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谷子新品种嫩选1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子新品种嫩选16系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于1988年以龙谷25为母本,以85-5937为父本杂交经4代分离选拔而来,当年代号为925-393。于200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嫩选1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龙粳11的选育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粳11(龙育96-17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第二育种研究室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丰产等优点,2002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全剂R-28725保护玉米免受绿磺隆药害的机理

植物保护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盆栽和田间小区模拟条件下,测定了安全剂R-28725对玉米的株高和株鲜重的影响,确定了玉米体内GSH及其支链氨基酸的变化。结果发现:当绿磺隆的使用量为2.5、5、10g/hm~2时,R-28725能够明显提高玉米株高、株鲜重,混喷的效果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在绿磺隆的使用量为5g/hm~2时,使用R-28725混喷处理,玉米的产量为对照的101.68%。R-28725能够直接提高玉米幼苗中体内谷胱甘肽(GSH)含量,在绿磺隆浓度为1μg/kg,使用R-28725浸种处理,玉米幼苗中体内GSH含量增加27.83%,说明R-28725能够诱导绿磺隆与谷胱甘肽的轭合,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关键词: R-28725 绿磺隆 谷胱甘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能型日光温室冬春茬西芹高效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推广品种脂肪、蛋白质含量地理分布的研究

大豆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地分析了黑龙江省 195 1- 2 0 0 0年 5 0年 2 0 0个育成大豆品种的脂肪、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 ,脂肪含量最高的是 6 0年代和 70年代 ,分别为 2 1 6 7%和 2 1 2 0 % ,最小为 90年代为 2 0 0 3%。2 0 0个品种平均脂肪含量为 2 0 74 % ,蛋白质含量平均为 4 0 2 5 %。进一步分析 195 1- 2 0 0 0年不同生态区育成的 172个品种认为 ,脂肪、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地理分布现象。西部干旱区为高脂肪区 ,北部高寒区为低脂肪区 ;高蛋白质区在南部黑土区和东部低湿区 ,低蛋白区在西部干旱区。这种明显的地理分布现象为大豆优质品种的区域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大豆 脂肪含量 蛋白质含量 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大豆的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Bt基因导入大豆品种。对132株D1代植株进行PCR检测,得到5株阳性转化植株。再将获得的5株D1代阳性转化植株的种子放在温箱中发芽,提取DNA进行检测,结果得到2株D2代稳定遗传的阳性转化植株。用X-Glue溶液对转Bt基因132株D1代植株进行检测,结果没有发现阳性反应。另外,本实验还采用荧光制片方法从植物组织结构的角度证明利用花粉管通道方法导入外源基因的可行性,并提出花粉管通道方法操作的最佳时间为授粉后6~20h。

关键词: 大豆 花粉管通道技术 Bt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酸渍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北方园艺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大豆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窄行密栽培是一项引自美国的大豆增产新技术 ,经消化、吸收、改造 ,已形成大垅窄行密植、小垅窄行密植、平作窄行密植三种栽培模式 ,在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推广 ,一般可增产 2 0 %以上。已累计推广 6 7万hm2 ,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大豆窄行密植由于缩小了行距 ,扩大了株距使植株分布更均匀合理 ,增加了绿色面积 ,改善了受光条件 ,特别是改善了中、下层受光条件 ,是该项技术增产的生理基础。此项技术的主要内容是抗倒伏半矮秆的品种 ,深松深施肥 ,有效地使用除草剂技术和适于窄行密植的播种机械

关键词: 大豆 窄行密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蒿在高浓度CO_2条件下对干旱胁迫的反应

气象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人工模拟试验方法研究毛乌素沙地沙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油蒿在高浓度CO2 条件下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 ,不同程度的土壤干旱胁迫使油蒿生长与生物量下降 ,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负面影响 ;大气中CO2 浓度升高对油蒿的生长发育起到“施肥作用” ;虽然在高浓度CO2 条件下发生土壤干旱胁迫对油蒿的影响也是负效应 ,但CO2 的“施肥效应”依然存在 ,“施肥效应”的生理机理是CO2 浓度升高提高了光合作用速率。

关键词: 土壤干旱胁迫 CO2浓度 油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以色列的花卉发展谈我国花卉育种

中国种业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