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流行性腹泻临床报告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上海某猪场于1993年三月下旬,发生一起猪流行性腹泻,临床比较特殊,我们对该病的发生情况及有关防治作了一些观察和试验,现报告如下.一、猪场简况该场原为传统式养猪,相对集中(季节)产仔,三、四月份为产仔高峰.为改革生产工艺,实行分段饲养、流水线生产模式,进行了猪群分档大调整.饲料也由原来的人工自混料改用全价规范化工厂生产的系列饲料,在调整理顺后5天暴发了此病.现场猪群结构为:公猪19头 空腹母猪27头 断奶仔猪141头哺乳母猪61头 肉猪、后备母猪765头怀孕母猪128头 哺乳仔猪716头


肉用鹧鸪生产成本分析
《中国家禽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肉用鹧鸪生产前景、研究建立肉用鹧鸪产供销一条龙生产体系的可行性,同时也为能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肉禽,上海市农科院畜牧所试验场与上海市友宁畜禽研究所于1993年5—11月合作,试行生产肉用鹧鸪。现将生产成本分析如下,以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鸡新城疫的一种新的嗉囊病变
《中国家禽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1994年第一季度,我临床诊断室接收的禽病病例中,病毒性传染病以鸡新城疫(ND)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居多。ND多呈速发嗜内脏型病变。令人感兴趣的是,除典型病变——腺胃粘膜、乳头出血和肠粘膜出血、溃疡外,从剖检的几十个病例中,我们发现,有五例的嗉囊粘膜出现类似鹅口疮的病变。轻轻刮去嗉囊内的饲料,可见粘膜轻度水肿、增厚,表面布满粟粒大的黄或白


蕈菌深层培养产物对食品腐败菌的抑菌力测定方法比较
《食用菌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抑菌力是指抗菌活性物质对其作用菌的抑制程度。在不同的学科中通常又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如抗生素的抑菌力称为效价。测定抑菌力的方法有物理学、化学、理化和微生物学等四大类。微生物学方法又分为稀释法、比浊法和扩散法三种,其中扩散法又有垂直扩散和平面扩散之别。本文就平面扩散的四种操作方法进行比较,旨在选择一种既简便又准确的操作程序。


速溶性多维素在肉鸡饲养中的应用
《中国家禽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速溶性多维素在肉鸡饲养中的应用朱彩英,翁志龙(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试验场201106)在畜禽生产上脂用性维生素A、D、E加工成速溶型添加在饲料中,机体吸收快,效果好。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和方法详见表1,所用的多种维生素添加剂试验组为上海延安制药厂...


肉仔鸡饲料中添加有机钛饲喂效果试验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前言 自然界中普遍存在钛及其化合物,在空气、水、土壤中都有存在,土壤中含有量达到400ppm,所以植物的根、茎、叶中都有存在,豆科植物的根瘤部位钛含量高于其他部分。 人体内也含有钛,约15mg,在0.015-0.11ppm之间。钛在大鼠体内加快含硫氨基酸的转化,特别有利于生物色素的合成,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有利于黄色到红色素的表达,可以使黑色素发生受阻,钛对动物体是有益的元素。 我所自1991年开始进行氨基酸螫合钛的饲喂研究,共进行了二批不同梯度的饲养效果试验。


一起雏鸡暴发新城疫病的诊断和采取措施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市某一大型肉鸡场,今年初饲养一批肉鸡,其中一棚一万余羽雏鸡,于16日龄时突然发现少数几只张口伸头呼吸,继后死亡,并迅速蔓延全棚,造成90%左右的死亡.由于初期表现为呼吸症状,曾被误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根据高度发病死亡情况,24日龄时收集了6只死鸡和6只活鸡通过实验室进一步诊断,确诊为鸡新城疫病.并对同群其它三棚鸡采取隔离消毒和紧急免疫接种,降低了其它三棚鸡的发病死亡.


红霉素硫氰酸盐水溶剂饲喂试验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用红霉素硫氰酸盐水溶剂作肉鸡饲料添加剂,在生产现场条件下,观察该药物的安全性以及促生长、防病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一)药物:红霉素硫氰酸盐水溶剂(下称红霉素水溶剂),上海第二制药厂研制,批号:9002001,红霉素含量5%。 (二)动物:1日龄AA肉鸡1000羽,购自上海县梅陇种禽场。在梅陇陇西大队饲养场饲养。出壳第二天分组,并开始试验。试验过程中于10日龄接种鸡新城疫疫苗、鸡痘疫苗;17日龄接种法氏囊疫苗;30日龄复种鸡新城疫疫苗。饲料系大江公司311、312肉鸡料。 (三)分组及处理:分为四组。各组鸡均在同一间饲养棚中分组饲喂。记录各组情况,于第46天称重。试验自1990年2月22日起至4月7日止。 第一组:260羽。饮水中含红霉素水溶剂125-31.2ppm(前20天125ppm,后25天31.2ppm),连续45天;


对一个玉米双重标记新突变基因(os)的染色体定位和初步遗传研究
《遗传学报 》 1993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一套16个玉米B-A染色体易位的系列材料,和一套11个由wx基因标记易位断点的第9染色体相互易位材料,测定了一个新发现的玉米隐性突变基因os(opaque-small germ)所属的染色体。两个结果相互印证,证明该基因位于第2染色体短臂。os基因具有产生不透明胚乳和小胚面的双重遗传效应,是一个良好的遗传标记。这一特性有可能用来检查异雄核受精或定向受精的存在和比数。os基因除缩小种胚体积之外,也显著地降低胚中的含油量以及整个子粒的含油量,所以可视为控制玉米子粒含油量的一个主效基因。在高油遗传背景下和低油遗传背景下,os基因引起含油量降低的比数大致相当,表明该基因与控制玉米油分含量的多基因系统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重叠的互作效应,但os基因对玉米油分的主要脂肪酸组成无太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