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樱桃谷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樱桃谷鸭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480只健康的1日龄樱桃谷鸭,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F300、F500和F700)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500、700mg/kg复合微生态制剂。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雏鸭,试验期42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樱桃谷鸭末重(FW)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提高(P<0.01),F/G降低(P<0.01);F500组樱桃谷鸭胸肌水分含量高于F300组和F700组(P<0.05),胸肌红度(a*)值高于F700组(P<0.05);F500组的总蛋白(TP)以及球蛋白(GLB)含量高于其他组(P<0.01);试验组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F500组和F700组总抗氧化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高于F300组和对照组(P<0.01),丙二醛(MDA)浓度低于对照和F300组(P<0.01)。由此可见,樱桃谷鸭饲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樱桃谷鸭生长性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胸肌肉品质。本试验条件下,樱桃谷鸭饲粮中添加500 mg/kg复合微生态制剂效果较好。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制剂 樱桃谷鸭 屠宰性能 肉品质 抗氧化指标


聚己内酯基聚氨酯包膜尿素养分释放特性
《应用化工 》 2023 CSCD
摘要:以聚己内酯多元醇和异氰酸酯为包膜材料,制备了膜材用量为4%,6%和8%的聚己内酯基聚氨酯包膜尿素(PCU1、PCU2、PCU3),通过扫描电镜、恒温静水培法、胶园土壤培养法分析聚己内酯基聚氨酯包膜尿素膜层结构、养分释放速率以及释放期.结果表明,包膜尿素表面覆盖了聚己内酯基聚氨酯膜层,从而起到了物理阻隔作用,使包膜尿素具有较好的养分控释效果.随着膜材用量增加,包膜尿素释放期延长,PCU1、PCU2、PCU3 在静水中的释放期分别为31.60,86.65,260.11 d.聚己内酯基聚氨酯包膜尿素在静水和胶园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特征曲线基本相同,培养介质不会改变聚己内酯基聚氨酯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模式,但胶园土壤培养显著缩短了PCU3 的释放期,释放期仅为206.54 d,较静水中缩短了53.57 d.
关键词: 聚己内酯基聚氨酯 包膜尿素 养分释放 静水培养 胶园土壤


4种杀虫剂对海南豇豆蓟马和斑潜蝇的田间防效
《农药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筛选出对海南豇豆蓟马和斑潜蝇防效较好的药剂。[方法]开展了4种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SC)50 g a.i./hm~2和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WG)100 g a.i./hm~2对蓟马药后3 d的防效为76.2%和75.8%。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DC)50 g a.i./hm~2和50%氟啶虫胺腈WG 100 g a.i./hm~2对斑潜蝇药后7 d的防效为73.0%和76.5%。[结论]推荐5%溴虫氟苯双酰胺SC和50%氟啶虫胺腈WG防治海南豇豆蓟马,50 g/L双丙环虫酯DC和50%氟啶虫胺腈WG防治海南豇豆斑潜蝇。


木薯FRK1类似基因的分离及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FRK1是拟南芥先天免疫下游标记基因,该基因的表达意味着PTI途径的启动.本研究以拟南芥FRK1 蛋白序列采用Blastp的方法,从木薯本地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FRK1类似基因共 8 个,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此 8 个类似基因均编码类受体蛋白激酶,其氨基酸长度位于 804~921 aa 之间,蛋白质序列平均长度为 863 aa;8 个类似基因在木薯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主要分布在 11 号和 4 号染色体上.对其基因结构分析发现,8 个类似基因可分为两大类,与进化树分析结果一致.根据保守基序的位置、氨基酸残基长度等信息分析发现,8 个类似 FRK 蛋白与 AtFRK1 具有 3个相同的保守基序,且长度位于 50~250 aa之间.经与AtFRK1 比对,综合蛋白基序、染色体定位以及进化关系等结果,候选MeFRK1基因为木薯基因组中先天免疫下游标记基因.以木薯SC8 组培幼苗为材料,分别利用激素SA、JA和病原菌Xam进行处理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MeFRK1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3 个处理表达量基本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激素SA、JA处理在 15 min时均达到最大值,且SA的表达量略高于JA,而在病原菌Xam处理后第 4 天时达到最大值,此时表达量明显高于SA、JA处理,是SA的 2.84 倍,JA的 3.06 倍.由此可知,MeFRK1在响应SA和JA信号途径时,短时间内具有正调控作用,且反应较为迅速.在病原菌Xam胁迫中,能更好地诱导该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木薯对病原菌Xam的抗性.其结果可为进一步建立木薯抗病分子体系奠定基础.


