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盐度对养殖大麻哈鱼血液生化指标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盐度对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血液生化指标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为摸索大麻哈鱼海水养殖条件奠定科学基础.[方法]用人工配制的4组不同盐度(0(S0),8(S8),16(S16),24(S24) g/L)的水养殖大麻哈鱼,6周后尾静脉取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解剖取胃、幽门盲囊和肠道,分别测定各类消化酶活力.[结果]大麻哈鱼血清渗透压、Na+、Cl-和Mg2+含量均随盐度的升高呈现上升趋势且幅度较大,S16、S24组与S0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中各种蛋白含量均随盐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S16组含量最高,S0组含量最低.S16组血清中葡萄糖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最高,而S8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最高.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随盐度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峰值均出现在S16组;而尿酸浓度随盐度升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S8组最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肌酐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盐度升高逐渐下降;而尿素氮浓度与之相反,随着盐度升高逐渐上升.试验结束时S8、S16和S24组大麻哈鱼各类消化酶活力均低于S0组,胰蛋白酶活力在肠道中最高,胃蛋白酶活力在胃中最高,而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在幽门盲囊中最高.[结论]大麻哈鱼通过自身调节作用使其具备较广的盐度适应范围,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建议适宜的水体盐度为8~16 g/L.

关键词: 大麻哈鱼 盐度 血液生化指标 消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用AIS计算中西太平洋延绳钓渔船捕捞努力量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渔船捕捞行为和捕捞强度空间高分辨率的估计可以作为海洋资源管理和生态脆弱性评估的重要信息。为识别远洋延绳钓渔船作业状态,该文基于2017年10-11月中西太平洋延绳钓渔船卫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和捕捞日志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学习方法,构建了中国中西太平洋延绳钓渔船捕捞作业状态(捕捞/非捕捞)分类模型。通过计算模型分类准确率、精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来评价模型对渔船作业状态分类能力。结果表明,模型训练数据的准确率为95.24%(Kappa系数为0.9),验证数据的准确率为93.85%(Kappa系数为0.87)。采用构建好的模型识别2017年10月和11月中西太平洋延绳钓渔船共计125624条AIS记录数据,模型准确率在83.3%(Kappa系数为0.67)。2017年10、11月所有数据分类精确率为82.33%,灵敏度为88.32%,特异度为77.27%。渔船主要作业空间在168°E~173°E,12°S~18°S,有3个明显的作业强度较高区域。基于SVM模型和日志记录的捕捞强度信息在空间上相关性很高(r>0.98),SVM模型识别的渔船捕捞努力量空间分布特征和实际吻合。捕捞努力量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of effort,CPUE)、渔获尾数、渔获质量和投钩数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68、0.93、0.93和0.94。基于AIS信息挖掘的渔船空间捕捞努力量可用于渔业资源分析。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模型 自动识别系统(AIS) 延绳钓 捕捞努力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对厚壳贻贝摄食、代谢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高温胁迫对厚壳贻贝生理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温度胁迫水平(20→25℃; 20→30℃)下厚壳贻贝的滤水率、耗氧率、排氨率以及不同组织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25℃胁迫3 h后厚壳贻贝滤水率升高至0.56 L·g-1·h-1,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30℃处理后滤水率则显著降低;高温胁迫处理后,厚壳贻贝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均显著升高,25℃与30℃处理组间耗氧率无显著差异,但30℃处理组排氨率显著低于25℃;与对照组相比,外套膜和鳃HK活性无显著变化,但肝胰腺HK活性显著降低,鳃部HK活性显著高于外套膜和肝胰腺;外套膜PK活性显著升高,在30℃达到最大值,而25℃胁迫处理组鳃PK活性却显著降低;高温胁迫后外套膜ACP活性显著降低,25℃处理组肝胰腺ACP活性显著降低,但各处理组间鳃ACP活性无显著差异; 25℃下外套膜AKP活性显著升高,30℃时鳃和肝胰腺AK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30℃胁迫下外套膜SOD活性显著升高,鳃和肝胰腺SOD活性无显著变化,肝胰腺SOD活性显著低于鳃和外套膜.实验表明,一定温度变化范围内,厚壳贻贝可通过调节自身代谢水平应对温度升高带来的胁迫,但短时间内大幅升温显著影响厚壳贻贝的摄食、代谢和免疫反应.厚壳贻贝代谢酶和免疫酶活性具有组织特异性.

