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核桃新品种‘早薄丰1号’
《北方果树 》 2016
摘要:‘早薄丰1号’是‘金薄香8号’核桃的实生后代,2016年1月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种特征特性坚果长卵圆形,平均单果重12.17 g,浅褐色,两头尖,缝合线明显;壳厚0.97 mm,单仁重6.85 g,出仁率56.28%;果仁淡黄色、饱满,质地致密,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腻,香味浓,品质佳。早实,丰产性好,较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模式下香菇菌棒养分利用的变化
《中国食用菌 》 2016
摘要:选择香菇作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架栽、立栽、地栽和林下覆土栽培共4种栽培方式进行比较试验,通过测定并分析出菇后菌棒中的灰分、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香菇菌棒养分利用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的香菇栽培模式,出菇后的菌棒中营养元素都有所剩余,菌棒越靠近地面,其氮和磷的生物转化率越高。除有机质外,林下覆土栽培模式下的香菇菌棒中残留的营养元素最少,生物转化率最高。从菌棒养分转化方面考虑,推荐使用林下覆土栽培模式栽培香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大豆新品种晋豆48号及配套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 2016
摘要:晋豆48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育成,并于201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的山西省第1个大豆杂交种,审定编号:晋审豆2014005。晋豆48号杂交种增产优势明显,苗壮,肥料利用率高,植株个体较大、用种量少,茎秆粗壮,抗倒伏,抗旱性强,2013年山西省大豆中晚熟区生产试验比对照晋豆19增产15.2%,适合山西大豆中晚熟区晋中及晋中以南地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钙钾肥对红枣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针对枣树生产中单纯重视补充大量元素而忽视补充中微量元素的问题,在田间条件下通过向枣园施用不同浓度的中量元素肥料硅钙钾肥,对该肥料在红枣生长量、果品品质以及产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钙钾肥可以促进枣树叶片及果实生长,叶片长、宽及面积与果实纵径均明显高于对照,4 kg/棵效果最明显;施肥后红枣中的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都得到明显提高,尤以4 kg/棵效果最显著;施用硅钙钾肥可以明显增强枣树抗病害能力,降低裂果率和病果率并且明显提高吊果比、单果重及产量,以4 kg/株增产幅度最大,增产率达到21.8%。本试验为生产中合理施用硅钙钾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内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新技术育种的实践与探讨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摘要:高粱育种新技术是指除传统的自然选择育种和人工杂交育种以外的育种技术,主要包括组培育种、航天育种、物理诱变育种、化学诱变育种和转基因育种以及其他一些具有较大潜力的育种技术。笔者曾对多种高粱育种新技术进行了长期研究应用,目前已建立了高粱育种新技术体系,筛选出了优良恢复系材料,育成了优良杂交种。以笔者的研究应用实践为基础并结合相关的研究报道,对不同育种新技术的特点、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力进行了探讨。着重指出,与常规育种相比,高粱育种新技术具有以下主要特点:适用于改变个别简单遗传性状;育种周期短,后代稳定快,田间试验规模小;变异量相对较小但能获得新的特异性状。
关键词: 高粱 组培育种 航天育种 物理诱变育种 化学诱变育种 转基因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胚胎发育及胚败育动态观察
《西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不同胚败育类型枣(Ziziphus jujuba Mill.)和酸枣(Ziziphus acidojujuba C.Y.Cheng M.J.Liu)品种的花粉萌发和授粉过程、胚发育进程、胚败育动态进行观察,为研究胚败育机制和胚挽救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花粉萌发和授粉状况不是造成枣胚败育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品种原胚阶段胚发育状况基本一致;胚分化发育阶段,除‘壶瓶枣’未观察到子叶胚之外,其余品种均有部分果实可完成胚发育,不同品种胚发育进程有差异。各品种胚发育到鱼雷形时进入硬核期。