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大豆豆荚光合作用结构体系的观察

电子显微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农 4 0、黑农 4 1和黑农 37为材料 ,应用解剖学和电镜分析技术 ,对开花后始荚期 (R3)、结荚期 (R4 )、鼓粒初期 (R5)、鼓粒期 (R6 )、生理成熟期 (R7)等各期的豆荚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1)大豆豆荚由外、中果皮和内果皮组成 ,其中前两部分与叶片相似 ,具有一套完整的光合作用结构系统 ,即外果皮的表皮与叶片表皮结构相似具表皮毛和气孔 ;整个中果皮由 10余层薄壁细胞组成 ,内含叶绿体 ,为同化组织 ,在同化组织中间分布着发达的输导组织系统 ;(2 )随着豆荚的生长发育 ,同化组织的形态、大小及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本文还对豆荚的光合特性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大豆 豆荚 光合作用 结构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克单10号及其应用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1997年以KL3为母本,以HR30为父本杂交育成玉米新品种克单10号(见封3图片),2003年春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原代号为克731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水分含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维管束系统分化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土壤水分含量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对4种类型稻的维管束系统分化结果和维管束系统与农业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不足对稻秆及秆中维管束的影响是相互的:稻秆的发育情况影响了维管束变化,同时维管束的变化影响了稻秆的发育,最终影响营养物质从根部、叶部向籽粒运输,从而使结粒数、稔实率、千粒重、产量下降。4种生态型水稻维管束系统与一次及高次枝梗数目、结粒数、千粒重等有类似的相关性,而且水分不足时反应出相同的结果,说明土壤水分对维管束系统的分化有很大的影响,水分不足将使维管束面积变小,维管束比增大,从而使产量变小。

关键词: 农艺性状 维管束 土壤含水量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冷地区园林绿化反季节植树技术

林业科技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生长季节移植树木成活率低、质量差、越冬死亡率高等问题 ,提出选择树种、改变常规植树方式、创建配套的移动式苗圃技术措施 ,解决了园林绿化即时效果存在的技术问题 ,并延长了城市园林绿化时间

关键词: 寒冷地区 反季节植树 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种衣剂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黑龙江省种衣剂研究、开发现状以及市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未来剂型的改进 ,以及与其它农业技术措施配合使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表 4 ,参 4。

关键词: 种衣剂 发展现状 前景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8种除草剂对大豆的安全性及药害研究初报

植物保护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8种除草剂对大豆安全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适用于大豆田使用的几种除草剂中 ,广灭灵、施田补和氟乐灵在推荐剂量下应用对大豆安全 ;精禾草克、拿捕净和威霸使用推荐量或加倍量对大豆均安全 ;赛克、速收、乙草胺、都尔和普乐宝在正常剂量和正常气候条件下对大豆安全 ,药后低温多雨或土壤湿度大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药害 ;豆磺隆、宝收、阔草清、2 ,4 -滴丁酯作土壤处理时对大豆安全 ,而作茎叶处理时会产生药害 ;茎叶处理剂虎威、杂草焚、克阔乐、利收、普施特、金豆等 ,正常剂量下也有产生药害 ,但可以恢复正常生长 ;而百草敌、2甲 4氯、玉农乐、宝成、百农思、伴地农和阿特拉津等非适用于大豆田的除草剂 ,使用正常剂量就能使大豆产生相当程度的药害甚至死亡

关键词: 杂草防治 除草剂 安全性评价 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菜三大主要病害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

北方园艺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阐述目前黑龙江省白菜生产中发生的三大病害种类,并对每一病害的典型症状加以描述,较全面地提出了每一病害的防治对策,目的是为植保推广人员提供识别病害的依据,为白菜生产者提供良好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 发生危害 症状特点 防治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优良种质在育种和生产上的贡献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优良种质是育成新品种的关键,如何筛选和利用优良品种资源是当前育种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我们多年的育种实践,初步筛选出配合力高、遗传力强的优良亲本材料二份,即绥农4号与合丰25;这两个品种曾经是黑龙江省两大主栽品种。同时以这两份材料为直接和间接亲本,育成了黑龙江省主推的第一大品种绥农1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秆大豆合交98-1667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稻米碾磨品质区域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生产水稻主栽品种碾磨品质和活动积温指标为依据 ,首次研究了我国东北全区域范围内稻米碾磨品质指标的区域变化规律。结果是 :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际之间糙米率稳定性最大 ,整精米率稳定性最小 ,精米率介于两者之间。整精米率发生规律可以用直角三角形图示形象说明。针对其规律和特点提出了提高水稻碾磨品质的具体技术对策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东北地区 碾磨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