桔黄赛多孢霉外泌弹性蛋白酶的生化特性
《生物工程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外泌弹性蛋白酶是桔黄赛多孢霉(Scedosporiumaurantiacum)主要毒性蛋白酶之一,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这种蛋白酶的序列、结构和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柱层析技术将S.aurantiacum培养上清液中的蛋白进行了分离,然后通过酶谱电泳纯化得到了弹性蛋白酶条带。从凝胶中提取了弹性蛋白酶,通过质谱技术对其序列进行了检测,并对其反应特性、活力和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S. aurantiacum外泌弹性蛋白酶对弹性蛋白和牛跟腱胶原蛋白(bovineachillestendoncollagen,BATC)具有较好的水解性能,对鱼皮胶原蛋白(fishskin collagen,FSC)的水解效率高于对鱼鳞明胶的水解效率,对酪蛋白的水解性最差。作用于弹性蛋白时,其催化效率小于猪胰腺弹性蛋白酶。Zn2+对酶活力有提升作用,而Ca2+、Mg2+、Na+、(2S)-2-[(4S)-2-氨基-1,4,5,6-四羟基4-嘧啶基]-N-[[[(1S)-1-羰基-3-甲基丁基]氨基]羰基]甘氨酰-N1-[(1S)-1-甲基-2-氧乙基]-L-谷氨酸甲酰胺(elastatinal)和苯甲基磺酰氟(phenylmethanesulfonyl fluoride,PMSF)均对酶活有抑制作用。该蛋白酶和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外泌丝氨酸蛋白酶(PDBEntry:c3f7oB_)的序列最相似,且有多段保守序列的氨基酸个数多于7个,可以作为PCR反应引物设计的模板。酶学特性实验表明,S. aurantiacum外泌弹性蛋白酶对肺组织中的弹性蛋白具有降解作用,其蛋白表达和毒性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低温胁迫对小粒种咖啡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小粒种咖啡的耐寒机制,以1年生小粒种咖啡为试验材料,对不同低温过程中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细胞膜透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探究其变化规律,并对各个指标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小粒种咖啡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8℃处理时平稳上升,在4、0、-2℃处理时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也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变化趋势相似,均随着温度降低逐渐增加,二者均在0℃处理48 h和-2℃处理48 h时达较大值,为132.00、124.58 nmol·g-1和91.29%、98.35%,相关性分析表明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小粒种咖啡在低温胁迫下通过调节自身的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缓解低温胁迫造成的伤害,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该结果可为咖啡的资源保护、引种驯化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持。


木薯MeLOB36基因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构建及验证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LBD基因家族是指含有侧生器官边界(lateral organ boundaries, LOB)结构域的一种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木薯MeLOB36基因是LBD基因家族成员,前期研究发现该基因在木薯根尖、体细胞胚、脆性胚性愈伤组织表达量较高,推测其参与了木薯植株的形态建成。为了鉴定MeLOB36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利用在线软件CRISPR-P v2.0在保守区域设计靶标MeLOB36基因的sg RNA,构建MeLOB36基因的编辑载体pCAMBIA1301-Cas9-MeLOB36-sg RNA。将重组载体转化LBA4404根癌农杆菌后侵染木薯脆性胚性愈伤组织,通过PCR扩增MeLOB36基因编辑靶点及潜在脱靶位点区段序列,进行Sanger测序。结果表明,MeLOB36基因被成功编辑,且未脱靶。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获得MeLOB36基因的突变体,从而鉴定MeLOB36转录因子对木薯植株形态建成的影响。


