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蔗转基因甘露糖筛选系统的建立
《生物技术通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露糖作为筛选底物,对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进行临界筛选浓度测定,获得愈伤组织的继代、分化、生根的临界筛选浓度。而后应用含有甘露糖筛选标记基因pmi及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GFP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新台糖22号的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用所测定的临界筛选浓度先后进行继代、分化、生根筛选培养,获得抗性植株。对获得的抗性植株分别进行pmi基因和GFP基因的PCR检测,以及GFP显微镜荧光检测,结果证实已成功建立了高效的甘蔗转基因甘露糖筛选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加工副产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芒果加工副产物的营养价值,以3种芒果品种为试材,研究芒果加工副产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3种芒果果皮中果糖含量最高,种胚中葡萄糖含量最高;果皮中,热农2号的总糖含量最高,果胚中,粤西1号的总糖含量最高,芒果果皮的糖含量高于种胚;芒果果皮和种胚均富含酚类物质,总酚含量分别为103~119、90~113 mg/g,酚类物质中的酚酸和单宁含量较高;芒果果皮总酚含量高于种胚,果皮的抗氧化能力也高于种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spergillus nigerF-01生淀粉糖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从Aspergillus niger F-01中克隆到了生淀粉糖化酶菌基因的DNA及c 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生淀粉糖化酶基因DNA序列编码区长2 169 bp,c DNA编码区长1 920 bp,该基因含有4个内含子,共编码639个氨基酸,前18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该氨基酸序列中共含有2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软件预测出该酶的分子量约为68.36 k D,等电点为4.2。该研究为今后构建高产的生淀粉糖化酶基因工程菌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柱花草炭疽菌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1869的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克隆
《草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实验室已构建的柱花草炭疽菌T-DNA突变体库中各转化子致病力的测定,获得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1869。对其进行PCR检测以验证T-DNA在1869基因组中插入情况,并测定观察其菌落直径、菌落形态及产孢量等生物学特性,利用TAIL-PCR克隆标记基因侧翼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对基因信息。结果表明,与柱花草炭疽菌野生型菌株CH008相比,突变菌株1869表现致病力丧失,菌落生长速率也显著低于野生型;然而,在分生孢子形态、产孢能力、孢子萌发率等方面与野生型并无明显差异。TAIL-PCR扩增得到T-DNA插入位点RB端序列467bp,LB端侧翼序列388bp,经两侧序列拼接比对,所得序列与Pac1同源性达到92%~96%,推测可能由于基因表达产物调节菌株对pH值的敏感性,从而影响了其致病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心浓缩椰浆生产工艺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不同进样压力和温度条件下浓缩椰浆中的各成分进行分析,以确定离心浓缩椰浆生产的最适工艺参数。结果发现,在室温条件下,进样压力为2×106 Pa时,浓缩椰浆中各成分含量分别为干物质81.27%、脂肪72.50%、蛋白质1.01%,产出效率较高、为31.60%。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离心浓缩椰浆的乳化稳定剂的最佳配比:单甘酯0.35%,酪朊酸钠0.07%,司盘60 0.05%,卡拉胶0.05%;与其他乳化稳定剂相比,单甘脂乳化性最好。当p H值调节至7.5时,采用二级均质(压力分别为20、10 MPa)并在121℃下杀菌20 min,可得到椰香浓郁、口感细腻、均匀稳定的产品。
关键词: 离心浓缩椰浆 乳化剂 稳定剂 p H 杀菌温度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相萃取-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豆芽中53种农药残留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固相萃取-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豆芽中53种农药残留量。豆芽样品以乙酸-乙腈(1+99)混合液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分离,在质谱分析中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53种农药的质量浓度均在0.01~1.0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在0.1~6.0μg·kg-1之间。在20,50,100μg·kg-1等3个浓度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72.3%~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6%~6.6%之间。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农药 豆芽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 固相萃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杂棉30杂种优势形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鄂杂棉30构建的F2:3群体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鄂杂棉30五个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铃数、衣分、株高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75、0.28,均达极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增加单株铃数、提高衣分、株高是获得较高产量的基础;通径分析表明衣分对皮棉产量有最高的直接效应(通径系数为0.321 4),其次为单株铃数(通径系数为0.010 9),但单铃重与皮棉产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值。因而,棉花高产育种中应注重植株中等偏高、衣分高、单株铃数多性状的选择,但不应过分强调单铃重,即不应过分强调对大铃的选择。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spp)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果内类型火龙果果粉功能特性差异比较
《食品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皮红肉火龙果和红皮白肉火龙果为原料,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得到果粉,比较其两者果粉的物理性质、冲调性能及营养指标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色泽方面,红肉果粉更好地保持了原有色泽,h°(342.32)趋近于红色,白肉果粉趋近于黄色;在营养成分方面,红肉果粉的总黄酮含量(16.22 mg/g)远远高于白肉果粉(0.31 mg/g),但是白肉果粉的Vc含量比红肉火龙果略高;红肉果粉的容重(3.89 N/m3)较大,水和能力较强,但是白肉果粉的分散性时间(185.3 s)较短,休止角较大;在抗氧化能力方面,无论是DPPH值还是FRAT值,红肉果粉都比白肉果粉要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