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玉米自交系北种南育若干性状的变化规律研究及种植管理

玉米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自交系的南育是玉米育种的有效方法,极大地缩短了育种时间,提高了育种效率。对北方玉米自交系南育和北育的一些性状进行了对比,总结出在南育过程中玉米自交系性状变化规律及选择依据,并对种植管理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北种南育 种植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自交系长_3的改良与利用

玉米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骨干自交系长3与5003杂交后与长3回交,选育出了配合力高、抗病性强、早熟和综合性状好的新自交系K10、HR25和HR3。用其作亲本,育成龙单13、龙单20和黑342等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K10已成为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的骨干自交系之一。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杂交 回交 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对土壤硫吸收规律分析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黑土、草甸黑土、草甸土 3种不同土壤上连续种植水稻的盆栽试验 ,研究水稻植株吸硫量与土壤无机硫含量的关系 ,以及土壤无机硫下降量的变化规律 ,探讨水稻对土壤硫的吸收规律。研究初步得出 :水稻吸硫量与土壤初始无机硫含量呈正相关 ;土壤中无机硫下降量与土壤初始无机硫含量呈正相关。图 2 ,表 4 ,参 4。

关键词: 水稻 无机硫 吸收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高纬寒地大豆辐照诱变效应研究

核农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60 Coγ射线不同剂量辐照大豆品系、品种及F1风干种子 ,探讨其对F1M1 F1M6、LM1 LM6及BM1 BM6植株的出苗、苗高、株高、熟期、半孕、不孕、双茎、存活及倒伏等的影响 ,选出了一些有益的稳定突变类型 ,有望在黑龙江北部高纬寒地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纬寒地 60Coγ射线辐照 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入WTO后黑龙江省农业面临的机遇

北方园艺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加入WTO后,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影响必将是长期而深远的。可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但对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高产区的黑龙江省农业来说,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 有利于农业资源比较优势的发挥 农业生产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农业生产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跖草生物学特性及与大豆竞争关系的研究

大豆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鸭跖草生长发育规律及与大豆竞争关系 ,鸭跖草出苗始期为 5月上旬 ,高峰期为 5月中下旬 ,鸭跖草营养生长的高峰期在 7月中下旬 ;出苗的最适深度在 5cm以上 ,2 0cm无出苗。鸭跖草随密度增加 ,种内竞争和与大豆竞争逐渐明显。鸭跖草竞争致使大豆减产 ,两年结果经SSR检验 ,每m2 4 0株产量差异显著 ,减产 17.7% - 35 .1%。回归方程为 y =3.715 8+0 .6 481x ,r =0 .9794。

关键词: 鸭跖草 生物学特性 竞争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法测定粮谷中灭草松残留量

农机化研究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了测定大米中灭草松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样品用酸性丙酮和正已烷提取,提取液经浓缩、甲基化和硅胶小柱净化,采用OV-101色谱柱,以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外标法定量。样品添加浓度在0.04~0.5mg/kg范围内,回收率为91.0%~94.8%。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4mg/kg,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和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关键词: 植物保护学 气相色谱 试验研究 灭草松 甲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大豆花粉管通道技术的转化率研究

大豆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大豆花粉的萌发、花粉管的延伸和进入子房的情况 ,从形态学和解剖学角度分析了大豆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转基因成功率低的原因 ,并提出利用该技术进行转化的有利时间以提高转化率。

关键词: 大豆(Glycinemax) 转基因 花粉管通道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分子吸水性树脂在农业上的应用

农机化研究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高分子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此,介绍了高分子吸水性树脂的种类、特性、作用机理及在农业上的应用,提出了改进合成方法和开发新的、廉价的、吸水能力强、吸水速度快、持效期长及应范围广的系列产品的建议。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 吸水性树脂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2+12和5+10亚基近等基因系间面粉品质差异的研究

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和研究了小麦栽培品种克旱九、垦大四和龙麦 2 0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HMW- GS)近等基因系的面粉品质。这些近等基因系是通过 5~ 6次连续的选择性回交获得的。结果表明 ,在蛋白质和干面筋含量上 ,近等基因系间的差别不显著。在湿面筋与干面筋的比值 (湿面筋 /干面筋 )上 5 +10亚基的近等基因系比带有 2 +12亚基的近等基因系要小 4 .7%~ 5 .9%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0 .0 1) ,在 Zeleny沉降值与干面筋的比值 (沉降值 /干面筋 )上要高9.9%~ 14 .7% ,差异极显著 (P<0 .0 1)。

关键词: 小麦 近等基因系 麦谷蛋白亚基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