关键词: 厚壳贻贝 高温胁迫 滤水率 耗氧率 排氨率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冠肺炎疫情下春季淡水虾抗应激与饲料投喂管理对策

科学养鱼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春季气温开始逐渐升高,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化频繁,是淡水虾防病促长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真是雪上加霜,给水产养殖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进一步导致大量养殖户濒临破产.为加强淡水虾的养殖管理,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淡水虾营养与饲料岗位、江苏省青虾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联合进行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不同品系中华鳖间外形、核型以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表达的差异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

摘要:为丰富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淮河品系、黄河品系及日本品系的种质资源资料,以淮河品系、黄河品系和日本品系中华鳖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三者间形态学指标、核型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表达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不同品系中华鳖的形态特征、核型及同工酶表达均存在着品系差异性.雌性黄河鳖的背甲宽/背甲长比值明显比其他鳖大,而雄性淮河鳖此比值最小.雌性淮河鳖体高/背甲长明显较其他鳖偏大.3个品系中华鳖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66,未发现性染色体.黄河品系组型公式为2N=16M+10SM+8ST+12T+20MC,NF=92;日本品系组型公式为2N=16M+12SM+8ST+16T+14MC,NF=94;淮河品系组型公式为2N=4M+8SM+20T+34MC,NF=78.淮河品系组型及臂数与黄河品系及日本品系差异极显著(P<0.01);日本品系与黄河品系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可作为各自的遗传标记,由Ldh-A、Ldh-B和Ldh-C 3个基因编码,第1条酶带表现较弱活性,其他酶带活性较强.淮河品系表达最丰富,检测到9条酶带.淮河品系与日本品系及黄河品系肌肉LDH条带数及迁移率差异极显著(P<0.01),日本品系与黄河品系差异不显著(P>0.05).3个品系差异性可能由其特异性的遗传基因调控.本研究可为中华鳖种质资源评估、种质标准制定、种质鉴定及新品种(系)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华鳖 形态 品系 核型 乳酸脱氢酶 遗传标记 生化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下游水体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CSCD

摘要:研究旨在对长江下游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以及环境因子对它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长江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及修复做参考.通过Biolog-ECO技术分析了长江下游各江段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探究各江段水质理化因子变化与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下游水质指标除TP、TN外,其他指标均符合Ⅱ类以上标准;微生物群落的整体代谢能力南京江段最强;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在南京江段最高;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安庆江段、南京江段、靖江江段、铜陵江段、芜湖江段;RDA分析表明,水体理化因子TP、Pb对长江微生物代谢六大类碳源呈现正相关关系.综合水质指标和各江段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分析,长江下游水体安庆江段和南京江段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TP、Pb对长江下游水体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Biolog-ECO技术 环境因子 微生物群落 代谢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脂肪酸探究青虾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的影响

淡水渔业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池塘沉积物中有机质过度积累导致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以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养殖对象,探究其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的影响。实验设置青虾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测定沉积物理化性质、脂肪酸及碳氮含量,并以脂肪酸为生物标记物指征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状态。结果显示:青虾扰动作用显著提高了沉积物的含水率(MC)和氧化还原电位(ORP),并显著降低了pH值;沉积物中定量分析出18种脂肪酸,其中以C16∶0和低碳偶碳链脂肪酸为主,实验组平均碳链长度(average carbon length,ACL)较空白组显著增大,ACL与ORP、MC分别呈显著正相关;青虾扰动作用对沉积物碳氮含量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降低沉积物的碳氮比,并改善沉积物的有机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青虾扰动作用能降低沉积物pH值、提高沉积物MC及ORP。同时,ACL指征青虾扰动作用可以促进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降解。

关键词: 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扰动作用 脂肪酸 有机质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财政国库支付环节信息化建设-银企直联项目介绍与挑战

中国农业会计 2020

摘要:财政国库支付环节信息化建设是财务支付环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紧密结合具体工作,提出适应现有管理模式的银企直联项目实施步骤和内容,为提高工作效率,将财务人员从繁缛的支付工作中解放出来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 银企直联 支付 信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多肽的组成及其抗氧化与ACE抑制活性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冷冻南极磷虾为原料,经碱溶酸沉法与酶解法联用制备南极磷虾多肽,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凝胶色谱和氨基酸分析解析了多肽的组成和结构,并重点评价了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和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ngiotensin-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采用碱溶酸沉法与碱性蛋白酶酶解法联用制备南极磷虾多肽,水解度和肽得率可达到(17.83±3.73)%和(57.20±0.24)%.南极磷虾多肽的紫外最大特征吸收波长在273.5 nm;多肽在3 390.84、2 917.66、1 648.36、1 547.59 cm-1和1 402.21 cm-1处具有红外特征吸收峰;多肽的分子量主要在189 Da~6 500 Da范围内(98.93%),其中,451 Da~1 450 Da占比最高(41.00±0.05)%;多肽的氨基酸组成理想,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南极磷虾多肽具有显著的还原能力和良好的清除DPPH·、ABTS+自由基、·OH的能力,自由基清除IC50值分别为5.65、0.17、4.46 mg/mL;此外,多肽还具有良好的ACE抑制活性,当多肽浓度为0.5 mg/mL时,ACE抑制率为(55.91±2.63)%.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多肽 组成特征 抗氧化活性 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