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养殖方式对地方鸡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洪山鸡、江汉鸡2个湖北地方鸡品种不同部位肌肉脂肪酸含量差异,比较了不同养殖方式下洪山鸡肌肉脂肪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鸡肉中脂肪酸组成以油酸、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十五碳一烯酸为主,占脂肪酸总量的84%以上,且以不饱和脂肪酸(USFA)占主体。湖北2个地方鸡品种腿肌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必需脂肪酸(EFA)含量高于胸肌,同一品种不同性别间这两项指标的差异性有的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洪山鸡公鸡、江汉鸡母鸡腿肌中亚油酸、亚麻酸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胸肌,表明腿肌肉质优于胸肌。比较笼养、放养洪山鸡肌肉脂肪酸组成,多数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仅放养公、母鸡肌肉中花生三烯酸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显著低于笼养洪山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份野生鸭茅材料高温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幼苗叶片为材料,用改良电导法测定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测定了5种野生鸭茅材料的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经等梯度的高温处理后,待试材料叶片细胞伤害率和温度之间呈现明显的S形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拟合度较好。抗热性排序为:川东鸭茅(LT50=53.50℃)>长阳鸭茅(LT50=53.32℃)>宝兴鸭茅(LT50=52.98℃)>金丝岭鸭茅(LT50=52.84℃)>板壁岩鸭茅(LT50=52.14℃)。通过对供试材料在武汉地区越夏情况的田间观测,发现川东鸭茅、长阳鸭茅长势良好,因此认为这2种材料的耐热性较强。
关键词: 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 耐热性 半致死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来源于解淀粉芽胞杆菌的芸薹根肿菌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 2014
摘要:十字花科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引起的较为严重的世界性病害之一,至今还无有效控制该病害的生物农药。本研究通过盆栽实验,筛选到一株解淀粉芽胞杆菌HB_26,对根肿病原菌具有60%以上的抑制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质谱(LC_MS)对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分子量和紫外吸收光谱初步鉴定活性物质为肽类,命名为BA30。抑真菌实验证明BA30在150μg·mL-1的浓度下,对小麦赤霉和灰霉病菌有70%的抑菌活性,对蚕豆锈病和水稻纹枯病菌有50%的抑菌活性,对番茄早疫病菌有30%的抑菌活性。
关键词: 十字花科根肿病 解淀粉芽胞杆菌 芸薹根肿菌 抗菌肽 分离与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湖北农机化 》 2014
摘要:农业科技档案是在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农业科技档案种类繁多,综合性较强。包括种子档案、作物栽培档案、植物保护档案、林业档案、畜牧档案、水产档案及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区划档案等,其档案的形成分布在每个学科的科研过程中,包括研究准备阶段、研究试验阶段、总结鉴定验收阶段、成果申报及推广应用阶段等。农业科研档案具有可塑性、复杂性、成套性和周期性长等主要特点,因此,农业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研要求科技人员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六溴环十二烷和四溴双酚A
《分析科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同时测定六溴环十二烷(HBCD)和四溴双酚A(TBBPA)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手动填充酸化硅胶柱可解决TBBPA回收率偏低和不能同时分析的问题。该方法 HBCD三种异构体α-HBCD、β-HBCD和γ-HBCD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30.6、102.0pg/g,9.5、31.7pg/g和17.4、58.0pg/g(以脂肪计);TBBPA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30.9、103.0pg/g(以脂肪计)。样品的回收率为89.1%~114.0%,并运用标准物质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六溴环十二烷 四溴双酚A 动物源性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线虫区系分析指示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食物网结构复杂,功能众多,直接测定土壤食物网各功能群生物量并结合数学模型来推断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工作量大且分析过程繁琐。线虫生态学的发展为土壤食物网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即利用线虫区系分析来定性推断食物网的结构和功能。线虫作为土壤中数量最丰富的后生动物,占据着土壤食物网的中心位置,其物种多样性、食性多样性、生活史策略多样性、功能团多样性奠定了其作为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指示生物的生态学基础。线虫区系分析根据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个体分类、生活史策略分类、功能团分类和代谢足迹分类四个时期,其中后两个时期主要用于推断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基于功能团的线虫区系分析将线虫的食性和生活史策略结合起来,发展出一系列指数来判断土壤食物网的连通性、食物网链长度、外界养分投入情况、分解途径及对外界干扰的响应等。基于代谢足迹的线虫区系分析在功能团分析基础上,加入线虫能流分析,从而定性反映了土壤食物网功能的大小。两者在指示土壤食物网自下而上调节及对植物线虫控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