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中国马铃薯病虫害检测技术标准解析

中国马铃薯 2019

摘要:在马铃薯生产加工过程中,病虫害严重危害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通过有效的技术检测可以提前预测病害发生情况,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病害的发展,降低损失,保障效益.对病虫害检测方面28个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梳理,结合标准中的检测技术,针对不同病害特点,解析病害最适用的检测手段,以便为生产中马铃薯病虫害检测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 马铃薯 病虫害 标准 检测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现状及应对策略

黑龙江科学 2019

摘要:分析了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如筹资风险、投资风险。介绍了应对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的策略,即通过支持亚投行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安全保障,了解所投资国家和地区的税制及优惠政策,规避由于政治和社会动荡给企业带来的融资风险,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为企业提供资金来源,以应用筹资风险;利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区为对外投资企业提供服务,直接在投资国家和地区建厂,避开贸易壁垒,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和财务预警机制,从而应对投资风险。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现状 应对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轮作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土壤常年风沙侵蚀,土壤质量不断恶化,玉米大豆轮作和玉米连作深翻秸秆还田是当地生产中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农田土壤生态的两种生产模式。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玉米大豆轮作、玉米深翻秸秆还田种植模式和玉米连作处理对比,研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玉米生长发育指标和产量,评价两种种植模式技术效果。结果表明,轮作处理显著增加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显著降低土壤容重10%左右,提高土壤孔隙度8%,对土壤物理结构改善具有良好作用。深翻秸秆还田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26%~32%,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能够显著降低土壤pH值0.4~1.2个单位,提升西部半干旱区地力,改善西部土壤盐碱化。深翻秸秆还田处理更有利于玉米拔节和抽丝期根长生长,有利于茎粗和穗干重的形成,对玉米产量具有显著增产作用。

关键词: 玉米 种植模式 土壤肥力 团粒结构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快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步伐,助力白酒产业发展

酿酒 2019

摘要:白酒企业建设原料基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利于实现原料的自我控制,既可保证原料的品质及可追溯性,又可保证原料的安全和质量,更是对于酿酒企业一个扩大宣传、扩大影响的举措,有利于推动酿酒产业发展。

关键词: 原料 基地 建设 助力 白酒 产业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龙麦59及配套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19

摘要:龙麦59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小麦育种研究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是利用龙94-4081/小冰32杂交组合,采用生态派生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小麦。2018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种植。

关键词: 龙麦59 强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杂交粳稻研究的发展策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促进黑龙江省杂交粳稻的发展,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及黑龙江省杂交粳稻的研究概况,阐明了制约杂交粳稻发展的主要问题,即杂交粳稻产量竞争优势不明显,杂交粳稻配制组合的生态适应范围狭窄,杂交粳稻稻米品质表现不佳,杂交粳稻制种产量和纯度有待提高.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确定杂交亲本的亲缘关系,采用多熟期亲本双优组合改良杂交粳稻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米质,培育高异交特性不育系提高制种产量,应用分子技术进一步提高杂交粳稻育种效率.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发展策略 杂种优势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肥浓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促进玉米高产优质栽培,以先玉335为材料,硅肥浓度设置4个梯度,即0,100,200和400 mg·L-1,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硅肥对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叶面喷施硅肥浓度的增加,玉米株高、茎粗和产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当硅肥喷施浓度为200 mg· L-1时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株高增加10.42%,茎粗增加20.33%,产量增加6.22%,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穗粗、百粒重、秃尖长、行粒数和穗粒数差异显著,穗长和穗行数差异不显著;品质性状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油分、粗蛋白质和粗淀粉含量随着叶面喷施硅肥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喷施浓度为200 mg·L-1时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66.44%、25.23%、6.62%、4.23%和7.02%.可见,叶面喷施硅肥有利于提高玉米籽粒品质和产量,生产中推荐喷施浓度为200 mg·L-1.

关键词: 玉米 硅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不育系和保持系萌发期耐盐性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选育高粱耐盐品种,用1.7%的NaCl溶液对51对稳定的高粱不育系和保持系进行了盐胁迫培养,通过研究其萌发期种子发芽率、相对盐害率与盐浓度之间的关系,明确高粱成对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的耐盐特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保持系的耐盐性比不育系的耐盐性要好。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耐盐特性不是完全一致的,不能简单的用A的抗性来表示B,反之亦然。

关键词: 高粱 不育系 保持系 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丽格海棠外植体组织培养的研究

中国林副特产 2019

摘要:以丽格海棠的叶片、叶柄和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适宜丽格海棠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不同部位外植体不定芽分生的最佳培养基、继代增殖的培养基和组培苗的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率:叶片>茎段>叶柄,叶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mg/L TDZ+0.1mg/L 2,4-D或MS+1mg/L 6-BA+0.1mg/L TDZ,叶柄的最佳培养基为:MS+1mg/L 6-BA+0.1mg/L TDZ,茎段的最佳培养基:MS+1mg/L TDZ+0.1mg/L 2,4-D或MS+1mg/L 6-BA+0.1mg/L TDZ;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2mg/L 6-BA+0~0.1 mg/L NAA;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比为MS+0.1~0.3mg/L IBA。

关键词: 丽格海棠 不定芽再生 培养基 外植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研究态势分析

中国稻米 2019

摘要:为了解近20年水稻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1999—2018年水稻领域已发表的文献.结果表明,1999—2018年水稻领域发表文献数量共计136384篇,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韩国发表文章数量位居世界前5位,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水稻研究所是发表文章数量位居世界前5的研究机构;发表文献数量居前3位的期刊是《PLoS ONE》《Pland and Cell Physiology》《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这些论文主要研究学科是农业、植物学、食品科技等,研究热点集中于水稻基因组学、抗性、品质等方面.

关键词: 水稻 文献计量学 研究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