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遗传模型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控制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基因遗传规律,以茎秆穿刺强度存在显著差异的2个糯玉米自交系组配的P_1、P_2、F_1、BC_1、BC_2、F_26个世代为试验材料,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茎秆穿刺强度遗传以主基因遗传为主,BC_1、BC_2、F_2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0.24%、53.58%、50.95%,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19.34%、30.33%、36.42%,主基因+多基因总遗传率为83.62%,两者在控制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遗传特性上都具有重要作用,环境因素对茎秆穿刺强度影响较小。这一研究结果为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性状的基因定位和育种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二棱大麦农艺、籽粒和品质性状的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江苏二棱大麦表型性状特征及其相关性,以1989年以来江苏省审定/认定的32份二棱大麦品种(系)为材料,在江苏沿海地区对其3个农艺性状(株高、穗长、穗粒数)、7个籽粒性状(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长厚比、宽厚比、千粒重)和6个品质性状(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农艺、籽粒和品质性状中,籽粒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小,变化范围为3.91%~9.13%;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最高,变化范围为8.56%~36.21%。经相关性分析,同类性状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的较多,而不同类别性状间较少;穗长、穗粒数和籽粒长宽比在不同育种阶段的大麦品种(系)间差异显著。通过综合聚类分析,32份大麦品种(系)被分成三类,三类品种(系)间株高、支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淀粉含量差异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多菌灵在啤酒加工过程中的残留量变化
《农药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啤酒加工过程中多菌灵残留变化进行研究,建立了大麦、干麦芽、麦糟、协定麦汁、定型麦汁和啤酒中多菌灵残留的检测方法。运用Qu ECh ERS方法,大麦、麦芽和麦糟样品用6 g无水硫酸镁和1.5 g醋酸钠提取,150 mg无水硫酸镁、50 mg C_(18)和50 mg PSA净化;协定麦汁、定型麦汁和啤酒样品用去离子水稀释后经C_(18)固相萃取柱净化。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结果表明:在0.01~0.5 mg/kg添加水平下,多菌灵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2%~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定量限为0.01 mg/kg。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得多菌灵在各样品中的残留量分别为:大麦1.99 mg/kg、麦芽2.71 mg/kg、麦糟0.41 mg/kg、协定麦汁1.37 mg/kg、定型麦汁1.34 mg/kg和啤酒0.12 mg/kg。样品经糖化、煮沸和发酵后,其中的多菌灵残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加工因子分别为0.51、0.98和0.089,其中发酵过程对多菌灵的去除率最高。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菌灵 啤酒 加工过程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秋葵新品种苏秋葵1号
《中国蔬菜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苏秋葵1号平均单株结荚37.5个,单荚质量9.6 g,荚长7.3 cm,嫩荚五角形,颜色绿,适口性好。高产田块嫩荚平均产量达1 150.0kg·(667 m~2)~(-1)。适宜江苏省沿海地区种植。黄秋葵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荚口感润滑,风味独特,汁液中含有果胶、多聚半乳糖、半乳聚糖、阿拉伯聚糖和黄酮等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和钙含量较高,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矿质元素与维生素等,有保护肝脏肠胃、补肾和抗疲劳的功能,能增强人体防癌、抗癌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黑点米形成原因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试验研究了水稻黑点米形成的原因。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98%杀螟丹可溶粉剂浸种杀灭种子中越冬干尖线虫,收获后调查各小区收获稻子中干尖线虫数量及黑点米率,初步明确了水稻黑点米形成是由于干尖线虫的刺吸引起。通过干尖线虫接种,收获的稻子出现黑点米症状,并从黑点米中分离到干尖线虫,进一步证明干尖线虫危害是导致黑点米形成的主要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5年苏北地区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是水稻和小麦上重要的害虫,化学防治是目前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防治措施,因而了解其抗性动态非常重要。对江苏苏北5市(淮安、宿迁、盐城、连云港和徐州)10个种群的飞虱进行了抗药性监测;此外,在室内筛选出了对白背飞虱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配方。结果显示:褐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和噻嗪酮产生高至极高水平抗性,而对烯啶虫胺则处于敏感至敏感下降阶段;褐飞虱对毒死蜱产生低水平抗性、中等水平抗性和高水平抗性分别占20%、70%、10%。白背飞虱对吡虫啉、噻嗪酮和毒死蜱的抗性存在地域性差异,而对噻虫嗪和异丙威则较敏感。灰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和异丙威均处于敏感状态阶段,对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此外,室内对白背飞虱的复配筛选研究表明,丁烯氟虫腈和噻嗪酮有效成分比例为1∶5、1∶10、1∶15、1∶20时,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阳光玫瑰”葡萄的引种表现及省力化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葡萄品种"阳光玫瑰"引入江苏镇江的种植表现,并从园地选择、搭建棚架、挖定植坑、选择合适的栽培基质、定植、水分管理、"■"形整形修剪、无核化处理技术、土壤管理技术、防鸟网覆盖、摘叶、套袋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省力化栽培技术,旨在为阳光玫瑰生产提供依据。本技术符合阳光玫瑰品种的生长习性,栽培管理简便,劳动强度显著降低,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方便快捷,标准化程度高,可机械化采收,干净美观,适宜观光采摘,可在阳光玫瑰葡萄的产业化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我国蔬菜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现汇总国内近20年所发表的100余篇与蔬菜重金属污染相关的文献,对不同地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程度以及不同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差异分别进行比较;并对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和蔬菜重金属污染成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铅(Pb)、镉(Cd)、铬(Cr)等重金属是我国蔬菜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工业发达地区的蔬菜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严重;叶菜类蔬菜比根茎类和果实类蔬菜较易被重金属污染。同时,阐述了防控蔬菜重金属污染的相应对策,指出我国须要加大对叶菜类蔬菜重金属的防控与检测,以及合理选择非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蔬菜生产的重要性,为全面了解我国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以及防控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