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三唑酮、福美双复配包衣对春小麦病害的作用效果

种子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将生产上应用的单一杀菌剂福美双 (非内吸性杀菌剂 )和三唑酮 (内吸性杀菌剂 )进行复配 ,结合成膜技术 ,发挥两种类型杀菌剂的优点 ,寻找低成本、高效果的最佳配比组合 ,应用于生产。五种三、福复配比例 1∶ 11~ 1∶ 12在带菌春小麦种子试用 ,其中 1∶ 4比例出苗安全 ,对小麦根腐病、腥黑穗和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81.0 %、94 .1%和 94 .7% ,增产6 0 .9% ,与单独使用三唑酮效果接近 ,且成本相对较低。

关键词: 三唑酮 福美双 春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化肥利用现状及对策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当前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不同地区农作物的化肥用量及比例、施肥方法、施肥制度及化肥使用现状 ,查明了障碍化肥利用率提高的限制因素 ,指出了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技术与措施 ,以达到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及增强作物抗逆性的目的。表 5 ,参 6。

关键词: 化肥利用 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稻曲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植物保护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 2年田间抗性鉴定明确 ,不同水稻品种 (系 )稻曲病发病程度不同 ,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系 )有牡粘 3号、岛光、龙盾 90 -5 4 7、雪光、牡 84 0、哈 97-893、牡 19等 2 0份 ;较为感病的品种有组培 2 0、88-11、秋田 2号等 10份。田间药剂防治试验明确 ,在水稻孕穗期 ,喷施 30 %琥胶肥酸铜和 1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 5kg/hm2 ,防治稻曲病效果达 90 %以上 ,对水稻安全无药害

关键词: 水稻稻曲病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鉴定结果

大豆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是从 1987- 2 0 0 0年 14年间对黑龙江省各大豆育种单位育成的新品系在进入区试或生试阶段统一进行抗灰斑病鉴定。对供试的 6 38份大豆品系鉴定结果表明 ,高抗品系 5 5份 ,抗病品系 80份 ,中抗品系 2 10份 ,感病和高感品系 30 3份。对鉴定结果进一步分析看出 ,1994年以前的大豆新品系抗病性明显好于 1994年以后的 ,1994年以前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的百分率分别为 2 2 .7%、11.2 %、2 9%、37% ;1994年以后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为 0 .2 %、11.5 %、38.7%、4 9.6 % ,其中高抗材料所占比例明显下降 ,中抗和感病材料所占比例明显上升。

关键词: 大豆新品系 灰斑病 鉴定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蜡蚧轮枝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温室白粉虱致病性的研究

植物保护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引进的 6个蜡蚧轮枝菌的生长、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和对温室白粉虱若虫侵染致病性的研究表明 ,6个菌株在 10~ 30℃下均可生长 ,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 2 5℃ ,但菌株间存在显著差异。菌株V4和V5产孢量显著高于其他菌株 ,14d的产孢量分别为 2 6× 10 9个 /皿和 2 3× 10 9个 /皿。菌株V4和V1的菌落直径累计增长量和日增长量显著地高于其他菌株 ,分别为 4 3 7、2 85mm和 4 3 1、2 84mm。温度对孢子的萌发影响较大 ,15℃时孢子萌发缓慢 ,萌发达 90 %以上时需 2 4h ,2 0~ 30℃下菌株V2 孢子萌发速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 ,10h萌发率达 90 %以上 ,30℃下 ,菌株V6萌发速度明显延缓。对温室白粉虱若虫的致病性 ,菌株间存在一定的差异。V2 、V4接菌后第 5天若虫死亡率分别为 70 2 %和 6 3 5 % ,综合其菌丝生长、产孢量、萌发率和致病性表明 ,菌株V2 和V4可作为生物制剂的生产菌株

关键词: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生物学特性 蜡蚧轮枝 致病性测定 白粉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纹枯病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0~ 2 0 0 0年首次对寒地水稻纹枯病进行了初步研究 ,明确佳木斯地区水稻纹枯病始发期为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盛发期为 7月中旬至 8月上旬、停止蔓延期为 8月中、下旬。病害水平扩展高峰期为 7月中旬至 8月上旬 ,垂直扩展高峰期为 7月下旬至 8月中旬 ,防治最佳时期为分蘖末期。采用人工接种和自然感病两种方法对 4 86份材料进行鉴定 ,筛选出抗源材料 11份 ;鉴定耐病品种 5份 :牡丹江 2 1、品鉴 1、品鉴 3、松 94 -7、龙粳 5号 ;在自然感病条件下 ,病害级别与空秕率、千粒重、产量损失率成显著相关

关键词: 寒地水稻 水稻纹枯病 耐病性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棚油豆角间种早甘蓝技术

北方园艺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我国发展黑加仑生产的机遇和挑战

北方园艺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乐田特(Radiant-S)防除春大豆田杂草效果评价

大豆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在春大豆苗 2片复叶期 ,禾本科杂草 3 -5叶期 ,阔叶杂草株高 5 -7cm时施药 ,6.5 %乐田特乳油对大豆田的稗草、藜、本氏蓼、反枝苋、龙葵、香薷、卷茎蓼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有良好防效。虽然对大豆叶片可造成接触性药害斑 ,但在 1周后即可恢复正常 ,不影响大豆后期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 ,对大豆安全。适宜用药量为 6.5 %乐田特乳油 1 65 0 -1 80 0ml/hm2 。

关键词: 乐田特 春大豆 防除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绥农18

作物杂志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