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四种种衣剂在高粱上的应用效果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解决目前高粱生产中存在的种子芽势弱、出苗不整齐、出苗情况波动大等问题,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4种具有代表性的种子处理剂开展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格芙微生物菌剂(杂粮拌种专用微生物菌剂)和德力拌(杂粮种衣剂)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高粱种子处理剂,前者在苗期长势和增产方面作用更明显,后者在出苗率上表现更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探究水稻生产中的适宜施氮量,以龙稻18、龙稻6014,龙稻21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一定范围内,3个品种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162.5 kg·hm-2时,产量最高.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在3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在各施氮水平内差异均不显著;垩白粒率、垩白度在3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龙稻18在N1 (97.5 kg·hm-2)、N3 (162.5 kg·hm-2)水平间差异显著,龙稻6014在N2 (130.0 kg·hm-2)、N3水平间差异显著.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在3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食味评分在3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龙稻18、龙稻6014的食味评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N3水平时食味评分最高,在N1、N3水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蒙东经济区绿色植保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面临的挑战与发展
《生物安全学报 》 2019 CSCD
摘要:东北—蒙东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五盟市,是我国东北地区对外经贸、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我国粮食生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农业管理水平和灾变应对能力相对滞后,多种重要入侵性和迁飞性有害生物在东北省区间和与其接壤的国家间重叠或交替发生,导致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量。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上述问题势必日益突出,如何保证东北省区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是我们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重点阐述了东北—蒙东地区全链式有害生物预警、智能化监测和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拟整合东北—蒙东地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优势力量,重点联合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国家植物保护机构、科研人员及技术推广人员共建东北—蒙东地区国际植保联盟,构建农业安全生产的生态屏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北亚经济带 农产品国际贸易 有害生物入侵 综合治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探析马匹饲养中繁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兽医导刊 》 2019
摘要:本文对马匹饲养过程中,繁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公马精液品质、输精方式、母马饲养管理水平以及排卵时间等方面,通过明确繁殖率的影响因素,可在实际饲养中加强关注,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马匹的繁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