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高粱品种合杂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18

摘要:合杂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2018年经农业部种子管理局认定的中早熟高粱品种。经2015-2016年2年多点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达到568.96kg。平均株高166cm,穗长25cm,子粒大而饱满,千粒重26g,红壳,中紧穗,适应性广,并具抗旱、耐贫瘠、丰产、稳产等特性,适宜在黑龙江省哈尔滨、三肇、大庆及绥化等无霜期在115d以上地区,或相似的生态区域种植。

关键词: 高粱 合杂1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粳稻品质指标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08个粳稻品种为试材,测定糙率等25项品质指标,运用差异性分析和相关分析探索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结果表明:25项指标中变异系数超过10%的共有10项。相关性分析共得到300个相关系数,其中在0.05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的为31个,在0.01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的为69个。因子分析提取了9个公因子,解释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0.78%。应用系统聚类方法将所有指标聚成8类,包括粳稻的淀粉特性、成熟度、营养品质、籽粒特性、蒸煮品质、粒型特征、颜色特征和碾磨品质。综合分析最终确定8项粳稻品质代表性指标,即消减值、长宽比、垩白度、蛋白质、糙米白度、直链淀粉、千粒重和整精米率。本文旨在为粳稻品质评价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粳稻 品质指标 差异性 相关性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大豆新品种绥农4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中国农技推广 2018

摘要:绥农48是集高油、抗病、高产、广适应性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大豆品种。该品种紫花,尖叶,亚有限结荚习性,百粒重20g左右,中抗灰斑病,脂肪含量21.55%,蛋白质含量38.71%,生育日数117天,需≥10℃活动积温2 300℃,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11.5 kg,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8.1%。

关键词: 绥农48 高油 高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抗旱品种的筛选与鉴定

中国稻米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水资源短缺现象加剧及干旱灾害时有发生的情况,采用田间直接鉴定法,对黑龙江省第二、第三积温带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进行抗旱性筛选与鉴定。结果表明,绥粳3号、绥粳8号、绥粳18、龙粳31等4个品种抗旱性较好;影响水稻抗旱性的第一主因子为4叶1心期根系活力,第二主因子为分蘖盛期根系活力,第三主因子为有效穗数,第四主因子为穗粒数,第五主因子为强势粒灌浆速率,第六主因子为播抽历期。

关键词: 水稻 抗旱性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重度退化羊草草地深耕翻植被重建技术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探寻严重退化羊草草地的合理建植方式,提高草地的耐刈性和稳定性,选取6种改良措施,即围栏封育、松土补播羊草、深耕翻种植羊草、深耕翻种植无芒雀麦、深耕翻种植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深耕翻种植紫花苜蓿分析重建组合群落生产力,评价重建效果。结果表明:各重建措施对退化草地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的改良效果,深耕翻种植羊草改良草地3~4年后,其植被盖度可达90%,鲜草增产率可达60%以上,增产达到5 194.65kg·hm-2,且植被类型丰富。

关键词: 草地退化 耕整 植被重建 生产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模式

中国林副特产 2018

摘要:为了研究寒地水稻直播的高产栽培模式,选用龙粳31和牡丹江28为试验品种,采用撒播和条穴播两种播种方式,分别以芽种子量100kg/hm2、125kg/hm2、150kg/hm2为3种播种量进行直播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播种方式对产量的作用都极显著,播种量对产量的作用显著,播种方式×播种量互作对产量的作用显著,品种×播种方式互作对产量的作用显著。试验中龙粳31×撒播×播种量150kg/hm2模式产量最高,综合考虑寒地的生态特点,认为寒地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模式是当地主栽的中等分蘖型水稻品种×撒播×播种量150kg/hm2。

