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大豆目标价格补贴的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经济纵横 2016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在对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演变和试点操作流程梳理的基础上,以改革目标为导向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后,农民种地收益下降,目标价格政策没有较好地保障农民的基本收益;国内外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中央财政支出减少,但地方财政支出增加。同时,从政策制定和执行情况看,还存在目标价格水平较低、公布时间偏晚、市场价格监测点设置不合理、补贴资金被摊薄和资金兑付不及时等问题。为此,需要完善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设计和操作办法,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

关键词: 目标价格 政策演进 执行流程 效果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茶工艺优化对苦瓜多糖含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苦瓜为原料,在研究苦瓜茶制作工艺中苦瓜的切片厚度、杀青时间、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4个单因素对苦瓜多糖含量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苦瓜茶制作的最佳工艺,提高苦瓜茶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苦瓜茶最佳工艺为:切片厚度1 cm,杀青时间30 min,烘干温度60℃,烘干时间1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苦瓜多糖含量为2.026%。

关键词: 苦瓜茶 苦瓜多糖 含量 工艺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芽小麦对猪生产性能及粪磷环境减排效果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当前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猪饲粮中添加外源磷,既是土壤等环境磷污染源,又不利于粪肥农田利用。旨在研究在养猪生产中补饲发芽小麦,利用麦类籽实发芽初期具有的高植酸酶活性降低饲粮中磷酸氢钙添加量、减少猪粪磷排放。选择初始体质量为30kg的苏钟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单栏饲喂;对照组饲喂常规饲粮,试验组饲喂20%、30%、40%发芽小麦替代饲粮。研究结果表明:(1)猪饲粮中加入20%发芽小麦,猪对饲粮磷的消化率最高,为80.64%(P<0.05),猪粪干物质中磷含量最低,为0.95%,较对照组降低45.4%;(2)在猪生产性能指标方面,补饲发芽小麦各试验组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猪日增质量明显提高,但未达显著水平;(3)猪饲喂发芽小麦后,料肉比增大(P<0.05);(4)采用内源指示剂法测定猪饲粮养分消化率,发现饲喂发芽小麦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能量、氮及钙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研究结果可为养猪生产中磷素的减量化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发芽小麦 生产性能 粪磷含量 减排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花蓟马或二斑叶螨为害的菜豆对两者间后取食者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害虫取食后会导致植物的防御反应;取食同种植物的不同种害虫其生理适应性可能不同。本研究旨在阐明一种害虫取食后的植物对后取食的另一种害虫虫体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生化分析法研究了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2龄若虫或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雌成螨为害后的菜豆对后取食不同时间下的二斑叶螨第2若螨和雌成螨及西花蓟马2龄若虫和雌成虫体内保护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解毒酶[多功能氧化酶(MFO)、羧酸酯酶(Car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的影响。【结果】二斑叶螨雌成螨取食西花蓟马为害菜豆5 h时,POD,CAT和SOD这3种保护酶的活性均明显高于取食健康植株(P<0.01),取食蓟马为害的菜豆18 h时只有POD活性低于取食健康植株(P<0.01);二斑叶螨第2若螨取食蓟马为害菜豆后只有CAT活性在5 h时明显高于取食健康植株(P<0.01)。二斑叶螨雌成螨取食蓟马为害菜豆5 h时,解毒酶MFO和Car E的活性受到抑制(P<0.01),但GSTs和Ach E活性均比取食健康菜豆高(P<0.01);取食18 h时,只有MFO的活性变化与5 h不同。第2若螨取食蓟马为害菜豆只有MFO的活性不论在5 h还是18 h时明显高于取食健康菜豆(P<0.01)。西花蓟马取食二斑叶螨雌成螨为害菜豆时,雌成虫体内的3种保护酶的活性不论取食5 h还是18 h均明显升高(P<0.01),但2龄若虫只有CAT活性在这两个时间段下明显升高(P<0.01)。西花蓟马雌成虫取食螨害菜豆5 h时,解毒酶活性的变化同二斑叶螨雌成螨,取食18 h时只有GSTs活性变化状态与取食5 h不同;西花蓟马2龄若虫取食螨害菜豆时除GSTs外解毒酶的活性变化在这两个时间下正好相反。【结论】西花蓟马或二斑叶螨为害的菜豆能诱导后取食的二斑叶螨和西花蓟马产生一系列应激生化反应,且两种害虫成虫体内所有的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在5 h时变化状态相同,但在其余时间和虫态下酶活性的变化状态不同。说明这两种昆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变化既有共性,又与害虫种类、虫(螨)态、取食时间相关,两种害虫对虫害植物的生理适应性不完全相同。

