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浅谈如何通过科学知识加强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及其安全性的认识

农民致富之友 2018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转基因越来越普及和受到重视,社会各界对于转基因问题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本文针对这一点进行详细的探讨,从科学的角度来增进公众对于转基因生物及其安全性的了解,以提供给业内有关人士和业外公众一些启发性的指导,致力于为转基因的科学发展贡献一丝微薄的力量。一、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播让公众认识转基因毋庸置疑,转基因作物商品化应用和种植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已经被全球近一亿农民应用这项技术的热情,以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全粉、玉米粉和小麦粉复合馒头制作工艺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改善馒头营养结构及口感,解决马铃薯成本升高问题并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将马铃薯全粉和玉米粉加入到小麦粉中制成混合粉馒头,研究了不同比例和制作方法对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面粉占比70%、马铃薯粉占比10%、玉米粉占比20%,或面粉占比70%、马铃薯粉占比20%、玉米粉占比10%时,感官评价分数较高。当酵母添加量为0.6%,首次发酵时间4h,二次发酵时间30~40min,3种混合粉馒头的感官品质最佳。

关键词: 马铃薯全粉 玉米粉 高筋面粉 馒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溉方式对两个马铃薯品种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两个抗旱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和克新1号)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的生长、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对马铃薯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隔沟交替灌溉区的植株株高和叶面积高于常规灌溉区和固定隔沟灌溉区。隔沟交替灌溉提高了干旱胁迫应答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而反映胁迫受害程度的丙二醛(MDA)浓度均低于常规灌溉和固定隔沟灌溉处理。在隔沟交替灌溉条件下,克新1号的产量比常规灌溉提高了3.84%,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提高了35%。荷兰15号的产量与常规灌溉没有显著差异,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提高了28%。由此得出,在马铃薯生产中应用隔沟交替灌溉技术具有较大的节水增产潜力,其中克新1号是水分利用效率高、抗旱性强的品种。

关键词: 隔沟交替灌溉 固定隔沟灌溉 马铃薯 生理特性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胁迫下水稻苗期根数和根长的QTL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盐、碱胁迫条件下,分析水稻苗期的根数和根长并定位其QTL位点,为水稻的耐盐性和耐碱性的遗传机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以盐碱敏感水稻品种东农425与强耐盐碱水稻品种长白10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为作图群体,在盐胁迫140 mmol/L的NaCl和碱胁迫0. 15%Na_2CO_3的处理条件下,以正常浇灌为对照,进行水稻苗期时根数和根长的测定,利用QTL IciMapping v3. 3软件的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分别对盐、碱胁迫和对照条件下水稻的根数和根长进行QTL分析。检测到18个加性效应QTL,在第1,2,3,4,5,7,8,9和10染色体上,LOD值为2. 01~3. 35,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6. 02%~20. 06%。自然条件下,检测到4个与根数相关的QTL,qNRN7-2贡献率最大,为12. 46%,未检测到根长相关的QTL。在盐胁迫下,共检测到5个与根长、根数相关的QTL,qSRN3的贡献率最大,为20. 06%。在碱胁迫下,共检测到与根数和根长相关的3个QTL,qARN2的贡献率为12. 99%; qARL3和qARL5的贡献率分别为7. 04%和8. 88%。共检测到4个自然条件与盐胁迫差值的根数和根长相关的QTL,其中,qNSRN8-2和qN-SRL1贡献率较大,分别为14. 01%和14. 12%。在自然条件与碱胁迫的差值条件下,共检测到2个与根长、根数相关的QTL,分布在3,10号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与根数相关的QTL,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qN-ARN3,贡献率为6. 02%;检测到1个与根长相关的QTL,位于10号染色体上的qN-ARL10,贡献率为7. 45%。在盐胁迫和碱胁迫条件下,水稻苗期的根数和根长都受到明显影响,相对于盐胁迫,水稻对碱胁迫更为敏感。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碱胁迫 根数 根长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农业与技术 2018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并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逐渐开始在农业发展领域中进行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技术推广 互联网平台 国民经济 病虫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机收玉米新品种嫩单19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18

摘要:嫩单1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于2009年以自育自交系N8924为母本、自育自交系N792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高产、优质杂交种。该品种在适应区生育日数127d,需≥10℃活动积温2600℃,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和适应性广及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201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适宜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

关键词: 玉米 嫩单19 选育 机械化收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蒜芥茄SsUBC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从蒜芥茄中克隆得到泛素E2结合酶UBC基因编码区序列,命名为SsUBC,登陆Gen Bank,编号:MF872897。SsUBC基因编码区全长859 bp,编码272个氨基酸。进行进化树分析,SsUBC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番茄和马铃薯等茄科植物有较近的亲缘性。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SsUBC基因在蒜芥茄各器官表达特征和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镉,高温,干旱,盐和脱落酸)根部和叶片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SsUBC基因表达在不同器官中具有差异性,且叶片中表达量最高。非生物胁迫处理后叶片中SsUBC基因表达变化比根部中更为显著,除盐胁迫外,其它四种处理条件下该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根部,其中高温胁迫下表达量升高变化最为显著。除盐胁迫外,叶片中基因的表达均为上调趋势,而干旱胁迫下根中该基因表达为下调趋势。综上,SsUBC基因在蒜芥茄响应镉(1 h)、高温(1 h)、干旱胁迫(1 h)时的应答较为迅速,其次为脱落酸(9 h),且响应部位为叶片;而在盐胁迫(12 h)下应答相对较为迟缓。

关键词: 蒜芥茄 SsUBC 克隆 表达分析 非生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俄罗斯阿穆尔州大豆胞囊线虫研究现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本文概述了大豆胞囊线虫的病原和症状、俄罗斯阿穆尔州大豆胞囊线虫的发生规律、寄主和危害及防治方法方面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今后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阿穆尔州 发生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肠杆菌ABC转运体研究进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BC转运体是整合膜蛋白,穿过细胞膜转运物质,其广泛分布于细菌、真菌和真核生物体内。最近发表的ATP酶结构域、底物结合蛋白及全长转运体的晶体结构[1]对我们认识转运体的分子结构提供了新的依据。生物信息学方法可确定大肠杆菌的所有转运体以及它们与其它已知转运体的关系,本文就从已经获得的结构数据及构象推测主要集中对大肠杆菌ABC转运体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ABC转运体 大肠杆菌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续施用生物炭对黑土基础理化性质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施用生物炭对东北黑土基础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基于黑龙江地区的6年定位试验,测定了试验土壤的基础理化性质。试验共设4个处理:CK(单施氮磷钾肥)、B2.25(氮磷钾肥+2250 kg hm~(-2)a~(-1)生物炭)、B4.5(氮磷钾肥+4500kg hm~(-2) a~(-1)生物炭)和SR(氮磷钾肥+每两年10500 kg hm~(-2)玉米秸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结果表明:生物炭能降低黑土0~10 cm土壤容重并提高0~1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0~20 cm黑土的pH、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以及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生物炭尤其对黑土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的提升幅度最大,且均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B4.5处理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53.0%和39.0%。总体来看,施用生物炭能提高耕层黑土的有效肥力,且能缓解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的下降趋势。

关键词: 生物炭 黑土 基础理化性质 土壤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