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蛹虫草多糖对果蝇寿命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食品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不同浓度乙醇醇沉蛹虫草子实体获得的蛹虫草子实体分级多糖为研究对象,将分级多糖按照1%的比例添加到野生黑腹果蝇基础培养基,以仅饲喂基础培养基的果蝇为对照,以果蝇种群的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和平均最高寿命为指标检测了分级多糖对果蝇寿命的影响;以抗氧化酶活性(SOD)和脂质过氧化酶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检测了分级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分级多糖P60和P70可以显著延长雌果蝇的最高平均寿命(P<0.05),延长率分别达到12.54%和10.82%;而分级多糖P50、P60和P70则显著提高了雄果蝇的最高平均寿命,且P60延缓雄果蝇寿命的功效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比对照组延长了14.02%。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分级多糖P60不仅显著提高了雌雄果蝇的SOD活力,而且显著降低了其MDA含量;除P60外,分级多糖P50也具有显著提高雄性果蝇SOD活力的作用。综合评价分级多糖的延寿抗衰功效,分级多糖P60的效果最好,值得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蛹虫草 子实体 多糖 果蝇寿命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对涝害胁迫的响应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涝害胁迫下辣椒品种形态和生理变化,在土培条件下采用模拟涝害胁迫方法,研究5个辣椒(Capsicum annum L.)品种在涝害胁迫后的形态特征及胁迫期间和随后恢复过程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变化。通过分析形态特征,5个辣椒品种分属4个涝害等级,红丰耐涝性较强,长虹362、剑圣3耐涝性中等,川椒香辣妃不耐涝,新一代中华红极不耐涝。基于品种耐涝性差异进行生理分析结果表明,涝害胁迫下,耐涝性强的红丰除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幅低于极不耐涝品种新一代中华红,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幅整体均高于新一代中华红,叶绿素含量降幅低于新一代中华红。恢复生长期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整体表现为耐涝性强的品种较耐涝性弱的品种易恢复到对照水平。

关键词: 辣椒 涝害胁迫 抗氧化酶 叶片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叶形态建成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了解植物生长及其构成器官的调控机理是生物学上的一个重要目标。植物叶的发育是一个有趣的过程,由多种复杂的途径相互作用进行调控。一方面,叶发育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叶最终的大小和形态;而另一方面,植物叶片的发育过程普遍地遵循着一个基本模式,即叶原基从植物地上部分的顶端分生组织周围区起始发育,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程序最终发育成成熟的叶。在这一过程中,每一阶段都涉及转录因子、小分子RNA及植物激素等多种调控因素的复杂调控作用,最终形成形态大小固定的一片叶。本综述中主要从植物叶原基发育、叶轴性发育、叶大小发育和叶形发育等方面阐述了植物叶发育过程中各种因素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叶发育 叶原基 叶轴性 叶大小 叶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方栓孔菌子实体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国标及各种常规方法对东方栓孔菌子实体中的营养与生物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的东方栓孔菌子实体样品的水分、蛋白质、总糖、脂肪、灰分、水溶性多糖、三萜含量分别为(11.25±0.34)%、(18.01±0.25)%、(62.21±1.3)%、(1.58±0.042)%、(4.20±0.15)%、(7.29±0.17)%和(3.52±0.11)%;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18种氨基酸总量的39.7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0.66;矿质元素Ca、Mg、Fe、Zn、Mn和Cu含量分别为(816.9±8.5)、(456.0±11)、(187.0±3.7)、(6.0±0.14)、(24.5±0.83)μg/g和(3.9±0.091)μg/g;水溶性多糖和三萜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并呈现出一定的质量浓度依赖性。东方栓孔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组成合理,富含Ca、Mg、Fe等矿质元素的食用菌,其营养价值丰富,并含有水溶性多糖、三萜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关键词: 东方栓孔菌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多糖 三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空微波脱除红茶中咖啡碱的工艺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将真空微波技术应用到脱除红茶中咖啡碱的研究中,考察了不同温度、时间、含水率及超声预处理等因素对咖啡碱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真空处理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在-0.1 MPa、120℃条件下处理3 h,干燥红茶中的咖啡碱脱除率可达21.31%,其他品质成分损失均在10%以内;感官品质除香气略带高火香、滋味稍淡之外,无其他明显不良变化。以2倍质量的水浸润并超声处理后,咖啡碱脱除率可提升至29.62%,但感官品质开始明显下降。

关键词: 真空微波 红茶 脱咖啡碱 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对盐胁迫的响应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在土培条件下采用模拟盐胁迫方法,研究6个辣椒(Capsicum annum L.)品种在盐胁迫下萌芽期和幼苗期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使所有供试辣椒品种萌芽期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长、胚根长、苗质量和胚根质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幼苗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表现为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品种表现不同。方差分析发现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等14个相对性状指标均达到显著水平,基于品种因子得分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供试辣椒品种(系)分为3类,Y08-27和S-322尖椒为耐盐性较强的品种(系),Y148-1、Y802-1为耐盐性中等品系,Y802-2、Y08-29属于盐敏感品系。

