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大麦黄花叶病抗源的转育与利用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用多棱高抗大麦黄花叶病(BaYMV)品种,二棱耐BaYMV品种作抗源,配制成5个类型(Ⅰ、Ⅱ、Ⅲ、Ⅳ、Ⅴ)79个组合,选择700个品系,1982-1988年先后在病圃进行抗BaYMV鉴定。结果表明,培育抗BaYMV二棱品种,除利用免疫或高抗六棱品种外,尚可用耐病二棱品种作抗源。以“8-2”六棱作抗源的Ⅰ型组合中育成了沪麦8号,以77-130、如东早3选盐选③两个耐病二棱品种作抗源的V型组合中,育成了沪麦10号,在生产上获得了大面积推广。从育种上支持了BaYMV存在多基因数量遗传的论点。转育成的42个抗病品系的穗数、粒数、粒重分别比感病对照种增加17.6%、12.3%、97%,平均增产49%。由于生产上病田严重度的差异,为使抗病品种广泛应用,既要提高抗病性,又要在丰产性上超过对照种,在病田种植需增产60%以上。11月份降雨量少,下旬温度在9℃以下,不利于BaYMV发生。在上海地区播种期提早到10月底或,11月初,播后增加田间水分,有利于转育和获得可靠的鉴定结果。

关键词: 大麦;大麦黄花叶病;抗源转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木霉纤维素酶CBHII基因的分子克隆

真菌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以噬菌体lambda EMBL3 DNA为载体,通过克隆绿色木酶(Trichoderma viride)高分子量基因组DNA的部分酶解片段,并将重组分子进行体外包装后侵染Escherichia.coli K802,由此构建了绿色木霉基因文库。以李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纤维素酶CBHII基因的末端片段为探针,用轮迥噬菌斑原位杂交从文库中筛选出CBHII基因的阳性克隆5个,随机取其中3个克隆用上述探针作斑点杂交,结果进一步证明克隆了全长或近全长的绿色木霉CBHII基因,用李氏木霉CBHI基因的末端片段探针作斑点杂交,结果提示CBHI与CBHII基因的末端序列之间无同源性存在。从斑点杂交的阳性克隆中提取DNA,酶切鉴定插入片段的长度,并克隆于质粒pUC19,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获得了含绿色木霉CBHII基因的重组质粒pCBHII-14。

关键词: 木霉 纤维二糖水解酶 基因文库 分子杂交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球皇等抗鸡球虫药对人工感染鸡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克球皇(马杜拉霉素)是马杜拉放线菌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可干扰球虫生活史中的早期阶段,通过选择性地与金属离子结合造成球虫不能生长的环境,导致球虫的新陈代谢紊乱而死亡.是九十年代新型、高效抗球虫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厌氧消化液对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活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中国沼气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用厌氧消化液处理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结果表明:厌氧消化液对土壤中的Cu有强活化作用,对Mn有较强的活化作用,对Zn的活化作用与很弱。当土壤pH高于厌氧消化液时,厌氧消化液对Fe有很强的活化作用;反之,厌氧消化液中的Fe选入土壤固相。厌氧消化液对土壤微量元素的活化可能以螯合作用为主,氧化还原作用为辅。这种活化作用及其自身所携带的微量元素可能对刺激作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厌氧消化液,土壤微量元素,活化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增温发酵剂中TM_1产生的几种酶的特点

食用菌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双孢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它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完全由培养料提供,但培养料中的大部分原料蘑菇菌丝不能直接利用作为营养源和能源,首先要通过堆制发酵打破培养料中一些原有基质结构并部分转化为有机复合物,而这一系列的物质及能量变化过程与堆制发酵过程中形成的微生物菌丝向胞外分泌多种酶又密不可分。因此,在了解蘑菇的营养需求基础上进一步对堆制发酵过程中酶的特点进行研究,能使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制备适合于蘑菇生长的培养料,为了更好地阐述生物增温发酵剂中的微生物TM_1,在培养料堆制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蘑菇高产的理化原因,我们避开了培养料中的其他微生物类群,而单一对生物增温发酵剂中的微生物TM_1,所产生的几种酶进行了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法国的食用菌科研生产简况

食用菌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中法科技合作协定,应法国农科院邀请,由农业部组织的考察组一行3人,于1993年9月24日至10月5日对法国食用菌的科研、生产和加工进行了考察。先后参观了法国农科院波尔多食用菌研究所、cuma中型堆料厂、champico蘑菇罐头加工厂、索梅尔皇家蘑菇公司、梅耶蘑菇种植场、法国蘑菇技术中心以及索梅尔蘑菇博物馆,并分别同法国食用菌所所长Oliver先生、法国农科院国际关系部科研处长Rene LESEL先生及国际关系部BORDIER女士,就双方蘑菇科技方面进一步合作的前景进行了讨论。通过考察,使我们对法国的食用菌科研、生产、加工的情况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达到了考察的目的。 一、食用菌生产基本情况 法国食用菌生产始于17世纪中叶,当时巴黎附近的农民利用采石后的山洞(坑道),略加修整种植双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田四种鳞翅目幼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田间株内分布

植物保护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研究了不同层次甘蓝叶片对四种鳞翅目幼虫(菜粉蝶、小菜蛾、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取食特性的影响。随着叶片成熟度提高(内层→外层),四种幼虫的存活率和生物量积累均逐渐下降,发育历期和总取食量均逐渐增加,但在低、高龄幼虫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田间,低龄幼虫株内分布通常与其卵的株内分布相一致,而高龄幼虫均集中分布在植株中部以内叶片上;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低龄幼虫表现明显的趋边性,高龄幼虫却表现明显的趋中性。作者讨论了叶片营养状况、害虫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其它环境因素对四种幼虫田间株内分布的综合影响。

关键词: 甘蓝 鳞翅目幼虫 取食 株内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糠栽培灵芝试验

食用菌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名贵的药用菌,具有多种药理功能。笔者在松江佘山采集野生灵芝(简称佘灵)若干,经组织分离后获得纯培养,于1992、1993年用金针菇菌糠进行了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双低油菜原生质体培养高效成株体系的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甘蓝型单低和双低油菜为材料,对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无菌苗可提高原生质体活力。不同下胚轴部位对原生质体的得率及分裂频率均有影响。用琼脂糖包埋法,在不含NH4NO3及KNO3,而加有丝氨酸和谷氨酰胺的Km8P培养基上培养原生质体获得了高频率再生愈伤组织。在M+BA1mg/L分化培养基上两周后得到芽的分化,转至MS+NAA0.1mg/L+生根粉0.1mg/L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得到生长良好的完整植株。

关键词: 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原生质体培养,琼脂糖包埋法,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增温发酵剂对稻秸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食用菌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蘑菇培养料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及生化过程,由于蘑菇菌丝更容易利用堆制发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有机复合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菌体蛋白等,因此在了解蘑菇的营养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利用生物增温发酵剂堆制发酵过程中的营养成分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使我们有目的地配备原材料,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备适合于蘑菇生长的培养料,达到高产优质栽培的目的。众多的有机复合物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统称为木质纤维素)的变化显得最为重要,它们的变化影响着其他有机复合物的形成,还影响着培养料中的微生物的类群和数量、全碳全氮、可溶性碳氮、可溶性糖、无机盐以及蘑菇原基形成决定因素之一的碳氮比的变化。因此着重讨论了生物增温发酵剂对木质纤维素变化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