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恢复系R1056的耐热性鉴定及育种应用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分期播种结合辅助加热温室设施对水稻恢复系R1056及其杂交稻组合在开花期的高温耐性进行了鉴定,同时对R1056及其杂交稻组合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评价。结果表明,开花期在38℃高温处理下,R1056的结实率、花药开裂率和每朵颖花柱头上的花粉数分别为70.4%、75.5%和78,与耐高温对照N22相当,极显著高于高温敏感材料;R1056配制的杂交稻组合的高温结实率、花药开裂率和每朵颖花柱头上的花粉数介于R1056和高温敏感品种之间。R1056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好,其配制的杂交稻组合株高较矮、穗数多、产量高。表明R1056不仅是一个优异的耐高温水稻种质材料,而且还是一个优良的三系杂交水稻恢复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对克氏原螯虾致敏蛋白质生化性质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致敏蛋白质的提取,利用60Coγ射线对其进行辐照,探讨了7个不同辐照剂量10、20、30、40、50、60、70 k Gy对克氏原螯虾致敏蛋白质降解效果的影响,以及对致敏蛋白质浓度、浊度和疏水性等生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致敏蛋白质条带逐渐减弱,部分条带消失,即使是最大辐照剂量70 k Gy也未能使所有致敏蛋白质条带完全降解;与未辐照的克氏原螯虾致敏蛋白质相比,辐照后的蛋白质浓度降低,浊度增高,疏水性逐渐增强,说明辐照对克氏原螯虾致敏蛋白质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关键词: 60Co γ射线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辐照降解 致敏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东南冷浸田不同中稻品种产量及生理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筛选适宜冷浸田生产的水稻(Oryza sativa)栽培品种,于2011年在阳新县冷浸稻田中设置大田试验,研究在冷浸田条件下不同中稻品种产量构成及生理指标差异。结果表明,冷浸田严重抑制了水稻的生长发育,最终产量显著低于湖北省水稻产量平均水平(7 000 kg/hm2)。相对而言,籼稻比粳稻、糯稻更能适应冷浸田的环境;不同水稻品种在冷浸田条件下生理性状表现出显著差异,抽穗期水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低与水稻最终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叶片脯氨酸含量与产量关系不显著。单纯从水稻品种方面着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冷浸田水稻产量低的问题,需要配套使用合理的耕作方法和改良措施。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冷浸田 产量 酶活性 渗透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颜色果袋对‘云红梨2号’果皮色泽形成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颜色果袋对‘云红梨2号’果实着色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套袋处理下果皮外观着色、叶绿素、类黄酮、总酚、花色素苷含量以及花色素苷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发育期的黑暗处理有利于解袋后梨果皮着色;不同套袋处理中,采前解袋自然光照射下梨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最高,着色最好,白色纸袋次之.不同套袋处理显著影响果皮中叶绿素、类黄酮、总酚和花色素苷含量,从而影响梨果皮的外观色泽.不同套袋处理的花色素苷合成酶活性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与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和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相关性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明胶~(60)Co-γ辐照灭菌过程中的水分和氧气效应
《食品工业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含水量0%~80%的明胶分别采用透气和真空包装,并经60Co-γ辐射8kGy后,测定辐照前后特性粘度、凝胶强度、拉伸参数的变化,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材料的结构,研究水分和氧气对明胶辐照交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明胶辐照灭菌时水分含量的增加,特性黏度和凝胶强度持续下降;SEM图样品表面形貌由颗粒状转变为多层网络结构;DSC热流图中熔胶峰由28℃左右的单峰转变20℃和40℃左右的双峰,凝胶峰温升高;明胶膜的断裂伸长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下降,其变化范围为142.33%~343.5%;真空包装明胶辐照后交联程度比透气包装严重。结论:水分含量与明胶辐射交联呈正效应,而氧气与辐射交联呈负效应。控制水分含量和有氧辐照可减少辐照灭菌过程中的交联导致的明胶品质下降的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