关键词: 二斑叶螨 西花蓟马 菜豆 保护酶 解毒酶 酶活性 生理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稻瘟病菌粗毒素筛选水稻抗病突变体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江苏省稻瘟病不同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液中提取稻瘟病菌粗毒素,以本地区较感病中粳稻新品系L119为材料,研究不同稀释浓度粗毒素对水稻种子萌发、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在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中分别加入适宜的稻瘟病菌粗毒素进行胁迫培养,以获得抗病性有所增强的变异植株。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后胚芽的长度随着粗毒素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在浓度达到1 m L/10 m L时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种胚愈伤组织的生长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受抑制程度逐渐增强,在浓度为25%时无愈伤产生;愈伤组织在分化时对粗毒素较敏感,在粗毒素浓度为5%时分化成苗数急剧下降。对诱导、分化2个阶段双重粗毒素胁迫培养的组培再生植株进行田间抗病性鉴定,抗病性较对照品种有所提高,说明利用稻瘟病菌粗毒素对水稻成熟胚组织的胁迫培养可以诱导愈伤组织的抗病性变异。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粗毒素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劲丰谷德与多效唑对水稻抗倒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裂区试验研究劲丰谷德与多效唑对水稻叶色、植株性状、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与对照相比,2种调节剂均能降低水稻株高,增大基部节间茎秆粗度与壁厚,增强抗折力,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在产量结构中,劲丰谷德提高了水稻实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多效唑降低了实粒数和千粒质量,从而降低了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能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但降低了产量,劲丰谷德达到了增产与抗倒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水稻 劲丰谷德 多效唑 产量 抗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韩"第六产业"经验对南通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第六产业”是指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从而使农业成为贯通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第六产业”打破了三大产业并列分割的局面,跨越了产业边界,是产业结构的最高形态,其核心是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互联网及创意产业,形成六次产业;且使农民能够分享到产业链延伸的价值。日韩通过提高产品产地附加值,实行多元化经营、农工商合作、技术革新、开拓消费需求、发展农协、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了产业融合,给江苏南通带来了做好顶层设计、培育多元人才、调整政府职能、加强联合协调、应用高新技术、利用当地资源等发展“第六产业”的多重启示。指出南通发展“第六产业”是转变经营方式、实现产业融合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提出了以“第六产业”思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发展农产品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展现代服务业,缩短产品流通周期;发展多元素文化,促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业高科技,以科技创新促融合;发展农业新主体,拓展农业产业链。

关键词: 南通 第六产业 日韩经验 现代农业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职工绩效考评方法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科研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的难点是考核,立足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际,探索给定指标体系下的职工绩效考核方法。具体地说,将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按性质分为定性和定量2类,分别设计其考核方式。在定性指标考核中,引入模糊数学的相关概念,对定性指标进行数字化处理,使之定量化。还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明模糊测评考核的数字化过程。最后指出绩效考核应根据科研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考核方式;尤其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平台,从根本上提高绩效考核的效率。

关键词: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 职工 绩效 考核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中使用悬浮絮团发生装置(对照组未使用),设置空白对照组、芽孢杆菌(Bacillus sp.)组、产纤维素酶菌组、共同添加组,检测养殖环境中水质指标、细菌数量和对虾生长指标,评估添加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芽孢杆菌组、产纤维素酶菌组、共同添加组的氨氮浓度在实验前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中后期,亚硝态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物絮团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添加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能促进生物絮团的形成,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浓度。芽孢杆菌组、共同添加组水体中芽孢杆菌数量显著大于对照组、产纤维素酶菌组(P<0.05);芽孢杆菌组、产纤维素酶菌组、共同添加组的弧菌数量在实验后期都低于对照组,对虾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换水比例较对照组低30%。结果表明: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的添加,能增加和维持水体中芽孢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改善养殖环境,促进对虾生长,提高对虾产量,降低饵料系数。

关键词: 甘蔗渣悬浮颗粒 芽孢杆菌 凡纳滨对虾 环境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曲病、水稻穗颈瘟防治药剂筛选及其协同防治技术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防治稻曲病、水稻穗颈瘟高效、安全的药剂及探讨两病协同防治的效果,对戊唑醇等多种杀菌剂进行了水稻穗期防治稻曲病、穗颈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氟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及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稻曲病、穗颈瘟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分别为83.56%~88.32%和78.61%~90.93%。三环唑、稻瘟酰胺、稻瘟灵等杀菌剂对穗颈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达89.68%~90.66%。在孕穗末期使用戊唑醇主治稻曲病,兼治穗颈瘟;在破口期使用嘧菌酯主治穗颈瘟,兼治稻曲病,对稻曲病、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可达87.87%和85.98%。为此,生产上可根据两病的防治适期及两病发生趋势预测,选择对两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药剂及药剂组合,在水稻孕穗末期和破口期至齐穗期合理施用,可达到协同防治两病的目的。

关键词: 穗颈瘟 稻曲病 药剂筛选 协同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