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提高茶叶加工品质,为绿茶加工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优化了滚筒、汽热和汽热-滚筒联合杀青3种方式的工艺参数,并比较了所制绿茶的感官品质、茶叶内含成分、色泽和香气。【结果】发现汽热-滚筒联合杀青时以蒸汽温度120℃,时间83s,热风温度190℃,时间145s,滚筒温度200℃,时间145s的参数组合的杀青效果最好,所制绿茶的感官品质得分最高,茶汤色泽最好(P<0.01),干茶的酚氨比值最小(P<0.01),香气物质含量和香气指数最高,偏栗香型的香气物质也最多;汽热-滚筒联合杀青的产能比汽热杀青提高了83.33%,每千克鲜叶杀青的能耗成本下降了28.44%,热效率提高了1倍。【结论】汽热-滚筒联合杀青集成了汽热杀青和滚筒杀青的优点并克服了其缺点,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指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白猪优质系主要生长和胴体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养殖与饲料 》 2014
摘要:应用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DFREML)对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和胴体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性状平均日增重(ADG)、90 kg体质量日龄(AGE)、达90 kg体质量背膘厚(BF)和饲料转化率(FCR)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42、0.34、0.22和0.48。各性状的窝效应变化范围为0.09~0.31。胴体性状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13~0.72,其中瘦肉率、胴体直长、肋膘厚、腿臀比、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65、0.72、0.48、0.67和0.32,均属于中高遗传力性状。生长性状ADG/AGE、ADG/BF、ADG/FCR、AGE/BF、AGE/FCR、BF/FCR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72、0.25、-0.48、-0.17、0.55和-0.04。胴体性状肌内瘦肉率、眼肌面积和腿臀比与脂肪含量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28、-0.15和-0.23,眼肌面积、腿臀比与瘦肉率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62、0.5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母猪深部输精技术及其应用
《养猪 》 2014
摘要:猪人工授精技术(AI)是用人工器械采集公猪精液并对精液进行品质检查和稀释后,再用器械将精液注入发情母猪生殖道内,以代替公猪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1]。20世纪80年代人工授精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目前在使用比较广的欧洲和北美等地区,普及率已超过80%[2]。近10年来,发达国家的猪人工授精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一种新的人工授精技术开始得到应用,即深部输精技术—将公猪精液送入母猪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要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现代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该文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实用的肥料中金属元素测定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测定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铁、镁、钙、锰、铜、锌6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6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为0.003~0.008μg/mL,线性范围达3个数量级以上。将该方法用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检测,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1.7%~106.2%,样品连续进样7次,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
关键词: 金属元素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要原子发射光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蓝莓品种茎段初代培养及增殖能力比较
《农业科技通讯 》 2014
摘要:以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兔眼蓝莓三个种群的20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品种的带芽茎段初代培养芽诱导和不定芽增殖能力。在改良WPM+ZT 2 mg/L培养基上,20个品种的芽诱导率存在差异,其中伯克利、蓝丰、公爵、北陆、布莱登、灿烂、顶峰、园蓝、巨丰、巴尔德温的芽诱导率较高,均高于80%,泽西、蓝鸟和爱丽丝蓝的芽诱导率较低,均低于60%;在改良WPM+ZT 2 mg/L培养基上继代4次,20个品种的增殖倍数也存在差异,伯克利、公爵、北陆、布莱登增、顶峰、巨丰和巴尔德温的增殖率均超过5倍,泽西、奥尼尔、杰兔、梯芙蓝增殖率较低,分别为2.2、3.2、3.3、2.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膨化菜子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肉鸡"全收粪法"体内消化代谢试验和"两步"体外消化代谢试验,检测分析菜子经膨化后的营养特点,并配制肉鸡生长期(21~42日龄)日粮,与玉米-豆粕型日粮、玉米-菜粕型日粮进行生长对比试验,以试验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为参数,分析膨化菜子作为肉鸡饲料资源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菜子经膨化后,粗脂肪、粗蛋白质消化率大幅度提高。生长试验表明,玉米-豆粕-膨化菜子日粮组与玉米-豆粕日粮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增加了6.84%、平均日增重增加了8.16%、料肉比下降了1.26%;与玉米-菜粕日粮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增加了3.30%、平均日增重增加了6%、料肉比下降了2.60%。本试验结果表明,膨化菜子可以作为一种优质的高能蛋白饲料来配制肉鸡生长期日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作模式对冷浸田水稻产量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耕作模式对冷浸田的影响机制,挖掘冷浸田的生产潜力,以冷浸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以常规平作模式为对照,研究了垄作和稻鱼共作模式对冷浸田水稻产量以及土壤团聚体、温度、pH及有机质和还原性物质含量以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CK),垄作模式(T1)能显著降低土壤微团聚体(<0.25 mm)含量,促进大团聚体的形成,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pH,抑制水稻分蘖期后土壤亚铁含量的上升,降低土壤亚锰含量,减轻其对水稻根系的毒害作用,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稻鱼共作模式(T2)对冷浸田土壤理化性状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在水稻孕穗期和成熟期分别较对照(CK)增加18.2%和69.2%,从而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和营养,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研究表明T1和T2模式能显著提高冷浸田水稻产量,增产范围为8.8%~25.8%,T1模式增产效果最显著,实际产量达到7 623 kg·hm-2。综上所述,垄作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冷浸田土壤特性,提高水稻产量,而稻鱼共作模式增产效果主要体现在增加冷浸田水体和土壤的速效养分。
关键词: 冷浸田 耕作模式 垄作 稻鱼共作 水稻产量 土壤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野生韭菜资源营养成分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对高山野生韭菜资源卵叶韭(Allium ovalifolium)、山韭菜(Allaum wallichii)和普通栽培韭菜(Allaum tuberosum)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卵叶韭中干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普通韭菜;蛋白质含量分别为山韭菜>卵叶韭>普通韭菜,而卵叶韭和山韭菜差异不明显;碳水化合物含量为卵叶韭>山韭菜>普通韭菜;山韭菜中各矿质元素含量除锰含量比普通韭菜稍低外,均明显高于普通韭菜和卵叶韭;卵叶韭和山韭菜中氨基酸种类丰富,其含量均高于普通韭菜。因此卵叶韭和山韭菜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具有保健作用,可以充分利用。
关键词: 高山 野生韭菜 卵叶韭(Allium ovali folium) 山韭菜(Allaum wallichii)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思考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阐述了"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概念,并指出了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价值定位。针对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对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园套种马铃薯田间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在桑树/马铃薯套种群体系统内,研究不同田间配置条件下,桑园环境因子变化、桑叶气体交换参数特征、桑树冠层对光强度吸收效果及对桑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2模式可显著提高桑园环境CO2浓度(Ca),M1模式中桑园环境温度(T)最高;3种处理桑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不同处理桑树叶片Pn最大值有差异,M2模式中桑树叶片LUE、WUE、CUE最低。桑树冠层透光率(LTR)及其相应叶面积指数(LAI)测量结果呈极显著相关,LTR随LAI的增加而呈递减的趋势。M1模式的土地生产率最低,M2模式桑树产量指标单株产叶量和公斤叶片数最低,M3模式马铃薯的成本收益率和资金产投比最优。综合分析,桑树密度为1 000株/667 m2(株行距170 cm×40 cm)的桑园,套种马铃薯的最佳田间配置为两行桑树间种植2行马铃薯(株行距30 cm×50 cm)与两行桑树间种植1行马铃薯(株距30cm)隔行种植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