0.03 mmol/L、0.06 mmol/L、0.12 mmol/L、0.23 mmol/L),研究亚硝酸盐氮21 d胁迫对尼罗罗非鱼幼鱼血液和肝脏组织的生理生化、代谢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亚硝酸盐氮的浓度的提高,尼罗罗非鱼幼鱼血液中白细胞数呈现略微上升的趋势,而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幼鱼血清中,葡萄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K+随着亚硝酸盐氮的增加浓度显著提高(P<0.05),与此同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蛋白、Na+和Cl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浓度以及亚硝酸盐氮浓度表现出负相关的下降趋势(P<0.05);肝脏组织中非特异性免疫因子HSP70、IL-1β、IL6和TNF-α随着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增加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而LYS因子表达量则与之相反.研究表明,0.06~0.23mmol/L亚硝酸盐氮长期胁迫下可导致罗非鱼幼鱼血液生理、代谢和免疫产生功能障碍,并影响肝组织的非特异性免疫基因表达.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亚硝酸根离子在罗非鱼体内的毒性机制,为建立罗非鱼养殖水质亚硝酸盐氮因子的安全阈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亚硝酸盐氮 生理生化 代谢功能 非特异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池塘单罐真空式吸鱼泵的设计和试验

渔业现代化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池塘养殖鱼类的提升、输送和转运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单罐真空式吸鱼泵,其依靠真空泵产生的负压将鱼吸入罐体内,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真空吸捕启停程序,连续不间断重复真空与释放动作,利用鱼和水自身的重力作用排出罐体.性能测试显示:单尾活鱼的质量≤3 kg,长度10~70 cm,鱼水比1:2.3,单罐真空式吸鱼泵抽吸能力为11 t/h,吸鱼速率约为270 kg/min,放鱼速率约为540 kg/min,吸鱼泵罐体上真空表读数为0~-0.04 MPa,活鱼无损伤.研究表明,单罐真空式吸鱼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移动灵活,适合小型池塘养殖鱼类的吸捕作业,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捕捞效率.

关键词: 池塘养殖 吸鱼泵 真空 单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凤鲚生物学特征及其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海洋渔业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长江口凤鲚(Coilia mystus)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科学管理,通过对已有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综述了长江口凤鲚的形态特征、分布、洄游、年龄与生长、摄食习性和繁殖发育等基础生物学研究进展,并论述了近50余年来长江口凤鲚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与管理现状。凤鲚的自然分布较广,不同凤鲚群体的分化明显,洄游履历类型多样。长江口凤鲚的年龄组成以1~2龄占优,属于匀速生长类型,繁殖群体的组成呈现低龄化和小型化的趋势。长江口凤鲚在1~+龄即可达到性成熟,成熟个体一年可繁殖一次,产卵属于单峰一次性产卵类型。长江口凤鲚的生殖力整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其绝对怀卵量和相对怀卵量除个别年份外均呈现下降趋势。长江口凤鲚产量自1974年达到历史顶峰后,除1995年出现大幅反弹外,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近几年长江口凤鲚汛期资源量为40 t左右,已基本不能形成渔汛,其资源岌岌可危。据此,建议加强长江口凤鲚种群动态、生境需求和人工繁育等方面的研究,为长江口凤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基础资料。

关键词: 凤鲚 生物学特征 资源利用 长江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鳕鱼鱼鳔抗氧化肽制备工艺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鳕鱼(Gadus morhua)鱼鳔为原料,选用6种不同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通过比较酶解液的水解度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筛选出最佳蛋白酶为复合蛋白酶。通过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酶解时间为6h、pH为7.21、温度为58.56℃、酶添加量为200 U/ml。研究结果显示,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1.1%,与理论值62.0%接近。鳕鱼鱼鳔肽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实验发现,酶解产物对羟基自由基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同时,具有较好的亚铁离子螯合能力。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体外模拟消化产物水解度有增加,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有一定的下降,其可能原因为,经模拟胃肠消化后多肽的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导致了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关键词: 响应面 鳕鱼鱼鳔 抗氧化肽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