帚枝霉属内生真菌激发子蛋白SbES诱导辣椒抗棒孢叶斑病作用机理
《植物保护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帚枝霉属Sarocladium内生生防真菌HND5菌株外泌激发子蛋白SbES的诱导辣椒抗病作用机理,通过构建SbES蛋白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重组蛋白表达菌株,利用纯化后的SbES重组蛋白处理辣椒植株,检测辣椒对棒孢叶斑病的抗性,以及相关抗病反应与抗病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0.1 mg/mL SbES重组蛋白可有效诱导辣椒产生对棒孢叶斑病的抗性,可激发辣椒叶片活性氧爆发、微过敏反应和胼胝质积累等抗病反应;并能有效提高辣椒叶片中与活性氧爆发、过敏性反应、胼胝质合成和植保素合成等抗病反应相关基因,以及水杨酸、茉莉酸和乙烯信号传导关键基因的表达。推测帚枝霉属内生真菌激发子蛋白SbES可通过激活多种抗病信号传导途径来激发辣椒产生对棒孢叶斑病的抗性。
关键词: 帚枝霉属真菌 激发子蛋白SbES 诱导抗病性 棒孢叶斑病 抗病机理


茉莉酸甲酯对橡胶树花药愈伤乳管细胞分化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橡胶树老化的愈伤组织存在乳管细胞。茉莉酸甲酯(MeJA)与茉莉酸(JA)同属茉莉酸类物质(JAs),但MeJA对橡胶树愈伤乳管细胞分化的效果尚不清楚。系统研究MeJA对橡胶树愈伤乳管细胞分化的效果,结果发现,低浓度的MeJA(0~1 mg/L)对花药愈伤组织的生长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的MeJA(2~3 mg/L)会抑制愈伤组织生长,且MeJA浓度与愈伤组织生长呈负相关关系。组织化学制片结果显示,低浓度的MeJA能显著提高愈伤乳管细胞发生频率,其中浓度为1 mg/L效果最佳;而高浓度的MeJA则会降低其发生频率。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培养基中添加MeJA后SRPP、REF、CPT等与橡胶生物合成相关的重要基因的表达量在愈伤组织中变化趋势与愈伤乳管细胞发生频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MeJA能促进愈伤乳管细胞分化。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愈伤乳管细胞内含有橡胶粒子、黄色体等细胞器。研究结果对促进橡胶树愈伤组织在乳管分化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开发新型橡胶树增产刺激剂,促进橡胶树天然橡胶的生产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橡胶树 愈伤组织 乳管细胞分化 茉莉酸甲酯 基因表达


胡椒CPK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钙依赖蛋白激酶(CPK)可作为Ca2+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在结合Ca2+后通过解除自抑制而激活自身激酶活性,并通过磷酸化靶蛋白实现信号转导.为了筛选鉴定胡椒CPK基因家族,探讨其基因进化及表达模式,本研究依据已公布胡椒基因组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胡椒CPK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共鉴定获得30个CPK基因,命名为PnCPK1~PnCPK30,并对该家族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基因复制事件和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PnCPK基因含有6~8个内含子,30个PnCPK基因不均等地分布在18条染色体上,共有21对复制基因对,串联重复仅2对,Ka/Ks结果说明,胡椒CPK基因家族在进化选择中主要受纯化选择影响;为进一步分析胡椒和其他植物的同源进化关系,构建了胡椒与拟南芥、水稻的CPK进化树,胡椒CPK家族可分为4个亚族,Group Ⅱ和Group Ⅲ较保守;基于转录组数据结果显示,PnCPK家族各成员表达差异较明显,多数PnCPK成员在各组织中表达量差异不大,荧光定量PCR结果推测PnCPK4、PnCPK10和PnCPK16可能参与了低温和Ca2+介导的低温调控.本研究为深入解析PnCPK基因功能及低温胁迫应答反应中的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胡椒 CPK基因家族 进化分析 低温胁迫 基因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