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产优质抗病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玉两优28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两优2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与玉米远缘杂交选育而成的温敏不育系玉S与自育恢复系N28组配而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具有中迟熟、分蘖力强、株型理想、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品质优、抗病性好等特点。介绍了玉两优28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管理及制种技术要点。


香蕉枯萎病菌fga1基因克隆及其多样性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11 CSCD
摘要: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是引起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其中1号生理小种(Foc1)侵染粉蕉品种,而4号生理小种(Foc4)则危害粉蕉和香牙蕉品种。为探讨Foc1和Foc4致病性差异的遗传基础,本文根据已经公布的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radicis-lycopersici)基因组序列,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离到一个重要的致病基因——fga1,比较了不同区域Foc1和Foc4fga1基因cDNA和gDNA序列的差异。结果表明Foc1中fga1基因保守性很强,含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蛋白产物含353个氨基酸;所研究材料中Foc4fga1基因80%都有2个转录本,小转录本与Foc1fga1一致,而大转录本第三个内含子由于可变性剪切使得其成为外显子,预测编码一个372个氨基酸的多肽;来自海南三亚的Foc1和Foc4的fga1基因gDNA和cDNA长度分别为1286bp和1092bp,相似性均为100%。


中草药抑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中药材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草药中的抑菌成分,其结构类型涉及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有机酸,醌类,多糖类和鞣质等化合物。本文就近年来中草药抑菌活性成分及其抑菌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韭菜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抑制作用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研究(英文)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Foc4)及巴西香蕉(AAA)和广粉1号粉蕉(ABB)为材料,研究了韭菜对Foc4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韭菜粗提取液能显著抑制Foc4菌丝的生长,孢子的萌发。透射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韭菜对Foc4菌丝细胞结构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并对其孢子有极高的杀灭作用。大棚盆栽接菌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韭菜处理的巴西香蕉(AAA)枯萎病发生率下降80.0%,病情指数减轻88.9%,韭菜处理的广粉1号粉蕉(ABB)枯萎病发生率下降60.0%,病情指数减轻75.0%。试验结果表明,韭菜对Foc4具有高度的抑制作用,并对香蕉枯萎病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


2010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共有12个新品种参试,设汕油523为对照种,七省区11个试验点承担本年度试验。12个参试新品种中,8个品种干荚果产量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4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泉花551、航花2号、闽花9号和汕油25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粤油52比对照种增产达显著水平;莆花23、龙花243和贺油11比对照种增产,但未达显著水平。湛油82比对照种减产,减产不显著;桂花771、花育23号和仲恺花9号减产达极显著水平。


我国花生加工产业现状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生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介绍了我国花生加工利用现状,尤其是在花生油、花生蛋白、花生食品、花生副产品及药用方面的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影响我国花生加工业发展的因素,为未来花生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稻纵卷叶螟2010年的一次迁飞过程及其虫源分析
《昆虫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年6月10-12日,我国华南、江南南部稻区出现了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的大范围同期突增。为了明确此次同期突增的虫源性质,进一步揭示稻纵卷叶螟大规模降落的大气动力学机制,我们利用HYSPLIT轨迹分析平台、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和气象图形软件GrADS,对稻纵卷叶螟的迁飞过程及大气背景场进行了个例研究。结果表明:(1)粤北大范围的稻纵卷叶螟突增以外地迁入种群为主,部分为本地繁殖种群;(2)西南低空急流为稻纵卷叶螟的远距离迁飞提供了运载气流,稻纵卷叶螟迁飞种群的集中降落是降雨造成的,主降区位于雨区边缘的曲江、紫金、佛冈等地区,降雨区的空间分布直接导致了曲江、南雄地区降虫量的巨大差别;(3)稻纵卷叶螟迁入峰的主要虫源地分布在广东西南部稻区,6月上旬以阳春为代表的虫源地的双季早稻进入扬花灌浆期-乳熟期,叶片营养恶化,稻纵卷叶螟处于成虫盛发期,存在为粤北大规模迁入提供虫源的可能。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迁飞 虫源性质 低空急流 轨迹分析 虫源地


高产抗病杂交水稻‘天优673’的选育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引起植物遗传性的变异,快速地选育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开展了航天育种新方法研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空间诱变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673’,它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等特点。并用恢复系‘福恢673’与不育系‘天丰A’配组育成了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天优673’,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突出、抗稻瘟病、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制种产量高等优点。在福建省2年区试中,平均产量7.09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5.3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5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29%,福建省区试稻瘟病室内鉴定2年均表现抗(R),2010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空间诱变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成功育成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