品种间胚败育始期和高峰期略有不同,各品种都是花后28d约球形期胚开始大量败育,花后28d开始胚抢救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可行性;同一品种胚败育率的田间调查和显微切片观察结果基本一致。花后时间和果实大小可间接反映胚的状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除草剂对糜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糜子生产的除草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不同除草剂对糜子田间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57%2,4-D丁酯乳油、56%2甲4氯钠盐可湿性粉剂对糜子田间杂草有一定的防除效果。喷药后15和30 d 56%2甲4氯钠盐可湿性粉剂的株防效分别为81.32%和87.92%,其鲜重防效高于57%2,4-D丁酯乳油。与喷施清水不除草处理相比,喷施56%2甲4氯钠盐可湿性粉剂、57%2,4-D丁酯乳油处理糜子的增产率分别为97.36%、59.61%。56%2甲4氯钠盐可湿性粉剂对糜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优于57%2,4-D丁酯乳油。[结论]试验结果为糜子田间杂草的化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SAMS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是植物代谢中的一个关键酶,它催化ATP与甲硫氨酸合成S-腺苷甲硫氨酸。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了玉米基因组中的4个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Zm SAMS)成员的参数特征,结果表明4个Zm SAMS成员参数非常接近。不同物种SAMS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显示植物SAMS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非常保守的序列和结构。启动子顺势元件预测和蛋白功能分析显示Zm SAMS基因成员可能参与逆境应答、调控转录调控、信号转导、免疫应答等生理生化过程。随后的Real-time PCR验证了Zm SAMS家族基因成员参与了干旱、高温、低温、盐和ABA等逆境胁迫应答。因此推测玉米Zm SAMS基因可能在玉米的逆境胁迫应答中起一定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玉米Zm SAMS家族基因在逆境应答中的功能、机制提供了有益线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粪肥对农田土壤磷素累积和饱和度增加速率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施用粪肥导致的我国集约化种养区域农田土壤磷素高量累积和高环境风险问题,利用长期定位试验定量分析了施用粪肥对农田土壤磷素累积和磷饱和度(DPS,degree of P saturation)增加速率(每年1 kg P·hm~(-2)磷素盈余所导致的土壤磷素含量或DPS变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2年过量磷素投入明显提高了土壤磷素含量和DPS,0~20 cm土层土壤磷素累积、DPS增加与磷素盈余均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粪肥对土壤全磷的累积速率影响不大,但是明显提高了土壤Olsen-P累积和DPS增加速率。施用粪肥下,每年1 kg P·hm~(-2)的磷盈余所导致的0~20 cm土层土壤Olsen-P、CaCl_2-P累积和DPS增加量分别为0.071 mg P·kg~(-1)(r=0.608,P=0.029)、0.003 mg P·kg~(-1)(r=0.528,P=0.066)和0.036%(r=0.863,P=0.002),分别为不施粪肥的3.3、6.0倍和1.2倍。土壤DPS变化与磷含量变化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0~20 cm土层土壤每年全磷、Olsen-P和CaCl_2-P含量增加1mg P·kg~(-1)所导致的土壤DPS增加值分别为0.13%、0.42%和7.78%。20~40 cm土层土壤磷素累积、DPS增加与磷素盈余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均较差,但与0~20 cm土层相比,施用粪肥和不施粪肥之间累积速率的差异性有增大的趋势,说明施用粪肥促进了磷素向下层土壤的移动。施用粪肥加速了土壤有效磷累积和DPS增加,进而提高了土壤中磷素损失风险,合理施用粪肥是控制集约化种养区域农田磷面源污染的关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苹果矮砧栽培研究与利用概况
《果农之友 》 2016
摘要:从20世纪50年代起山西省果树研究所就致力于苹果矮化砧木的选育与引进,先后选育出S系、SH系、J系、Y系苹果矮化砧木。本文阐述了山西省矮砧苹果在面积、树形、密度、树龄等方面的栽培现状,苹果矮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区域化方案及关键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