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杜鹃红山茶CaAPX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杜鹃红山茶CaAPX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在模式植物烟草中所起的抗寒、耐热作用,为今后山茶花抗逆育种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山茶花同源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同源克隆和3’,5’-RACE技术,从杜鹃红山茶嫩叶组织中克隆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命名为CaAPX,基因全长1 097 bp,开放阅读框753 bp,编码250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杜鹃红山茶7种组织和温度胁迫下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APX基因在杜鹃红山茶7种组织中均得到表达,但表达水平不一,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未成熟果实>嫩叶>花苞>叶芽>种胚>花瓣>花芽,其中,未成熟果实中的表达量是其它组织的2.6811.44倍;温度胁迫处理8 h后该基因呈上调表达,CaAPX基因表达量分别是0 h的3.49和2.67倍。CaAPX基因转化烟草分析表明,过量表达CaAPX基因后,APX活性提高了2.58 4.09倍,抗坏血酸(As A)含量提高了2.673.56倍,并且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抗寒、耐热能力也获得提高。[结论]通过过量表达CaAPX基因能够提高烟草植株的抗寒、耐热性,为山茶花抗逆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基因克隆 温度胁迫 表达分析 转基因烟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白沙绿茶的抗氧化活性及其酚酸类组成的HPLC-MS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DPPH体系、ABTS体系和Oyaizu法对白沙绿茶的甲醇提取物、7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利用HPLC-MS对活性较高的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特征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沙绿茶3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呈浓度效应关系。其中3种提取物中以70%乙醇提取物对DPPH和ABTS清除能力最强,而还原力则弱于水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通过HPLC-MS从70%乙醇提取物中得到24个酚类物质,其中15个酚类物质被鉴定为新绿原酸、花旗松素-3-O-芸香糖苷、绿原酸、隐绿原酸、去甲氧基姜黄素、表儿茶素、山奈酚-3-O-芸香糖苷、花旗松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双己糖苷、Di-O-咖啡酰奎宁酸、槲皮素、山奈素-3-O-戊糖苷、牛蒡子苷、杨梅素和山奈素。

关键词: 白沙绿茶 抗氧化活性 特征成分 HPL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杏叶枯病对叶片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苏省东台国有林场健康银杏树和感染叶枯病银杏树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叶片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期从生理代谢角度认识和评价银杏叶枯病病害。结果显示,以健康银杏树健康叶(JSJY)为对照,叶枯病银杏树病害叶(BSBY)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显著降低(P<0.05),但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BSBY与叶枯病银杏树健康叶(BSJY)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与JSJY和BSJY相比,BSBY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分别降低了18.78%和13.93%(P>0.05)。由此可见,银杏叶枯病会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抑制叶片光合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害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从而降低叶片的品质,危害银杏树的生长。

关键词: 叶枯病 银杏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生理特性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猕猴桃叶果营养元素动态及其相关性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江苏丘陵地区猕猴桃树体营养状况和果实膨大规律及其相关性,为该地区猕猴桃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实现丰产优质栽培的目的。【方法】以不同生长期内‘红阳’猕猴桃为材料,基于硝酸-盐酸-高氯酸消煮萘-ICP法测定叶片和果实中元素P、K、Ca、Mg、Fe、Mn、Cu、Zn和B的含量,硫酸-双氧水消煮-萘氏比色法测定元素N含量。采用游标卡尺测定果实纵横径变化。【结果】在‘红阳’猕猴桃生长期内,元素Ca、P、Mg、Zn、Mn、B、Cu在叶片中含量呈上升趋势,在果实中为下降趋势;元素N和Fe在果实和叶片中含量为波状变化但总体上为下降趋势;仅元素K果实含量高于叶片含量。‘红阳’猕猴桃果实在5-6月份为快速膨大期,其后稳定缓慢增大直至成熟。叶片内部、果实内部、叶片-果实间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果实膨大-叶片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普遍的显著相关性。【结论】掌握江苏丘陵地区猕猴桃发育期矿质元素动态需求的变化趋势,结合元素间的拮抗和协同关系以及果实膨大与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合理施肥,达到丰产优质栽培的目的。

关键词: 猕猴桃 矿质元素 果实膨大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元分析方法评估食品加工对叶菜中农药残留的作用

中国食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元分析方法获得食品加工对特定种类蔬菜中农药残留作用的响应比值,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加工因子;方法:通过数据库中文献搜索、数据采集、元分析计算,获得特定食品加工对叶菜中农药残留作用的响应比值及相关参数;结果:研究中所取数据具有同质性,食品加工中自来水洗、乙酸水洗、食盐水洗、次氯酸钠水洗、漂烫、清炒、微波对叶菜中农药作用的响应比值分别为0.45,0.45,0.54,0.15,0.76,0.27,0.99,其中次氯酸钠水洗和清炒对降低叶菜中农药残留具有较好的效果,微波处理效果最差。乙酸水洗与自来水洗相比去除农药的作用没有增加,食盐水洗作用反而有所降低。置信区间数据显示漂烫和微波处理具有降低以及增加农药残留的可能性;结论:上述食品加工方法均对叶菜中农药残留具有一定降低作用,所获得的响应比值可作为加工因子用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可指导叶菜安全消费。