关键词: 辣椒 盐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鹃内生细菌DJ-6的鉴定及生防活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新的生防资源菌种,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了杜鹃内生细菌DJ-6的抑菌谱。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辅助分类法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对其活菌制剂(BCA)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DJ-6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BCA对草莓炭疽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都极显著高于对照化学药剂(多菌灵),根据菌株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 DNA基因和gyr B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关键词: 杜鹃内生细菌 生防活性 菌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个梨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及种子内源激素的变化

中国南方果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梨种子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鸭梨"和"新高"果实发育期间果肉和种子中内源生长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显示:两个品种种子中ABA和ZT含量变化基本相似,但新高ABA、ZT含量高于鸭梨;鸭梨IAA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处于下降趋势,而新高先升高后降低;鸭梨GA3含量随着果实发育先下降后上升,而新高出现两次高峰一次低谷且整体下降的趋势。两个品种果肉中IAA、GA3、ABA和ZT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似,新高IAA、ABA含量高于鸭梨,70d之前新高GA3含量高于鸭梨,然而随着果实发育,鸭梨GA3含量又高于新高,并且鸭梨出现两次高峰,果实发育到80d后,新高ZT含量高于鸭梨。

关键词: 内源激素 种子 果实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来源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调控人IFNα-2b基因的表达效率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获得高启动效率的乳腺特异启动子,对荷斯坦奶牛、娟姗牛和奶水牛的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对Genbank中所收录的荷斯坦奶牛、娟姗牛和水牛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按照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启动子区和3′端ploy A序列引物,同时设计人IFNα-2b基因和EGFP-Neo筛选序列引物并引入预先设计的酶切位点以方便载体构建。采集静脉血液,提取基因组DNA。PCR克隆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和3′端ploy A区,同时以实验室保存质粒为模板克隆人IFNα-2b基因和EGFP-Neo筛选序列。测序正确后,将各片段按设计顺序依次插入p MD18-T骨架中,构建成p HSTBCNp-IFN,p JSBCNp-IFN和p SNBCNp-IFN乳腺特异表达载体。将各载体转染Bcap-37细胞,经G418筛选出稳定整合的转基因细胞系。用胰岛素(1 mg·L-1),转铁蛋白因子(1 mg·L-1),氢化可的松(1 mg·L-1)和PRL(250IU·L-1)联合对转基因细胞系进行诱导,然后用PCR、Western blotting、QRT-PCR技术和ELISA方法分别在m 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IFNα-2b的表达。【结果】PCR后获得了荷斯坦奶牛、娟姗牛和水牛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区,长度分别为5 219、5 244和5 216 bp,其中包括了第一外显子,第一内含子和部分第二外显子,部分第二外显子的51个碱基编码17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克隆了1 166 bp的ploy A区序列。最终将构建的3个乳腺特异表达载体转染Bcap-37细胞并经过G418筛选后,获得了3个转基因细胞系。经激素诱导后,PCR、Western blotting、QRT-PCR和ELISA检测发现3个转基因细胞系都表达了IFNα-2b基因,并且发现娟姗牛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在调控IFNα-2b基因的表达上效率较高,在m 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启动子(P<0.05)。【结论】娟姗牛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在调控外源基因表达上具有较高的效率,是具有应用前景的乳腺特异性启动子。所构建的表达载体为IFNα-2b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制备奠定基础。

关键词: 启动子 娟姗牛 干扰素α-2b Bcap-37 转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农艺措施对苏香粳3号中2-乙酰-1-吡咯啉(2-AP)含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香稻苏香粳3号因其具有天然浓郁的香味深受消费者欢迎,采取适当的农艺措施保持或者提高该品种的香味具有重要作用。以苏香粳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播种期、收获期、生长调节剂(锌及含锌微肥)和加工过程中的白度调节等不同农艺措施对苏香粳3号中2-A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SE-1、硫酸锌和稀土铈3种生长调节剂均能显著提高2-AP的含量,其中LSE-1效果最好。采用直播方式种植的香稻中2-AP含量高于机栽和人工移栽的,精米机白度调节3档或者3.5档的香稻中2-A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5月底到6月初播种处理的苏香粳3号中2-A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播种的处理,综合香味保持和实际生产2个因素考虑,最佳的播种期为5月25—30日,最佳收获期在9月25日前后,但不能过10月,否则香味损失严重。本研究为制定苏香粳3号的适宜保香栽培方法,以及该品种的推广种植和优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农艺措施 苏香粳3号 2-乙酰-1-吡咯啉(2-AP) 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