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福建星火科技12396手机应用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摘要:为给农业科技人员服务三农提供一个信息服务平台,以互联网为基础,整合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数据库、"12396"专家热线电话、专题网站和手机客户端软件,建立福建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体系。重点介绍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客户端软件"福建星火科技12396手机应用系统"主要功能实现、安装方法与应用实例。系统的初步应用的效果显示,该系统实现科技信息的实时和交互传播,拓展了农业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的手段,有助于提高农技推广效率。

关键词: 星火科技 12396 智能手机 Androi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策思考——基于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实施的分析

台湾农业探索 2016

摘要:青年科技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提升相关领域基础研究水平的专项基金,在培养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在总结和分析2009—2012年间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实施情况、取得成效与存在问题等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福建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 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科技人才 培养 福建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乌龙茶中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分析测试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乌龙茶中5种氨基甲酸酯农药(速灭威、异丙威、仲丁威、残杀威和抗蚜威)同时测定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正己烷-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提取后,通过400 mg PSA/400 mg C18/1 200 mg Mg SO4的Qu ECh ERS试剂盒进行净化,Rxi-5 Sil 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进行分离,串联质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5种农药在各自的线性范围(速灭威和残杀威为5~500μg/kg,异丙威、仲丁威和抗蚜威为1~500μg/kg)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在5,20,10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速灭威和残杀威的平均回收率为77.5%~95.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1%~6.1%,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1μg/kg和5μg/kg;在1,20,10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异丙威、仲丁威和抗蚜威的平均回收率为79.5%~102.5%,RSD为2.0%~8.2%,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2μg/kg和1μ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满足乌龙茶样品中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分析要求。

关键词: 乌龙茶 Qu ECh ERS 氨基甲酸酯农药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小鳞茎抽薹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百合抽薹调控机理,以自繁的百合小鳞茎‘Siberia’为材料,分析小鳞茎在抽薹前后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经双向电泳分离,共得到差异表达蛋白质点21个。11个蛋白质点获得MALDI-TOF-TOF-MS的鉴定,其中包含2个伴侣蛋白质、4个参与能量代谢的蛋白质、1个胁迫诱导表达的c DNA产物、3个百合花中的c DNA片段和1个未知蛋白质。结果表明,在百合抽薹过程中,参与能量代谢的蛋白质表达量受到调控,为抽薹过程准备能量或重新合成储能物质;分子伴侣蛋白质或胁迫诱导蛋白质的表达量发生变化,是百合植株应对低温春化的生理反应。

关键词: 百合 小鳞茎 抽薹 差异表达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种球活力改良外源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为了提高百合种球活力研究的系统性,从种球活力外源改良技术研究的有关进展入手,包括种球品质复壮技术、采后处理技术和播前处理技术等三大方面,系统阐述组织培养、脱毒、扦插、种球更新、提纯复壮、冷藏处理和播前处理的理化调节技术等应用进展,认为这些外源技术的应用直接受品种、类型、状态、环境、处理等因素影响,改良效果存在差异,建议百合种球外源改良技术的研发应用宜依托种质创新、种球活力生理等基础研究,形成较为完备的种球品质精准改良技术的研发体系,以推动中国百合种球国产化繁育工作健康发展。

关键词: 百合 种球活力 外源技术 种质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乳杆菌R23冻干保护剂的优选

中国食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对植物乳杆菌R23菌体细胞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的冻干保护剂,为高活力菌剂的制备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均匀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获得适宜的冻干保护剂成分与配比。结果与结论:植物乳杆菌R23的冻干保护剂配方:甘油2.5%,谷氨酸钠1.0%,苹果酸钠2.2%,海藻糖1.0%,山梨醇1.0%。在此条件下细胞存活率达95.3%,菌体含量7.71×1011cfu/g。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R23 冻干保护剂 配比 细胞存活率 菌体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智能温室基质栽培不同品种番茄和草莓硝酸盐残留的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摘要:采用智能温室基质栽培技术,对6个番茄品种和4个草莓品种的果实硝酸盐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最低的是金石王1号番茄154.76mg·kg~(-1)·FW,最高的是闽胜草莓405.43mg·kg~(-1)·FW,但均低于可生食标准(432mg·kg~(-1)·FW),符合生食果蔬的要求;番茄的硝酸盐含量均低于草莓的硝酸盐含量;番茄和草莓各品种间的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椰糠基质栽培及其营养液配方,对控制番茄和草莓硝酸盐的含量积累是可行的。

关键词: 基质栽培 番茄 草莓 硝酸盐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不同陈化时间普洱茶香气成分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

摘要:目的测定不同陈化时间普洱茶的挥发性组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SPME-GC/MS)测定18个普洱茶挥发性物质。结果从18个普洱茶中共鉴定出98种挥发性物质,包括14种甲氧基酚类、11种醛类、15种醇类、13种酮类、4种酯类、2种呋喃类、2种含N化合物、35种碳氢化合物及2种其他类物质。陈化时间短(4年)的普洱生茶中醇类(31.01%)和碳氢化合物(22.92%)含量高,甲氧基酚类化合物含量低(1.3%),具有明显的晒青毛茶香气特征。陈化时间长(≥25年)的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聚成一类,这类普洱陈茶甲氧基酚类化合物含量高(7.52%~39.17%),且不同陈化时间的普洱茶样本之间香气特征相似,仅通过香气无法推断其陈化时间。结论本研究为消费者正确认识和收藏普洱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普洱茶 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门百合试管鳞茎培养体系的建立

武夷科学 2016

摘要:以百合新品种木门(Conca D'or)的种球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百合试管鳞茎培养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鳞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1)BA+0.1 mg·L~(-1)NAA+0.1 mg·L~(-1)2,4-D,其诱导率达到95%;膨大培养最适蔗糖浓度为50-70 g·L~(-1);采用分切膨大后的试管鳞茎的鳞片进行增殖培养,平均增殖倍数为7.2;移栽成活率达98%以上。

关键词: 木门百合 试管鳞茎 膨大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台科技竞争力比较分析与提升策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摘要:通过比较闽台R&D人力资源、经费投入等方面,反映两地科技竞争力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福建R&D投入与产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福建科技竞争力的对策:(1)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强化激励措施;(2)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3)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强化制度创新。

关键词: 闽台 R&D资源 SCI-E论文 专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