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南橡胶园砖红壤光谱反射特征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海南橡胶园砖红壤的光谱反射特性,为海南胶园土壤分类提供光谱特征的分类指标。【方法】采用ASD Field Spec3高光谱仪采集土壤光谱反射率,对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对海南胶园砖红壤光谱反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海南橡胶园不同母质发育的砖红壤反射率光谱曲线走势相似,除加来农场只在1900 nm附近出现微弱水分吸收谷外,其余在1400、1900和2200 nm附近光谱曲线均出现明显的吸收谷。但不同土壤类型,光谱反射率强度不同且一些特征吸收带出现的位置和表现的相对强度也不同;胶园土壤中有机质和铁离子的含量共同影响着同种母质发育的不同土壤类型的光谱特征,海南土壤中普遍富含铁而有机质含量少,一般铁对光谱的贡献要大于有机质;不同母质发育的砖红壤光谱特征有很大差异,玄武岩发育成的砖红壤光谱特征最特别,反射率始终最小,且只在1900 nm附近出现微弱水分吸收谷,土壤类型最易鉴别;通过对光谱聚类分析对橡胶园砖红壤进行简单的分类,结果显示所得分类土壤之间光谱反射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类型土壤的反射光谱曲线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且随着土壤母质、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及铁离子含量的不同而表现一定的光谱特征差异,因此土壤反射光谱可作为土壤分类的一个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镁对冬季迟缓期的艾纳香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考察外源镁对冬季生长迟缓期的艾纳香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一年生艾纳香种子苗为试验材料,以七水合硫酸镁提供镁元素,在冬季艾纳香生长迟缓期进行3次施肥,测定艾纳香的株高、地径、叶长和叶宽等生长指标以及生物量。采用UV测定艾纳香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500 nm。采用GC测定艾纳香叶片中l-龙脑含量,程序升温(起始温度80℃,保持2 min;以5℃·min-1升温至100℃,继以20℃·min-1升温至200℃),进样口温度220℃,FID检测器温度240℃,进样量0.6μL,分流比9∶1。结果:外源镁提高了冬季生长迟缓期的艾纳香的生长指标,极显著提高了地径、叶长和叶宽,显著增加了艾纳香叶、茎和根的生物量。10 g·L-1镁处理的艾纳香叶片和茎生物量分别为226.47,140.40 g,依次为空白组(CK)叶片(22.45 g)和茎(26.57 g)生物量的10.09,5.28倍;15 g·L-1镁处理下的艾纳香叶片和茎生物量分别为244.88,146.02 g。外源镁对艾纳香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和l-龙脑质量分数提高无促进作用或影响不显著,但增加了二者质量的积累,10,15 g·L-1镁处理下的l-龙脑质量分别是CK的8.5,10.0倍。结论:在冬季生长迟缓期施加镁,可促进艾纳香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显著提高其总黄酮和l-龙脑的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荔枝杂交后代的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2014年间,本研究采用人工点授和控制授粉两种方式,以紫娘喜、无核荔、白糖罂、妃子笑、三月红、新球蜜荔6个荔枝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创制了11个杂交组合,并利用5对SSR标记和3对In Del标记引物从2 317株F1代中鉴定真杂种1 666株。结果显示:不同组合杂交效率存在差异,平均真杂种率为71.9%;杂交后代中发现了双亲位点缺失、新位点出现的现象;发现了可用于紫娘喜×无核荔、无核荔×紫娘喜、紫娘喜×妃子笑、紫娘喜×三月红、无核荔×新球蜜荔、新球蜜荔×无核荔、白糖罂×无核荔、白糖罂×三月红8个组合后代真杂种鉴定的5个纯合显性标记。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点授和控制授粉两种方式的真杂种率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荔枝 授粉方式 SSR In Del标记 杂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压浓缩和真空浓缩对浓缩椰浆的品质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首先分析了常压浓缩和真空浓缩制备浓缩椰浆时真空度、温度和时间对椰浆浓缩率、p H与感官品质的影响,然后对常压浓缩椰浆和真空浓缩椰浆的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和贮藏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常压浓缩在90℃下浓缩120 min时,浓缩率可达49.6%,但椰浆有分层和褐变现象;而在真空度0.75、温度45℃下浓缩60 min,浓缩率可达51.7%,椰浆无分层和褐变现象。