关键词: 寒地水稻直播 品种 播种方式 播种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大庆的表现及其育种意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表型评价是鉴别高产、优质和抗逆性优良大豆资源的必要步骤。为更好利用东北大豆种质资源,2012-2014年在大庆农科院将搜集到的东北地区各育种单位现存的361份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系)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重复内分组试验设计,对4类13个农艺、品质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大庆表现为:全生育期121 d(94~134 d)、蛋白质含量40.68%(36.66%~45.33%)、脂肪含量20.68%(15.77%~22.90%)、蛋脂总量61.36%(57.08%~65.45%)、百粒重17.48 g(9.69~28.42 g)、株高66 cm(33.1~96.2 cm)、主茎17节(9.76~24.00)、分枝1.25个(0.0~7.4)、倒伏1.4级(1.0~4.0)。(2)大庆地区适合熟期组(MG)为MG0和MGⅠ,更趋向于MGⅠ,两熟期组内品种的各性状平均值与东北大豆种质群体的总平均值相近。MG000~MG00组生育期较短,未能充分利用当地生态气候资源,品质性状与MG0~MGⅠ相差不大;而株高、产量性状表现较MG0~MGⅠ偏低(如株高低约20 cm,地上部生物量低约1.2 t/hm2)。MGⅡ~MGⅢ品种则大多未能充分成熟,导致其他性状表达不正常。大庆地区未来大豆改良的主要方向是适合的熟期组(MG0~MGⅠ)、高产、高蛋白兼顾高脂肪含量,应重视耐逆性。从资源群体中优选出一批用以改良大庆大豆性状的不同熟期组亲本,为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东北春大豆 熟期组 农艺品质性状 遗传变异 育种潜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霜霉菌对氟吗啉的抗药性风险研究

北方园艺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丙烯酰胺类杀菌剂氟吗啉具有高效环保、对作物及人畜安全、农用成本低等优点,在生产中广泛使用。为明确黄瓜霜霉菌对氟吗啉的抗药性,采用离体叶盘漂浮法测定了我国广东省、湖北省、江苏省、山东省、北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8个省份13个黄瓜主产区69个黄瓜霜霉病菌株对氟吗啉的敏感性及抗性水平。结果表明:黄瓜霜霉菌对氟吗啉的EC_(50)为0.217 2~2.464 3μg·mL~(-1),EC_(50)平均值为0.728 2μg·mL~(-1)。供试的69个菌株中有2个敏感菌株、60个低抗菌株和7个中抗菌株,无高抗菌株。除山东省的供试菌株对氟吗啉的抗性风险较高以外,其余省份对氟吗啉抗性风险相对较低。总体来说,黄瓜霜霉菌对氟吗啉尚处于低抗阶段。

关键词: 黄瓜霜霉菌 氟吗啉 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薄皮甜瓜3层覆盖避雨栽培技术

中国瓜菜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省薄皮甜瓜以露地地膜覆盖爬地栽培为主,遇到雨季病害发生严重,品质下降,上市时间集中从而造成价格低,农民经济收入受损。为了推动当地薄皮甜瓜生产,总结介绍了薄皮甜瓜3层覆盖避雨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地膜覆盖和2层拱棚覆盖的栽培结构,小拱棚前期能有效地抵抗低温,保温增温。中后期降雨量增多,大拱棚能够有效地躲避过多雨水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病害发生,提高甜瓜果实品质和产量。

关键词: 薄皮甜瓜 3膜覆盖 避雨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液对大豆生育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明确沼液对大豆生育状况及产量的影响,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喷施不同浓度沼液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沼液增加叶绿素SPAD含量,提高大豆根瘤数与根瘤重,更大程度地增加大豆的生物产量及百粒重,进而提高大豆产量。其中20%处理为最佳效果,叶绿素SPAD含量增加2.1,地上部鲜重增加0.4g·株~(-1),干重增加0.29g·株~(-1),地下部鲜重增加1.7g·株~(-1),干重增加0.41g·株~(-1)。根瘤数增加3.6个·株~(-1),株高增加0.67cm·株~(-1),根长增加0.07cm·株~(-1)。百粒重增加0.88 g,大豆产量达1 806.0kg·hm~(-2),增产率为7.79%。

关键词: 沼液 大豆 产量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