关键词: 元分析 食品加工 农药 叶菜 加工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草炭配制基质对草莓高架育苗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颊原种苗为试材,研究不同草炭配制基质对草莓高架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有机质含量和EC值较高草炭配制草莓育苗基质,有利于草莓植株生长,繁育子苗数多;繁育的子苗定植于大田后,草莓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高、可滴定酸含量低、产量高。

关键词: 草莓 草炭 高架育苗 基质配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含不同个数基序肽聚糖锚钩蛋白与纳米抗体融合表达对GEM颗粒结合活性的比较

畜牧与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比较3种含不同个数基序肽聚糖锚钩蛋白(protein anchor,PA)的结合活性。首先应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得到含有1个、2个和3个自溶素基序(Lysin Motif,Lys M)基因片段的PA、PA2与PA3;然后应用含纳米抗体(nanobody,Nb)基因的重组质粒p ET-28a(+)-Nb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获得目的蛋白;最后将可溶性的PA-Nb、PA2-Nb、PA3-Nb融合蛋白与GEM(Gram-positive enhancer matrix)颗粒结合,经Western blot与SDS-PAGE进行结合鉴定与结合活性比较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裂解后可溶性的融合蛋白PA-Nb、PA2-Nb、PA3-Nb都能与GEM颗粒结合,PA2-Nb与GEM颗粒的结合活性明显好于PA-Nb,PA2-Nb的表达量和可溶性明显优于PA3-Nb,PA2-Nb与GEM颗粒的结合活性与PA3-Nb相当。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完善乳球菌外壳-蛋白锚钩展示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锚钩蛋白 原核表达 GEM颗粒 结合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蚓粪和益生菌互作对土壤性状、菠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两种益生菌(巨大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分别与化肥和蚓粪配施,研究了蚓粪和益生菌配施对设施蔬菜地土壤化学性状、酶活性及菠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养分条件下与单施化肥相比,蚓粪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及p H值,降低速效钾、铵态氮含量及EC值,有利于土壤脲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提高,有效改善菠菜品质;与单施蚓粪相比,益生菌与蚓粪配施不仅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蔗糖酶活性,还增加了土壤EC值,提高了菠菜可溶性糖、蛋白及维生素C含量,且解淀粉芽孢杆菌配施蚓粪还增加了菠菜产量;而益生菌配施化肥对菠菜产量增加和品质改善效果不及益生菌配施蚓粪效果显著。综合比较两种益生菌和蚓粪配施效果,以蚓粪配施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土壤性状改善和蔬菜产量、品质提高效果最好。

关键词: 菠菜 蚓粪 益生菌 产量 品质 土壤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个水稻品种苗期高温胁迫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种子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拟克隆cDNA-AFLP技术筛选的1个水稻高温差异表达片段,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该基因在不同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该片段为Os07g0620200基因,产物为水稻中的热激蛋白N端的DnaJ结构域。定量分析表明,各处理均促进了该基因的表达,推测该基因是水稻的一个胁迫相关基因。2个品种比较,黄华占中该基因的表达量始终高于双桂1号,表明黄华占比双桂1号在逆境中有更好的耐受性。

关键词: 基因表达 高温胁迫 荧光定量PCR 水稻 苗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质炭添加量对伊乐藻堆肥过程氮素损失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高温堆肥中氮素损失的有效控制技术,研究以生物质炭为添加剂对伊乐藻与稻草混合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的影响,通过静态高温好氧堆肥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即:CK(不添加生物质炭)、5个生物质炭不同添加量处理(以CK为基础,生物质炭添加量分别为CK堆体干基质量的6%、18%、30%、42%、54%),监测了伊乐藻与稻草混合堆肥过程中堆温、氨挥发速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添加生物质炭可以提高堆温、延长高温期天数、缩短堆肥周期,堆肥周期减少天数与生物质炭添加量呈极显著的对数曲线相关(P<0.01);添加生物质炭可以显著降低堆肥过程中的氨累积挥发量(P<0.05),但与CK相比,生物质炭添加量为6%、18%处理的氨累积挥发量分别增加了26.58%、6.34%,同时,氮素损失率亦高于CK处理;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率与生物质炭添加量关系密切,呈显著的一元三次曲线相关(P<0.05),生物质炭的适宜添加量为27.11%~45%;根据不同影响因子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对堆肥体氮素损失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全氮、铵态氮、有机碳。

关键词: 堆肥 温度 生物质炭 伊乐藻 氮素损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