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分析表明,真空浓缩椰浆的感官品质更好,粘附性、弹性、胶粘性和咀嚼性更小;在37℃下贮藏30 d后,真空浓缩椰浆的菌落总数、p H、酸度和过氧化值均无显著性变化;而常压浓缩椰浆在21 d后的酸价、过氧化值和菌落总数显著增加(p<0.05),p H减小为4.5,品质下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成分组成及变化规律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成熟阶段的菠萝蜜果实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菠萝蜜果实采收、贮运与保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的4个阶段共鉴定出51种化合物,包括酯类26种、烃类17种,其中,异戊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异戊酸异戊酯和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是构成成熟菠萝蜜香气的主要成分,异戊酸乙酯是鉴定III阶段(9成熟)菠萝蜜的标志性化合物。在菠萝蜜不同成熟阶段,香气物质种类及含量存在明显差异。α-香柠檬烯、β-倍半水芹烯、3-蒈烯、左旋-β-蒎烯等烃类仅出现在Ⅰ、Ⅱ阶段(7成熟、8成熟),而异戊酸丙酯、异戊酸异戊酯、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等酯类仅出现在Ⅲ、Ⅳ阶段(9成熟、完全成熟)。且异戊酸乙酯的相对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乙酸异戊酯、β-石竹烯、异戊酸异戊酯、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相对含量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而异戊酸甲酯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剂型苯醚甲环唑在香蕉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乳油、悬浮剂、水乳剂3种不同剂型对苯醚甲环唑在香蕉中残留消解动态的影响。按高剂量(有效成分浓度187.5 mg/kg)施药1次后,苯醚甲环唑乳油、悬浮剂、水乳剂3种剂型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3、12、12 d。以高剂量、低剂量(有效成分浓度125.0、187.5 mg/kg)2个浓度分别在香蕉上施用3种不同剂型的苯醚甲环唑,结果表明,乳油、悬浮剂、水乳剂3种剂型的苯醚甲环唑以相同的施药浓度施用在香蕉上以后,消解规律相似,在香蕉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3、12、12 d。乳油、悬浮剂、水乳剂3种剂型对苯醚甲环唑在香蕉上的消解动态影响不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信息质量、交易成本与农户的销售价格——基于海南、云南466个橡胶种植户的调研数据
《林业经济问题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46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以农户行为理论为支撑,研究信息质量、交易成本、农户特征对农户所获得销售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质量、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高水平的橡胶收入有助于农户获得更高的价格;议价能力、组织化程度与销售价格呈现负相关,销售产品形式、交易对象的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销售价格;交易环境的熟识度、交易距离的远近以及农户受教育程度对农户所能获得价格的高低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提出加强天然橡胶市场建设和产业信息技术服务、鼓励农户专业化经营等建议。
关键词: 天然橡胶产业 销售价格 橡胶种植户 信息质量 交易成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奇楠生物活性和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黄奇楠的生物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对黄奇楠乙醚提取物进行抗菌、抗肿瘤、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和降血糖活性测试,然后应用HP6890/5975C GC/MS联用仪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乙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胃癌细胞SGC-7901、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同时,GC-MS检测到30个成分(相对含有量为91.46%),并鉴定了其中26个化合物,包括16个倍半萜类成分(相对含有量为52.94%)和3个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相对含有量为16.09%)。其中,有7个倍半萜具有香味(相对含有量为36.29%)。结论黄奇楠乙醚提取物具有抗菌、抗肿瘤、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和降血糖活性,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为倍半萜类型。
关键词: 黄奇楠 乙醚提取物 抗菌 抗肿瘤 乙酰胆碱脂酶抑制 降血糖 GC-MS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